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郭志仪  金文俊 《西北人口》2010,31(5):109-112
本文从人口学角度入手分析我国就业问题,认为就业的内涵需要拓展;从人口发展形势分析,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就业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人口学角度出发的缓解就业的对策包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实行城市妇女(部分人口)阶段性就业,并认为阶段性就业与社会性别平等并无冲突,而是对其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和关键问题,进而估算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数量和发展潜力,分析现行国家政策与制度方面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合理发展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3.
社区就业与城市发展:城市社区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远 《人口学刊》2004,(6):20-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制转轨和企业改制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逐年递增,城市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社区就业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对促进我国城市就业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是适应于我国目前就业形势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政府功能、完善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提供劳动者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遵循多维劳动力市场分割逻辑,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流动现实,从政府体制创新、高校突出创业教育、社会助推创业、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多元机制提升就业整合力等方面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轨时期 ,就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 ,非正规就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 ,必将成为我国就业政策的首选。文章着重介绍了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特点、正功能 ,参与群体和领域 ,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就业的成就、问题与促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参与社会生活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残疾人的就业率、就业规模和就业服务均取得很大进展,但在总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最困难群体的残疾人就业更为艰难,存在就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低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残疾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当前和未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非正规就业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并成为扩大就业和实现再就业的主渠道。针对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措施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深,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就业岗位需求相对减少。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将越来越多。面对这些情况,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难题,调节好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塑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改革高校教育模式;研究"新政",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就业增长缓慢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同时存在的现实,本文从就业增长与工资、劳动收入上涨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劳动收入占比的决定因素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工资上涨对就业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劳动收入占比是影响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就业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只是单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程芳 《西北人口》2011,32(2):61-64
大学生就业难。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却急需大量的大学生。造成这种两难局面的很重要原因是对就业环境认识不充分造成的。本文通过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和大学生就业新现象的分析。建立人与社会生态环境动态匹配的大学生就业模型。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科学就业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从而缓解现阶段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与中西部地区人才紧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变与近期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到世纪之交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02年"大学生就业难"开始出现,2003年以来就业难形势持续严峻。当前大学生就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排斥就业、经济发展不均衡约束就业、技术进步挤出就业岗位的需求格局,我国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十一五"期间供给仍大幅增加,2009年将达到600万人大关,大学生就业在数量、质量、结构方面存在着巨大矛盾,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任务紧迫。  相似文献   

13.
街道(社区)就业潜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深入调查街道 (社区 )用工情况和需求的基础上 ,分析就业情况 ,把握用工需求 ,为各类求职人员转变就业观念以及各方加强就业引导 ,从而缓解就业压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开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发生重大转折,劳动力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覆盖面越来越广。因此,需要对过去的有关学术观点、政府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本研究认为,从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但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快速上升,甚至超过第三产业,"民工荒"在第二产业中表现得更加突出;虽然第一产业目前仍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但由于农村人口结构中青壮年及新生人口比例的不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成为长期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已经不大。对此,应优先满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通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第二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适度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扩张的趋势,缓解用工需求不断扩大的趋势;同时,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相似文献   

15.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理论上讲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是影响就业状况的两个直接而又基本的因素。受此影响 ,2 1世纪前一二十年我国城乡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就决定了2 1世纪前一二十年我国就业发展战略在选择和实施时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 ,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城乡统筹考虑 ,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兼顾等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的就业问题与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人力资源就业存在一系列问题 ,包括 :劳动力供给旺盛而需求不足 ,造成部分劳动力未能利用 ;而除去总量压力 ,由于劳动者技能、知识结构与市场的需求结构不相符 ,以及劳动力市场本身的效率欠佳 ,造成相当部分的劳动力和工作岗位同时闲置 ;另外 ,由于一些微观用人机制和宏观的制度安排等问题 ,造成了劳动力利用不充分的状况。本文从劳动力供给调整、需求调整和改善制度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最后本文还探讨了重庆市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take Leslie method to forecast China's total population and its ag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from 2015 to 2050,and then predict the total labor supply of the working-age population,estimate the total demand for labor according to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of the economic growth,calculated the gap between labor supply and dem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but the supply reduced faster than demand,after 2015,the labor market appears shortage,the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will exist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a tendency to expand.Facing of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of the labor market,we recommend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y.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难是未来10年内的十大社会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很多,其症结主要是在大学生及高校身上,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即"有业就不上,有业不想就,有业不能就,无业可以就"。提高高等教育办学的质量,增强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现有经济发展趋势下的就业市场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明确了成都市实现充分就业的难点在于劳动力市场上大量的劳动力供给与有限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为此,较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充分就业的若干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