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新加坡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之后,经过不断改革与完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成为一项综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障新加坡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福利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世纪的50年代,新加坡还属于英殖民地,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就是将企业退休人员从"企业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保障依靠对象从单一企业转向整个社会,社会保障能力大大提高。要求我们建立与此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积极探索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对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保障企业退休人员权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公务员管理中的"出口"管理的退休制度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加强对退休公务员的管理,引导他们过好退休生活,继续发挥有益作用和规避危害行为作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如今,“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在社会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
  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古代,延迟退休同样富有争议。  相似文献   

5.
1935年8月14日,在经历了大萧条时期之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和贫穷的老人提供社会保障,开启了美国养老保险金时代。目前,美国有5400万人接受社会保险,其中就有3800万退休雇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1000万美国残疾人和他们的家人,以及600万雇员遗属。大致来看,美国现行的养老保险金制度包括由政府强制推行的社会保障项目、雇主(包括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自主出资的养老金计划、雇员自愿建立的个人退休账户等三部分。三者相互补充,基本构成当前美国养老金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与每一位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来,我国就不断在此基础上改革完善。在1997年开始采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适应新加坡特定的历史情势而产生的,是政府通过立法强制个人储蓄,采取完全积累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该制度不仅解决了新加坡的养老难题,而且对促进新加坡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加强政府对经济的调控,维护社会稳定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分析原因,借鉴成功的经验可以预防问题的产生,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养老金是一种最重要的养老保险待遇。它是由政府、公司、金融机构等向因年老或疾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按月支付的资金。养老金制度的确立,对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保障退休人员和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种种原因,养老金制度的双轨制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公平,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渐进性”和“弹性”是推进延迟退休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养老双轨制”并轨和鼓励延迟退休的制度设计,就是延迟退休改革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意味着以延迟退休为突破口,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乃至社会保障制度将面临再次调整。然而,延迟退休年龄关乎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政策细节可谓众口难调。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有70多万的企业退休人员,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谓其特殊就特殊在他们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进一步深入,关闭、破产企业提前退休人员比例增多,企业退休人员队伍日趋庞大。各级政府为推动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企业负担,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生活和维护社会稳定搭建了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平台。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程度最发达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既高度集权、统一,又较为复杂,覆盖了所有人群。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601年伊丽莎白的《济贫法》,贫民救济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始形态。19世纪中期,以贫民救济为表现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进入萌芽阶段。20世纪初到二战前是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奠基时期,逐步由以  相似文献   

12.
李龙杰 《经营管理者》2009,(20):216-216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应该是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但是对于珠三角第一代外来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却成了一种"吃亏"的投资。如何解决外来工的养老问题?改革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所有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为了防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事故,由国民事先负担若干费用(以社会保障费或纳税的形式)而使之在需要时可以得到帮助的制度,其实质是一种现代的社会互助。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必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有必要研究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与教训,从而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汪华 《决策与信息》2008,(12):71-71
本文从民族地区特殊的区情出发,分析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特性,指出其保障方式不但有别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发达农村的社会保障,甚至有别于一般农村的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制度为内容的保障体系是民族地区基于经济现实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我国企业职工现行的养老保险模式,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普遍采用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的是建立在代际转移基础上给预付定的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则是一种缴费预订的完全积累制。这一制度模式的确立与实施使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度转变为部分积累制。统账结合模式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贡献。这一制度的设计实施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个人账户将职工个人的贡献(缴费)与获益(退休后领取养老保险金)在某种程度上有机的结  相似文献   

16.
谢超良 《决策与信息》2013,(12):292-293
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根据立法,对身体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安全制度,它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文主要对于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针对性不足和7微观对策进行分析,寻求政府和社会共同解决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虽然19世纪初已建立了保障制度,但在1935年才开始设立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一词才被官方使用。美国的社会保障特指由联邦政府管理,通过卫生与人类服务部及社会保障管理署的地方办事机构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本文将简要介绍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简况、包括的项目、资金来源与管理、管理体制、特点、现存问题、发展趋势及我国由此得到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社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为会议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后工作的重点,在我国,要想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必不可少。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之于个人和社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有法律强有力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并提出推进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小、自然资源匮乏,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外,其他发展经济的条件并不优越。但是,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速度却很迅速,很快就成为东南亚重要的金融和转口贸易中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究其原因,清晰实用、富有远见的经济发展规划有之,决策者和社会民众的忧患意识有之,健全的法律制度有之,开放的市场经济有之,"教育立国、人才强国"政策有之,其适度而富有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与有功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保障建设的滞后以及功能上的不完善已成为深化改革的桎梏,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紧完善并丰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十几年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在我国已见雏形。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注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运用和保值增值,唯有这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在经济改革发展中发挥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