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莹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18-120
在近20年的当代底层文学创作中,东北女作家孙惠芬将散文化的叙事语言、心灵化的叙述风格和"地方志"式的新文体特质相结合,共筑了其小说独特的审美品格,丰富并发展了中国当代底层文学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作为现代小品散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把美文引进中国后,逐渐完成了本土化进程,成为和诗歌、小说、戏剧并驾的正宗文学。作为现代中国小品散文的一个成功原型,周作人的散文艺术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独特的抒情文体既吸取了西方小品的精华,又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作品连缀起来构成了一个充满着内在艺术秩序与特殊方式的艺术世界,并受明确的艺术审美理念指导。在继承与革新的基础上,周作人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散文理论与审美范畴概念,如滑稽、趣味、平淡自然、苦涩、闲适等,他以深思型的审美品格,开创了小品散文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3.
4.
明代中后期,“小品”一词开始在各类文献中大量出现,而最先赋予“小品”以文学意义的,则是王纳谏编选的《苏长公小品》一书。自此,小品以选本的方式进入了文学史的视野。继之而来,晚明出现了一系列的小品选本,这些小品选本以“小”的四个审美标准,对前代各类作品予以三个向度的创造性“品”评,从而建立起小品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5.
诗词曲赋是小说<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也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诗词融入情节,给叙事带来诗意;情节充满诗意,更增添小说的审美效果.林黛玉作为小说<红楼梦>中的典型人物,她的诗词真切地反映出她的审美品格.若从中国古代诗学中"味"的角度出发,可以品出黛玉的诗蕴含着美味、鲜味、奇味与苦涩之味;若从西方文论中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些诗词与宝黛之间恰好构成一个作者-作品-读者-世界这样一个施受自足的读者反映批评系统,宝黛的爱情,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推向高潮,其悲剧也表现出独特的、诗化的意蕴. 相似文献
6.
悠久的中国古典园林以其蕴涵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崇尚自然。追求和谐;讲究气韵,刻求意境;注重旨趣,笃求含蓄是中国园林的文化性格和魅力渊薮,也是以中国自然写意式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文化的精神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的艺术实践表明,戏剧小品当归类于喜剧艺术,它需要把其中的悲怆情愫沉落在强大的喜剧精神里。比起一般戏剧,小品中的突转更新、奇、巧,形成较大的情境落差,清晰地传达出由愕然大惊到恍然大悟的发现。与其喜剧精神相一致,小品的语言具有幽默的风格,具体呈现为谐与绕的形式特征。而话语的幽默应以涵养其喜剧精神为基础。从题材的处理上看,一部反映当代生活的小品,应通过间离手段展示事件丰富的真实性、复杂性和不可穷尽性。 相似文献
8.
陈国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6):90-93
概括了电视小品喜剧精神的艺术传承与审美内核,从喜剧语言、喜剧表演、喜剧结构几个方面分析了喜剧精神的艺术表现,探讨了小品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园林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智慧,其不仅是一个由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构成的图像世界,更是一个寄托性灵,让生命畅达的意义世界.这个意义世界体现着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的认识,寄托着艺术家的审美情怀.它提醒我们,如果用爱的情感去观照世界,世界就不再是一个为我所用的世界,而是一个与我亲和的世界.唯有如此,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生存境遇与生存空间才能真正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0.
田秭援的散文集《血热关河》宽厚的人文品格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普通关注,对人情物理的强烈追求,对宇宙存在的衷心感谢三个主要方面。作者用自己的真情,烈情,深情力图对整个宇宙和人生作出理性评价。由于佛性人格的影响,散文集在艺术构思上是平实的,在语言运用上是质朴的,在表现手法上是细腻的。 相似文献
11.
审美性与学理性交合:沈从文的批评文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批评文体是一个批评家的个性显现,沈从文以其作家批评家的优势,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美文式批评文体,他的这种批评文体将文学的审美性和批评的学理性交合于一体.形成沈从文美文式批评文体的根本原因是他以人为本的文学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