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决权理论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版本,即马克思主义的自决权、国际法上的自决权和西方学者的自决权。这三种不同版本的自决权对于自决权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内容等有着不同的主张。我们在理解和把握自决权的内涵时,应以国际法版本为主,以另外两个版本为辅。  相似文献   

2.
书法史上,书法遗迹版本问题的大量出现是在宋代,宋以前不明显.对具体书法遗迹版本问题中的善本、重本及版本与书法学术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进一步对宋代书法史有了新的认知,希望对于研究明清书论中的书法遗迹版本问题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余治编纂的《得一录》是一部总汇慈善章程的善书,在晚清民初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该书于同治八年首刊于苏州得见斋,以后一再翻刻,形成多种版本,其中主要有目前研究者较多引用的十六卷本和当时实际流传更广的八卷本两种。十六卷本为原刻本,而八卷本则是光绪十一年长沙宝善堂重刊过程中所做的修订本。这两种版本内容基本相同,差异主要表现在目次编排上,表现了编纂者不尽相同的编纂理念。十六卷本相对更侧重按慈善组织和行为的类别来分卷编排,比较突出其善举章程总汇的特色;八卷本则比较注意从善举的性质出发来归类编排,劝善教化的功能明显加强,而善举章程总集的特色则有所减弱。八卷本虽非最早版本,但乃是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经过精心修订和编排而成的好版本,在编校质量上,已超越十六卷本。  相似文献   

4.
《木氏宦谱》历史悠久,在西南民族史研究中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流传至今有文谱本、图谱本、石刻等三种版本。民国以来学者对所发现的《木氏宦谱》本进行整理和刊布,但对其版本源流关系及断代持不同观点。现存文谱本应该最晚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而图谱本和石刻最晚完成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洛克、方国瑜、和力民等对《木氏宦谱》版本认识偏差的主因在于,未能全面考察各种存世的《木氏宦谱》版本而导致了偏误。  相似文献   

5.
党黎 《中州学刊》2004,(4):127-128
关于李贺集的版本问题,古人做过不少研究,多散见于各书录题跋.李贺集的刊本主要有京本、蜀本、会稽姚氏本、宣城本、鲍本五种版本系统,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近代以来李贺集版本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王国维对蒙古本的详细考证,是李贺集版本研究的一大贡献.但同时,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付琼 《兰州学刊》2010,(1):167-172
明人所辑唐宋八大家选本的现存版本,已知的就有十四种,但大都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台湾钟志伟《明清唐宋八大家选本研究》是一部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大著,其所参用的明人版本只有三种;其中,早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抄》的王宠氏《唐宋八家文》稿本,现藏于台北图书馆,为我所未见。兹将钟君所见此本的文献信息加以转录,并对我所经眼的十三种版本加以叙录,以为两岸治文献者互通有无之助。  相似文献   

7.
伍佳 《中文信息》2022,(2):73-75
封面、扉页和版本记录页记录了一本书的书名、作者名和出版者等重要信息,但是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封面、扉页、版本记录页出现差错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图书封面、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不一致,图书封面和扉页的文字差错及版本记录页常见差错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图书封面、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中常出现的差错,并对出现这些差错的原...  相似文献   

8.
《泰泉集》是明中期岭南著名学者黄佐的诗文全集,该集对研究黄佐本人、岭南历史文化以及明代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泰泉集》有60卷本、10卷本、1卷本三种本子行世,各本又有不同的刻本,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研究《泰泉集》的版本问题,对提高这部珍贵历史文献的使用价值,了解《泰泉集》的刻梓、收藏、流传,明清时期的私家刻书和文献流传情况,以及《泰泉集》历代收藏家的情况等,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陆心源古籍版本鉴定方法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明 《兰州学刊》2008,(11):201-204
陆心源是清末著名的藏书家,也是一位有所成就的版本学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陆心源在古籍版本鉴定方面不仅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方法,还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颇有参考价值。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对他的版本鉴别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肖发荣 《天府新论》2014,(4):142-147
"横渠四为句"即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四句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版本,而这些版本的主要差别在第二句,即或作"立道",或作"立极",或作"立命",据此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版本系统。"立道"系在文献中出现最早,当为张载原本,自宋代流传至今;它最能体现张载"当自立说"以"造道"的哲思追求,代表了第一代理学家"以道自任"的时代精神。"立极"系在南宋中后期最为流行,它集中体现了处于内外交困世局中儒家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与承担精神。"立命"系自明代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它不仅是理学家人格理想的象征,而且也成为近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追求;它虽然不是张载的原本,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上和中国文化精神的丰富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蜀艺文志》为明代杨慎编纂的一部有关四川地区的诗文总集,此书编成后影响甚大,对巴蜀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而是书又因作者杨慎的名气,自嘉靖二十年(1541年)成书后,被多次刊刻、抄录,流传颇广。现今能明确的刻本八种、抄本三种,其中最优的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邹氏刻本,最劣的为“四库本”。而其流传情况,则是清代、民国时期以江浙一带为盛,现今呈现北京、成都、上海三地并举的局面。其流传版本,则以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张汝杰刻本最广,嘉庆二年(1797年)朱遐塘刻本最少。  相似文献   

12.
潘祥辉 《云梦学刊》2004,25(2):58-59
唐李延寿的《南史》是记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的一部纪传体史书。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广参了《南史》的众多版本、相关历史著作以及前人的校勘成果,成为目前所见到的最具学术价值的本子。尽管如此,《南史》在校点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现对《南史》校点上的遗漏之处进行探究及补充。  相似文献   

13.
据《上海社会科学志》记载:1949年在上海出版的《剩余价值学说史》是考茨基原著,也是《资本论》第4卷。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它是马克思的遗稿,由考茨基编辑,不是作为《资本论》的第4卷,而是作为独立的著作出版的.该文作者可能将它和其后的苏联版《剩余价值学说史》,即《资本论》第4卷相混淆了。其所以有苏联版,是由于苏联认为考茨基版有缺点。比较两个版本的优劣,是一项独立的研究工作,本文无意涉及。本文只指出:苏联版有一“概说”,用以统率全书;考茨基版则无。苏联版的章节标题是有倾向性的,有的不一定正确,可能发生误导;考茨基版的标题则是中性的。苏联版在我国出版后,考茨基版就不再印行。其实,两个版本都应出版,以利学者作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19世纪20年代脂砚斋本<红楼梦>被学术界发现并刊行后,对于读者而言,小说<红楼梦>的文本阅读空间较之以前通行的百二十回本,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脂批从叙事和评点两个层面共同重塑了小说<红楼梦>的阅读空间,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近乎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内在焦点式的叙事效果,这是之前广泛流传的程本系列所未尝具备的,带有了一定的自叙传色彩,不过,与严格意义上的自叙传小说相比较,脂本<红楼梦>虽在某些情节的叙述处,采取了第一人称限制叙事,但这种叙事的使用,是相当有限度的;而评点在强化第一人称叙事者时,由于叙事者指称的混乱,也很难保持内焦式叙事者的一致性.更何况,文本还有大量的全知叙事与之并存,这些都影响了小说的自叙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及其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导与评估各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需要建立科学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五大类共36个指标,可以构成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根据我国国情与党的决定和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可以界定这些指标的目标值。全国各地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可分为四个方阵,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梯度显著。少数先发地区已经达到全面小康多数指标的目标值,开始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6.
魏殿金 《齐鲁学刊》2002,(6):134-137
今存宋《刑统》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文字有衍、脱、误 ,中华书局点校出版的《宋刑统》对律文及疏议进行了补正 ,惜未及附入令、式、格、敕、起请条。本文依据有关文献 ,对其中的十五则十七条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7.
韩岚 《学术界》2012,(2):204-207,288
《意林》是唐代马总根据庾仲容所编的《子钞》增损而成的有关子学的类书,为历代校勘家和研究诸子思想的学者所重视。清末著名学者黄以周的《意林校注》六卷以陶镜寰校本为底本,又充分吸收了李金澜补校、小米复校本的结果,补订文本,重定篇次,并校正考释,甚有学术贡献。但是黄以周本人和学界都以为这部著作已经佚失,其实,稿本现藏在上海图书馆。本文试作介绍并考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研究者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理论学说和评价指标。本文基于罗儒国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力求较为系统地表述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维度。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问题同编校质量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新闻媒体编校质量方面的问题,有的是字词使用方面的差错,有的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重复多余,有的是逻辑混乱,有的是知识性的错误,有的是标点符号方面的差错,还有的是由于校对不细致而产生的差错。本文就报刊编辑、校对中常见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这些语言文字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看上去好像是小问题,其实“小事”不小,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