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德伦理学是典型的义务论。然而,康德关于义务与道德价值的主张———一个行为要能够具有道德价值,仅当是单单出于义务动机而行动———却遭到了来自同时代以及后人的不断质疑、维护与修正。然而一旦我们理解了康德的真正目标,那么再主张出于义务的行为排除了其他偏好,就显得荒谬了。  相似文献   

2.
我爱我家     
我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虽然家境贫寒了点儿,但没有丝毫减少温暖与快乐,我生活在这个家里感觉无比幸福。过去,我的家在农村。父母靠着一些田地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美满,但是在那样一个小山村内,有谁会重视我们的学习呢?父母为  相似文献   

3.
我爱我家     
《阅读与作文》2013,(6):26-27
  相似文献   

4.
我爱我家     
家庭是温馨的港湾,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家,就象小草失去了水份,花儿丢失了阳光,大树没有了树根。其实家不仅限于自己的家庭,还有班级和国家,从小家到大家,从家庭到国家,哪个我都离不开,因为我爱我的家。  相似文献   

5.
我爱我家     
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和我,便构成了我们一家。我们一家是美满的,是温馨的。但家里有一些十分可笑的组合,妈妈是个胖子,而爸爸却较瘦;妈妈对数学十分在行,可爸爸却喜欢文科;妈妈的头发奇多,但爸爸的头发就少得可怜了。于是爸爸和妈妈就相互取笑。妈妈总说:"瞧,电视里又打生发灵的广告了。"爸爸也不甘示弱,说:"大印象减肥茶效果好吗?要不要试试?"说完全家人都一起笑了。但有时候,爸爸会来一句"愚人多头发",于是我就加入了妈妈的队伍,因为我和妈妈的头发都多得数也数不清。有一次,我们一家在餐桌上吃饭。我问爸爸一道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6.
我爱我家     
夜幕悄悄地降临。天上的小星星开始眨着眼睛俯视着人间的一切……吃完晚饭,爱热闹的我建议今天晚上开个家庭联欢会,妹妹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这位"主持人"向观众扫了一眼,清清嗓子,大声说:"今天晚上的联欢会由本人主持,本次联欢会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看你猜对猜不对。'"爸爸说:"你们听好,'百万雄兵拔白旗',打一字。"大家听完后便立刻琢磨起来。只见妈妈拿着纸笔在推敲着。我两手托着下巴,想啊,想啊,可是就想不出来。爸爸悠然地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右手夹着一支烟,不时地吸上一口,还仰起头一个劲儿地吐烟圈儿。爸  相似文献   

7.
我爱我家     
安徽省南陵一小育才文学社安徽省南陵一小育才文学社创办于2000年,该社以“寻找亮点,换向思维”为宗旨,以“揭示作文不难的奥秘,通往成功的高速公路”为口号,注重传统文化的开掘与利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该社文化氛围强烈,学习方法独特,教学成果显著,深受社会各界好评。教师寄语:根植生活,写他人不曾留意的物象;勤于思考,于平凡中发掘神奇。我们家每人都有口头禅。爸爸呢,说话之前总要说“听我讲”“,J”便成了他的代号;妈妈呢,神经兮兮的,整日里“咦”个不停“,I”便成了妈妈的专用字母;我只要一激动,便大叫“啊”“,A”字自…  相似文献   

8.
对于纯粹实践理性来说,理念本身就是实践的并蕴含了方法,而方法也揭示了理念的本质。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导言中指出一般实践理性批判的责任以及任务,而如何使这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除了在理念上有所揭示和澄清之外,还必须有具体方法的提出。论文在对纯粹德性的意向本性、义务的强制性品质以及准则概念的连续性作出说明的基础上,指出了心灵的颠倒的真实含义,进而分析了道德秩序重建的方向及其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的根基在理性和自由之中,因此道德教育之所重,不仅在于培育对经验的道德规范的尊重,更在于培育对自由和责任这种 “ 必定 -注定”的关系的意识,因而培养对自由的热爱和由此带来的对道德自律 -自由之责任的敬重。自由必定意味着责任,责任的世界必定是一个秩序井 然的 “ 王国”  相似文献   

10.
康德通过对传统德性品质观的批驳,确立了德性范畴的新内涵,将德性视为遵循义务法则时意志的道德力量。在他看来,德性力量的本质基于主体自我内在的自由原则,其全部的职责在于与违背道德法则的恶做斗争,从而获得德性赞誉。德性行动的普遍规范意蕴虽来自于义务法则,但由此形成的德性义务却不同于德性本身,主要表现在自我和他人两大义务目的上。康德提出的关于德性-义务范畴的新理念,开辟了西方德性论发展的新视野,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德性存在的价值意义及探究德性论道德哲学形态的转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慢步,让人在缓慢的节奏中感受美妙的音符;慢步,让人在混沌的思绪中深刻反省;慢步,让人在嘈杂的环境中屏息静气……养生之道在乎调整生活节奏。慢生活,并不是脱离城市轨迹,而是自我调息,以备今后为人处世能够晏然自若;慢生活,并不是老太龙钟似的蹒跚而行,而是感受真我、贴近自然、还原真实;慢生活,是一种调剂方式,你可以选择琴棋书画,也可以选择至高无上的太极拳,又或是更具象的种植。譬如这位眷恋在自己的植物园里,忙得不亦乐乎的粱叔,他说:"平常心常平。"  相似文献   

12.
康德论证了先验自由的客观有效性,此后又用道德律作为绝对命令采对其进行约束。最后,通过意志为自身立法的意志自律有效地统摄了作为自由消极方面的先验自由及作为自由限制方面的道德律,从而全面而深刻地凝练了康德的意志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是"母亲"的孩子,同是炎黄的子孙,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的是妈妈,最爱的是中华! 从我牙牙学语的那天起,我稚嫩的心就一直向着祖国妈妈,人生道路上的十六个春夏秋冬,我渐渐地了解了她:  相似文献   

14.
麦金太尔基于对启蒙现代伦理的批判,揭示了现代人既缺失社群,也丧失美德的道德状况,他由此开出了向古典美德伦理传统回归的药方。但马基雅维里在现代开端复兴的古典共和主义德性传统为我们提供了摆脱现代道德困境的另一条可能路径。他确立了社群优先于个体、公善优先于私善的社群主义伦理的基本原则,突出了国家的公器性,彰显了个体通过美德对社群生活的主动参与。但古典共和主义的德性社群却是非道德主义的社群,在道德上是有亏欠的,它与人灵魂的完善无关,因此需要个体性道德约束它。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里非道德的德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基雅维里深入历史和实际经验,发现了"现实的非道德性"这个残酷的真理。基于是与应当的区分,马基雅维里悄悄完成了价值上的重估,把政治善置于道德善之上。马基雅维里据此降低了人们对政治的道德期许,塑造了具有非传统道德德性的新君主和政治共同体,完成了现代道德观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6.
康德道德律是说我们的行为准则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具有普遍性,即行为和普遍规律符合一致。康德道德律内容深刻,深入理解和研究康德道德律,对于探讨和分析康德道德哲学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必要性,对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克服道德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伦理思想史看,德福问题一直是伦理学家讨论的话题。康德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人的理性,即人的德性。康德认为,幸福不是道德的根源,幸福不能作为道德的动机,伦理学不是“幸福学”,不是怎样谋求幸福的学说,而是教人怎样配享幸福的学说。康德认为只有与德性相匹配的幸福才是有价值的,有德性的人才配享幸福,德性是幸福的条件。最高的善是善良意志,是其他善的条件,但不是完全的善———至善,德福的完美匹配才是至善。透过他的德福观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的德性论与幸福论论争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国掀起了向道德模范学习的热潮,这充分反映出道德模范身上高尚品质的价值魅力。因此,本文立足于道德模范这一德性载体,通过分析德性概念本身所蕴含的潜在力量及其所具有的双重价值,来揭示德性作为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支撑点所发挥的作用并试图探讨现代社会对人们提出的德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详细对比西方大哲康德与中国圣人孔子及儒家的德行论述与实践,说明康德的论述虽有利于我们对道德问题的思考与反思,却不一定更能促成我们的道德实践。加之康德沿袭西学固有的局限比如神人相分,从而不仅在道德实践上,甚而至于在道德理论上都再也无法完全达成自主、自知、自律、自觉、自愿、自好、自乐地践履德行了。反之,惟有奉行天人合一的圣人孔子及儒家能够充分地肯定人之向善本性,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成就“成人”,成为君子,而且成贤成圣。自己的内心和谐中和,从而与人、与社会和谐中和,乃至人人、人与社会和谐中和,最终人与天地自然和谐中和,岂不是至善之目的王国的达成与实现吗!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德性伦理出现复兴。从社会历史条件看,自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中世纪的超越性道德源泉遭到消解,随之而来的道德文化未能提供相应的普遍性价值源泉,现代性的道德问题造成人们心灵无序状态,德性危机与日俱增,德性越来越边缘化,从而为德性伦理的复兴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背景。从伦理理论背景看,以功利论和道义论为主的现代道德哲学,以规则为核心,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为己任,无法解决行为者内在的心灵无序状态。人们开始不满于近代以来所盛行的功利主义和康德主义。因此,德性伦理以其相对于规范伦理的优势而在西方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