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章》中庞德把史诗英雄奥德修斯作为贯穿诗篇始终的原型人物,传达了诗人庞德"英雄"救世的理想。神话中的英雄原型的不同侧面——返乡的航海者、有勇有谋的行动者、秩序的创建者及坚定的追寻者"置换变形"为诗篇中的汉诺、马拉泰斯塔、亚当斯和杰斐逊、墨索里尼以及诗人自己等历史和现实中的"英雄"。他们都是庞德心目中与奥德修斯原型一脉相承的"奋力走出愚昧走向真知"的精神的化身,表达了庞德的"英雄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宠儿》与希腊悲剧《美狄亚》及《圣经》的互文,而该作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互文,却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宠儿》借用了《奥德赛》的"回家"模式,在主题、情节上都与《奥德赛》存在着互文关系,为对该作品尤其是对女主人公赛丝人物形象的互文性解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宠儿》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莫里森利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回家"模式与悲剧《美狄亚》的巧妙拼接,将"杀婴情节"放在多个文本的互文语境中观照,使作品成功地走出了敏感主题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精神史的层面看,史诗表征为人的精神世界与外在客体世界的混然整一性,但这种混然整一性在荷马史诗第二部《奥德赛》里已开始萌芽式地破裂。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的对立既有哲学史的意义,也有文学史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理性认识世界的开端,另一方面,它标志了史诗关系的破裂和小说精神的悄然出现,从而使《奥德赛》与西方小说显示更多的显而易见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4.
李维乌斯在翻译《奥德赛》的过程中,以萨图尔努斯格律为译诗韵律,以相似罗马神话人物替代原作希腊神话人物,甚至构建谱系,并开创"糅合法",这是复杂而多重的社会、文化、译者、读者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当时古罗马社会环境、译者创作目的,以及译者对读者群体接受的预测.他借鉴希腊史诗概念,既不脱离荷马原作,又在拉丁话语语境中创作古罗马自己的史诗,产生了深远影响.之后,罗马诗人和翻译家们所坚持的"竞争诗学"与罗马本土文学之间进行了有效互动,推动了本土文学发展,最终成为古典传统的两条根茎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深得《边城》的精髓,又有作者自己对湘西形象的诗性延伸和拓展,是湘西题材小说的精品佳作。《边城》和《漫水》都是深有寄托的作品,都是作家对理想生命形式的审美观照,蕴含着真切的悲剧意蕴。从《漫水》的深层意蕴来看,《漫水》与《边城》呈现出一种遥相呼应的对照性结构,内在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整体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6.
作为《奥德赛》中的当然主角,奥德修斯的航海历险历来为论者所乐道,但也因此遮蔽了另一次航程的意义。借鉴人类学和神话学有关成人仪式与英雄历险的论述,围绕忒勒马科斯出海至普洛斯等地寻访父亲下落的情节,依次分析了史诗人物在分离、转变与回归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通过这次航海,忒勒马科斯完成了自我成长,成为被社会认可与接受的男性英雄。忒勒马科斯出海至普洛斯等地的航程,既是史诗重要的形式要素,而对于西方文学中航海叙事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而言,又具有典范作用与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恨歌》的文本结构可以划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面。表层结构是文本的时空构成,中层结构是作者的情感脉络,深层结构是政治与爱情的矛盾冲突。爱情与政治的两难,既是《长恨歌》文本的深层结构,也是《长恨歌》深层哲理意蕴之所在。这一两难结构的实质是人类自身的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这一冲突的结果则是真正悲剧的诞生。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文明中的史诗《奥德赛》具有独特的宏大叙事方式,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角色互动中,折射出荷马时代史诗创作中的哲理意向,使读者对《奥德赛》的文本意义产生无限遐想,在各种叙事层面中感受《奥德赛》的种种意向空间。本文基于陈中梅译注的《奥德赛》,探讨文本叙事话语所展示的叙事层面中的意向空间,揭示奥德修斯在归家途中承受着身份丧失的命运、重新构筑自己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存空间、作为英雄而追求的自由空间以及在天地人神界的应和空间。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将《皆大欢喜》置于表层叙事、结构模式分析、神话—原型理论、文本间性和社会历史背景构成的多元化语境中释读,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对该剧的两极世界对峙的图式和人物的同向运动作了初步论析,研讨了其特殊的象征结构及其原型意义,并以全息论的视点追溯西方戏剧文学的历史轨迹,论述该剧在宏阔的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文本间性,对其深层蕴含进行了多侧面的揭示,认为其原型意象与象征结构模式,既是神话思维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积淀,又是承袭文化信息的历史嬗变,同时也是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精神、理想与资本原始积累残酷现实二元对立的艺术反映  相似文献   

11.
对《几何原本》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几何原本》对中西方科学、思想文化发展的的积极意义以及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实践论》紧紧抓住主观和客观这一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以认识论与唯物主观高度统一为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展开地论述了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这一结构的逻辑起点明确.逻辑中介新颖,逻辑终点科学,从而不仅在理论观点上有诸多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以其独有的逻辑特色,显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同于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之点。认真解读《实践论》的逻辑结构.有助于对它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3.
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蕴含丰富的生态意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园冶》的指导思想,这与中国哲学思维模式“天人合一”密切相关。在其影响下,中国园林成为天地人一体的生态艺术。计成对各类造园因素的安排和利用,营造了一个万物众美的诗意空间,使园林成为适宜人居住的良好生态场所。在园林生生之美的基础之上,计成在“相地”篇中进一步论述了园林各类生活所产生的生生美感。从生态审美的视域出发,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万物众美的诗意空间、生生之美的生活哲思都阐明《园冶》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力作 ,《达罗卫夫人》不仅表现了作家对现代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实验精神 ,还把一个精心构筑的立体结构系统予以呈现。结构主义叙事学对叙事文本结构的分析方法 ,不仅有助于描述该文本的结构在几个层面上的分布 ,还将这个文本以结构本身对主题意义的言说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15.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一部杂糅的、碎片并置的、开放性的小说,所以不易解读,被评论界誉为“天书”。运用“原型理论”,通过对比史诗《奥德赛》的结构,解读和诠释了《尤利西斯》。《尤利西斯》以西方文学的源头(史诗《奥德赛》)为基石,在结构、母题、人物、象征等方面与古希腊神话中英雄人物的传奇冒险经历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16.
《诗经》女性审美传统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女性审美视角主要包括外在的容貌、形体,内在的品德、性情,这四方面均可对应于意象:花、水、玉、月来表现。后世文学不断吸收这些丰富营养,并继承和发展,形成女性审美传统即女性与花水玉月文化剖舍不断的民族血缘情结,也造就中国古代整体审美典范,更多崇尚的是与女性审美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中和、阴柔虚静、玄远飘逸的气质。  相似文献   

17.
《李尔王》和《长生殿》基本情节结构均是围绕“情感线索”和“动作线索”发展的,前者是两剧的主要线索。两剧围绕“情感线索”发展的情节高潮和结局表现出与沿着“动作线索”展开的悲剧性毁灭情节的高潮和结尾相反的,或者说喜剧性的表现手段。前者中的暴风雨意象和后者中的月亮意象及花的意象分析两剧为情节的发展和结构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一部杂糅的、碎片并置的、开放性的小说,所以不易解读,被评论界誉为天书。运用原型理论,通过对比史诗《奥德赛》的结构,解读和诠释了《尤利西斯》。《尤利西斯》以西方文学的源头(史诗《奥德赛》)为基石,在结构、母题、人物、象征等方面与古希腊神话中英雄人物的传奇冒险经历对应起来。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风格,对中国山水游记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永州八记的代表性文章,《小石潭记》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柳宗元以虚静之心体察自然万物,创作出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的作品。从审美意蕴这个角度对这篇游记做出探析,利于深入揭示柳宗元山水游记独特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洛莉塔》——这部显然称不上典范的后现代文学文本,置于西方近半个世纪文化思潮的大背景中,放在现代派文学与后现代文学的发展演变之中去考察。阐述了它的多意性,主人公之间象征式的结构,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怀疑和否定,自我指涉和自我相悖式的情节与结构,机智幽默而多意的语言等等,这些都表现着一种后现代文学的精神特征,独特地实现了后现代的“颠覆”功能,因而可以说它也是后现代文学的开山力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