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有一道风景,让人留恋;有一处地形,让人惊叹;有一片产业,让人赞美;有一村家园,让人神往--这就是2013年被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细杉村,一个白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聚居的美丽村寨。  相似文献   

2.
走进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细杉村,山上树木枝繁叶茂,山下茶园葱葱郁郁;公路绕山进组,硬化到户;民房依山而建,彰显特色;村民丰衣足食,生活安逸……生态家园建设使这个湘鄂边区的白族山寨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民族论坛》2012,(10):65-65
9月25日,省民委副主任胡令明来到张家界市桑植县调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情况。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芙蓉桥白族乡芙蓉桥村,胡令明一行考察了正在修建中的白族新村施工现场,参观了芙蓉龙博物馆及芙蓉龙活化石,  相似文献   

4.
<正>行走在桑植的白族村寨,时时可以听到或激昂高亢, 或宛转悠扬的民歌破空而来。这一首首民歌凝聚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思,饱含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岁月在流逝,山河在变迁,惟有桑植白族人的歌声还在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文明…… 沉淀在民歌中的历史 白族是一个古老的高原民族,这个活跃在云贵高原的民族,在秦及西汉就有文字记载。湖南桑植的白族,是宋  相似文献   

5.
白族节日“绕三灵”,相传始于南诏时期,原是白族古代宗教祭祀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白族青壮年郊游的一种活动,故又名“绕山林”。 每年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洱海周围各村寨的白族男女青壮年,穿上新衣,带着乐器,成群赶来参加这一活动,十分热闹有趣。其形式是这样的:每个自然村寨来的人为一队,有两个年长的歌手,他们手执柳树、蚊帚走在前面开路,其余的人胸佩麦杆编织成的小菱、小螺及红布条等物跟在后面。他们口吹木叶,弹着三弦,敲着八角鼓,打着“霸王鞭”,载歌  相似文献   

6.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因远镇,是滇中白族的主要聚居区。1989年,元江县共有白族5,91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集中居住在因远、安仁、奔扛、红安、补垤、马鹿、北泽、安定、沙浦九个白族村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远镇白族均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特点,因而探析因远镇白族的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及其社会文化机制,对于研究和把握整个白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在白族地区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白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振奋整个白族的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行走在桑植的白族村寨,时时可以听到或激昂高亢, 或宛转悠扬的民歌破空而来。这一首首民歌凝聚着白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思,饱含着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岁月在流逝,山河在变迁,惟有桑植白族人的歌声还在传承着生生不息的文明…… 沉淀在民歌中的历史 白族是一个古老的高原民族,这个活跃在云贵高原的民族,在秦及西汉就有文字记载。湖南桑植的白族,是宋  相似文献   

8.
古民 《民族论坛》2008,(12):56-56
<正>默戎镇龙鼻村是古丈县南部的一个苗家村寨,全村共12个村民小组,541户,2470人,居民80%是苗族,是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该村与吉首市马颈坳镇  相似文献   

9.
疫村新歌     
毛主席、共产党,关怀人民胜爹娘;派来血防工作队,又治病来又预防。钉螺消灭病根断,身强力壮生产强;子孙万代乐无穷,努力生产报答党。这是流行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土登公社义常村的一首民歌。它概括地说明了解放前后的变化和对党的热爱。义常村,这个白族的村寨,座落在滇藏公路以西的西山脚下,解放前是个有名的疫村。那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0.
在宁夏许多回族聚居的乡村,都有别具风格的回族特色村寨,让人从中感受到浓郁的回乡风情和深厚的回族文化底蕴,也感受到宁夏新农村建设的风貌。永宁县纳家户村,就被许多游客称为中国最有特色的回族村寨。中华回乡文化园、百年清真古寺——纳家户清真大寺、中华回族第一街、纳家户大院,构成了集回族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回族特色村寨,被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用地57亩、建筑总面积1.6  相似文献   

11.
送"祖先蛇"是大理白族村寨中一种很小的宗教仪式,我们通过对这个仪式的多维解读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图腾崇拜、祖先追忆,以及仪式本身对保持区域性生态平衡,减少蛇对白族人的伤害和维护白族传统信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马合口白族乡位于桑植县东北部,东接官地坪镇,北抵淋溪河白族乡,南临麦地坪白族乡,西连芙蓉桥白族乡。全乡总面积79.18平方公里,耕地8899.9亩,其中稻田5254.6亩,旱地3645.3亩。全乡辖16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02户,总人口11238人,其中白族9234人,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1%。梭子丘村是马合口白族乡的一个行政村。村不大,国土面积2100亩,人口不多,580人的典型小山村。但可别看它村小人少,就是这么一个小山村,却是有名的歌舞之村。每到黄昏,从山上地里劳作归来的乡亲们会来到一个地方,随着音乐的响起,舞起霸王鞭,跳起仗鼓舞。寒冷天气,跳出一身热气  相似文献   

13.
八峰村启示录文/傅贤亮(土家族)在峰峦迭嶂、沟壑纵横的武陵山腹地,有一个不曾被人知晓但现已傲然崛起、闻名遐迩的村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八峰村。别看这是一个总面积仅有14万亩、常住人口847人、本村只有453人的小村寨,可她的名声和...  相似文献   

14.
她的选择是当好"村计划生育委员";她的快乐是为山村育龄妇女服好务;她的心愿是帮扶白族姐妹都能尽快富起来。她就是生活在湘鄂边陲的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泉峪村的白族"金花"黎小燕。今年29岁的黎小燕,面目清秀、身材匀称,是村里唯一有大专文化的共产党员。她从2005年被村民们选上村计划生育委员后,在计划生育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8年来,黎小燕把全部的身心都献给了村计划生育工作,被  相似文献   

15.
白族的民俗文化金聪“本主”崇拜是白族民间传承最久远,最广泛,也是最能体现民族凝聚力的群众性民俗活动之一。白族“本主”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现今有的村寨本主依然是山、树、蛇、龙等。随着历史的发展,“本主”崇拜溶进了对英雄人物和为本民族...  相似文献   

16.
大理周城村的白族扎染技艺是白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染在白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曾占有较大比重,也是周城村重要的旅游商业产出。受传统生活方式变迁和市场商业化的影响,传统白族扎染从日常生活必需品逐渐丧失其原有功能,边缘化为艺术工艺品。2020年后受市场影响,旅游经济遭遇寒冬,相对脆弱的市场环境反复波动,传统白族扎染技艺和销售市场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文化艺术节在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新建的白族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富有当地白族特色的文化盛会,让藏在武陵山脉腹地的这个白族乡村热闹非凡。"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三月街"为何能在远离云南大理千里之外的张家界芙蓉桥乡继续盛行呢?不禁令走访的我们产生了好奇。张家界既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绝世美景,让人神往;又有"芙蓉白族来路远,苍山脚下有家园"  相似文献   

18.
正麦地坪白族乡位于桑植县西北部,境内山多林密。它东与芙蓉桥白族乡相连,南与马合口白族乡接壤,北与走马坪白族乡接界,西与官地坪镇连界,境内属低山丘陵地貌,是典型的山多人少边远乡。全乡总面积50.4平方公里,耕地6950亩,其中稻田2920亩,旱地4030亩;辖8个村,53个村民小组;1453户,总人口5108人,其中白族4904人,占96%。"一翻菊山垭,全身累散架。背个猪崽去赶场,回家买碗稀饭扒!"——菊山垭是桑植县城到麦地坪白族乡的必经之路,它形象地说出了偏远、贫困、落后是麦地坪白族乡过去的最大特点。自成立白族乡以来,该乡在桑植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把基础设施建设当重头戏来抓,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乡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融安县壮族约占全县总人口275,864人的35%.该县的沙子乡古益村南弄寨,沙子乡沙子村塘头寨和泗顶镇吉照村喇寨屯,是古称"四十八弄"的一部分.三个村寨之间互距10公里左右,由南向北延伸而形成一字形.这里是融安县壮族聚居区,周围数十里全部是壮族居民.三个壮族村寨壮族居民具有壮族的各种特点与传统习俗.1989年3—4月,笔者对三个壮族村寨共162对婚例的  相似文献   

20.
<正>初冬的武陵山区,已略感寒意。寒风萧瑟,让这大山显得尤为宁静。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记者从桑植县城来到云头山村。这里,曾经是一个破旧、贫困的村落。但此时,记者看到的,却是村寨另一番风姿。张家界市桑植县历史上称之为古西南夷地,是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88%。桑植县又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著名的革命老区,属国家级贫困县。1988年以来,湖南省军区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