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从舍勒的现象学价值论与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关系入手,分别从价值的存在方式、价值偏好以及价值的相对性批判和伦理变更的历史相对性等多重角度集中展示了其价值质性和级序的非相对主义性质,从中可以看出舍勒在这一问题上的客观主义和绝对主义立场,这是本文的第一个要点.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立场的内在含义和深层基础,本文又分别讨论了舍勒关于人的本质的特定解释和他对人格概念的现象学规定,以及他的人格主义主张,并从中引出了价值的个体主义原则,这是本文的第二个要点.最后,结合相关理论,以对个体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的评价结束全文.  相似文献   

2.
舍勒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以一个西 方学者的眼光就“ 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阐明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舍勒的观点有其合理处,但也有明显 的缺陷,这就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客观公正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舍勒现象学的人格伦理学中,人格存在的本真样式在于"人格生成",人格生成首先意味着一种真正的"志向改变",它在根本上存在着一个"时机的要求"。舍勒意义上的"自身感受"恰恰构成了人格生成的一个时机。从现象学的本质结构来看,自身感受是一种人格(而非"自我")的精神感受或自身价值感受。舍勒将精神羞感、敬畏、懊悔、恭顺等等都归为这种人格的自身感受,并将之视为人格"自身神圣化"或真正的人格志向改变的技艺和时机、或者一种人格生成的"可能性"。因此,"自身感受"的现象学描述构成了舍勒人格伦理学的一个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4.
以舍勒的代表作《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为分析文本,阐释了他的“质料先天”的价值内涵及其现象学的理论基础.揭示了他与康德和胡塞尔的复杂关系。“本质直观”是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理论基石,这不仅反映在他对“质料先天”价值及其秩序的理解上,也体现在他的“人格”概念中。  相似文献   

5.
舍勒实质的价值学的基本特征 施特格米勒在论述现代哲学的主流问题时,突出地强调了康德哲学对现代西方哲学的巨大影响。并在概括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时指出:“在伦理学领域内,康德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否认的。康德以前的伦理学始终或者具有幸福论的特征,或者是价值物伦理学即目的伦理学。舍勒认为指出由于这种试图必然导致相对主义的结论,从而所有这种建立伦理学的试图是荒谬的,是康德的贡献。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形成的结构的特点,康德自己的伦理学也受到了重大的怀疑。从而产生了这样的任务,建立既避免这一缺陷、又不陷入被康德克服了的观点的伦理学。”这里,从欧洲近代伦理学向现代伦理学发展的角度,表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舍勒研究中有关人格是否是实体的争论开始,进而将人格存在规定为“行为实体”,并通过对作为“爱的秩序”的“行为实体”的进一步讨论来规定人格的存在样式,即“人格生成”.这种“人格生成”与人格的“个体规定”和“自身之爱”紧密关联在一起,或者说,只有通过人格的“自身之爱”和“个体规定”,“人格生成”才得以可能.人格最本真的存在样式,并非某种静态的“人格存在”,而是动态的“人格生成”.  相似文献   

7.
被康德本人称为“道德形而上学”的伦理学是一种理性主义伦理学,因为其基本道德原则被说成是由“纯粹实践理性”颁布的。这种伦理学自问世起,就遭到了形形色色的批判。在德国哲学界,黑格尔、叔本华和马克斯·舍勒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构成了三条各具特色的超越之路。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黑格尔以其思辨理性取代了康德的抽象知性,由此沿着理性主义的方向超越了康德伦理学;叔本华把对他人不幸的同情即恻隐之心当作道德的基础,由此将康德的理性主义转换为一种非理性的情感主义;舍勒则试图立足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建立起一种先天的、质料的价值伦理学,这就从根本上超越了康德本人及其拥护者和批判者的共同预设:只有纯粹形式才是先天的,任何质料都是后天的。  相似文献   

8.
对情感的关注是舍勒思想的一大特征,也是舍勒分析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运用舍勒情感现象学的理论,对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神童》进行分析,能够清晰地洞悉少女弗朗西斯的烦恼与困惑,体验其微妙的情感变化:在练琴过程中从高层次情感的满足到片面地追求结果。当其行为与价值的方向产生矛盾时,就阻碍了爱之秩序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权利、义务是法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对于权利、义务起源的逻辑机制,在国内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舍勒在《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和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一书中对“价值”和“观念的应然”、“规范的应然”、“义务的应然”以及“正当”的探讨,对我们理解价值及其秩序和法学中的权利义务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以舍勒理论为基础,我们可以看出价值及其秩序对法律、权利、义务有着逻辑的先在性和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舍勒是现象学运动中重要的代表性人物,对现象学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认识对象、认识方法和认识主体三个方面对舍勒的本质直观的现象学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推进我们对舍勒现象学哲学以及现象学运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哲学人格思想的历史转向——从康德到舍勒余潇枫一、苏格拉底:哲学人格问题的缘起苏格拉底是“人的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用理论和生命去获得独立人格的哲学第一人。公元前339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控犯有传播异说、毒害青年的罪行,并被民主派当权的雅典法庭判以...  相似文献   

12.
从《〈伦理学原理〉批语》看青年毛泽东的理想人格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学原理〉批语》是体现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代表作。在《批语》中,他提出了“自我实现”的理想人格,并阐明了实现这一理想人格所应遵循的原则,即个人主义原则与现实主义原则。青年毛泽东对理想人格的探索与追求虽有不成熟、不科学的地方,但在“五四”启蒙运动时期却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并为他日后伦理学、哲学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合理的人格 ?如何塑造合理的人格 ?这是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但在被誉为“众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易经》中 ,所蕴含的丰富的“为人”的思想 ,实际上对这些问题也有自家解答 ,本文以《易经》为基础 ,阐述了其所包含的人格观。  相似文献   

14.
知识社会学是舍勒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舍勒明确区分和论述了知识的三种类型:宗教知识、形而上学知识和实证知识。在批判孔德"三阶段理论"的基础上,舍勒阐明了知识三种类型的关系:三者是一种同步性关联而不是延续性关联,因此,知识类型的关系是共存与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运用知识类型的相关理论,舍勒详尽探讨了"谐调时代"这一时代主题:首先,人类未来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谐调";其次,谐调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化的谐调;最后,对于种族谐调与政治谐调,舍勒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但总体而言,他认为谐调是人类未来的必然趋势。舍勒关于"谐调时代"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人间词话》经久不衰?其“现代性”动力是什么?长期以来学界认为它主要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而作为书中核心的三个“境界”之论以“大事业者、大学问家”和“大词人”为对象,这与叔本华的悲观厌世的哲学格格不入。王国维自言在《红楼梦评论》中对叔本华的伦理学提出质疑,嗣后他深究康德,那么《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有何关系?本文在对王国维的有关康德论述的考辨基础上指出《人间词话》融汇了康德的三大批判,引进了一种以科学实证为基础的“自然”观。他主张情景之间的直观表现,贯穿于“境界说”之中,包括“隔”与“不隔”、“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观点。《人间词话》含有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引进了一种新的二元世界观及认知主体,具有突破传统思想模式的意义;而“境界说”的镜子“再现”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文艺领域中写实主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舍勒对佛教的研究立足于现象学而展开,在佛学诸要素中,舍勒不注重从意识结构的角度去探讨佛学的特质,而是直接从佛教的世界现、人生观入手,剖析佛教的实质.他认为佛教实质是一种受苦的形而上学,这一学说对苦的本质以及如何去苦有其独特的理解.舍勒指出,佛教慈悲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否定自我与个体,从而最终趋向于虚无.舍勒从人格(位格)角度对佛陀等圣者形象所做的现象学描述,具有普适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研究在其整个情感现象学研究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羞感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意向性特征的个体的自身保护感受,它具有身体之羞与灵魂之羞这两种形式。作为一种意识行为,羞感不可能起源于后天的教育,而是人类经验结构中的本质要素。从身体羞感和灵魂羞感出发都可以生发出现象学的、先天的羞感伦理学,其先天性归根到底都源自于在羞感的本质现象学描述分析中被给予的身体羞感与灵魂羞感本身的先天性。  相似文献   

18.
舍勒的位格主义伦理学具有生存论、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基础。首先,懊悔行为揭示出位格作为负罪之在的生存论本质;其次,价值偏好行为认识到先天价值秩序的存在,而价值实现行为说明只有位格才是道德价值的担负者;最后,爱在情感行为中的本原性地位说明位格在本体论上首先是爱的存在,而观念的爱的秩序则为位格实际的爱的秩序指明了方向。舍勒的位格主义伦理学是伦理学理论中的一种新范式,但对于作为其方法论基础的现象学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为什么犯错误?》(矛盾、立场与对矛盾之处理方针)是少奇同志在一九四一年十月我党伟大的延安整风运动前夕写成的。这是一部闪耀辩证唯物主义光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这部著作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人;第二部分,我们的哲学;第三部分,辩证法的基本法则;第四部分,立场与对事物的处理方针;第五部分,质与量、否定之否定;第六部分,哲学中的诸范畴。全文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这把犀利的解剖刀,对“人为什么犯错误”这个大多数人常常碰到并为之探索的问题进行了唯物辩证的分析,同时也指出了对  相似文献   

20.
西方通常的假设是动物不能成为人。即使在动物伦理学中,人格性这一概念也经常被避免使用。与此同时,在认知动物行为学中,很多论证认为动物确实有心智(minds),并且,动物伦理学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论证来支持动物的个体性价值。尽管“动物人格性”可能看起来是一个荒唐的概念,更多的注意需要被放到为什么动物能或不能被纳入到人的分类中的原因上来。在通往人格性的三个不同方法——完美主义者方法、人本主义方法以及交互式方法一中,第三个方法是最强的。人格性定义经由相互作用为动物伦理学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