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認真地研究歷史,認真地研究中國近百年史,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一年已經号召我們了。在中國近百年史里,研究太平天国革命歷史,有很大的現实意义和一定程度的國际意义,可惜革命文物多被摧毁湮沒,所余已屬寥寥,加以反动头子曾國藩和繼承其衣鉢的御用学者竄改和曲解歷史,更增加了研究上的困难。例如,曾國藩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十四年,清同治三年)大量地刊印了所謂李秀成供詞,它所產生的毒素很大,入人很深,并且影响的时間是很長久的。到了一九五○年罗尔綱先生的“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問世,考証確实、注釋詳瞻,人們把自傳原稿看作是太平天国的信史,  相似文献   

2.
這篇文章的前兩段已摘要地登載在學習雜誌社出版的「關於我國過渡時期的經濟法則問題討論專輯」上,這裡發表的是這篇文章的原稿全文。這篇文章此已刊出的那篇文章較為全面地論述了過渡時期的基本經濟法則問題,除論述了過渡時期的基本經济法則本身而外,還联帶論述了對基本經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國史学界对歷史分期問題的爭論,到現在还沒有解决。这里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是,我認为歷史学中的一些理论問題,各执一端,是造成这种爭論長期沒有結果的最根本的原因。 現在我对几个史学理論問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謬誤之处,请予批評。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思想     
一老子的身世二十年前关于老子的身世和“老子”这部书曾經有过热烈的爭辯。老子的籍貫和年代有問題;“老子”是一部什么时候的書有問題;老子究竟是誰也有問題。爭辯是有收获的,我們明确了許多問題,虽然不能說大家沒有分歧的意見了,究竟减少了分歧。問題所以复杂,部分由于“史記”老子本傳的离奇,部分由于“老子”一書的內容有問題。关于老子的籍貫,“史記”本身就有不同的說法,今傳流行的“史記”本文是: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而高亨先生的“史記老子傅箋証”說: 孔穎达礼記曾子問疏引史記云:“老聃,陈国苦县賴乡曲仁里人也。”……是史記一書,  相似文献   

5.
江泉先生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四日人民日报上“关于中国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問题的討论”一文中,对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問題的討論,作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結,并指出了各家共同的論点:“中國是經过了奴隸制时代的。”但就是这一点,据我所知,尚有很多学者对它不完全同意,或取保留态度。按中國歷史上有过奴隸制时代之說,首先提出來的似是郭沬若先生。他的主要論据之一是:“我們今天既承認了馬克思学說是真理,社会發展可以划分五个时期,在我們中國就不能要求例外。”他說:“在國家初成立的时候是純粹的一种奴隸制。”他在批評周代为封建社会說时說:“周代的社会歷來以为是封建制度,然与社会進展的程序不  相似文献   

6.
百家爭鳴的方針宣布以后,科学研究工作,呈現了活躍的姿态。在自然科学方面,例如生物学家展开了摩尔根——魏斯曼派和米丘林派学說的論战,参与討論者都抱着坚持真理的态度,就使这次討論的双方都得了啟發。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若干学術問題的論爭,例如:中國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組織了关于“当前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問題的爭論,在学習“八大”文件中,“解放日报”和“長江日报”展开关于“我國國內当前主要矛盾”問題的爭論,除此而外,在經济、歷史、語言、文学、教育各个方面都有若干問題的爭論和批評。应当說,百家爭鳴的主流是在正常的發展着,如果能够健康的發展下去,对于提高学術研究將有难以估計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一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經济問題”中提出了价值規律的“影响”这个概念,借以和价值規律的調節作用相区別。但他并沒有对“調節”和“影响”这兩个概念加以明确的解釋。目前我國学術界在討論价值規律的作用問題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这兩个概念的含义;而若干論点的不一致和这兩个概念的不明确是有关的。研究价值規律在我國國民經济中的作用,必須从实际出發,对实际的經济生活作全面深入的考察,然后才能对价值規律的作用做出比較全面的結論。在自由市場的方針的貫徹还剛开始,对价值規律的作用做深入具体的分析还有困难。  相似文献   

8.
苏联东方学雜志一九五六年第六期,刊載了謝尔金娜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全面評述了我國学者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上的爭論。就文章所涉及到的中國書刊以及中國学者的爭論意見的廣泛性來看,表明苏联歷史学界对中國人民的歷史和东方各國人民的歷史十分关心。謝尔金娜把中國学者們的爭論,归納为以下几方面的問題: 1.中國学者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上的观点; 2.中國学者关于中國階級社会的發生的意見; 3.殷商时代奴隸制特征的定义; 4.中國学者关于西周社会分期的观点; 5.說明古代中國生產力水平的爭論材料; 6.春秋、战國、秦、漢时代末期社会的分期問  相似文献   

9.
“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發表后,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重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術委員会筹备委員会、“解放日报”編輯部、“学術月刊”編輯部,在一月十五日特为此召开了座談会。应邀出席的有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術界人士四十余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高等教育科学工作部負責人也参加了这次座談。 發言中一致强調了这个文件的政治意义。認为这是一篇当前國际共產主义运动的重要文献,它不僅总結了我國革命实踐中的丰富經驗,同时对于当前國际关系中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从理論上作了概括和閘發;而在学術上,它不僅对哲学提出了許多課題,即对于政治、經济、歷史、政法、國际問題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課題。因此,深入学習这一文件,進行学術研究,对提高我們馬克思列寧主义的理論水  相似文献   

10.
我在五十年代初出版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卷首印有《李秀成自传原稿》、《忠王谕李昭寿书》、《忠王亲笔答辞》三种笔迹的对照,以证明《李秀成自传原稿》并非赝品。年子敏先生把这三种照片送司法部法医研究所鉴定。鉴定结果,年子敏先生在《评罗著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里报道说: 据司法部法医研究所(56)法医物字第0124号函附之笔迹检查说明书称:所谓《原供》与所谓《亲笔答辞》,“字迹潦草不甚熟练”,而忠王《谕李昭寿书》则“书写整齐而老练,笔势挺而有力”,由于字体与所谓《原  相似文献   

11.
李秀成早年投身太平军,从普通圣兵擢升天国统帅。但方山被缚,身陷囹圄,书写阿敌自污、招降旧部的《自述》。百多年来,毁誉参差,莫衷一是。如何正确评价李秀成的历史功过,史学界迄未一致,分歧大都关系到《自述》的真伪、全缺、性质等问题。本文试就这些方面作一点探讨,请教于史学界前辈及同志们。一、《自述》是残缺不全的真迹,不是雇人重抄的膺品李秀成自述流传的版本颇多,为史学界重视的有北京大学影印九如堂刻本《李秀成供》、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梁岵(山厂户)《忠王李秀成自述手稿》、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等。“刻本”早已因内容不翔实而被扬弃。“罗本”、  相似文献   

12.
十月二十九日,广东历史学会邀请了广东部分史学工作者三十多人举行座談会,就当前史学界評价李秀成的方法論問題交換了意见。在会上发言的同志,分析了罗尔纲同志把李秀成这个叛徒考証成“苦肉緩兵”的英雄,是采取了一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証”的資产阶級实用主义的方法。罗尔纲同志提出,不应該首先根据《李秀成自述》  相似文献   

13.
一洪昇的名剧“长生殿”是一部思想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也是一部比较复雜的作品,目前,人們对它的理解和評价是有分歧的,近年來一些研究者中间就有过爭論。可惜,爭论并未充分展开,最近,“文史哲”第54期發表了周來祥、徐文斗同志的“‘長生殿’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又重新提出这一饒有兴趣的問題,这是令人高兴的。这里想对“长生殿”的一些主要問題作一粗淺的分析。周、徐兩同志的意見,是一种有傳統性和比較有代表性的看  相似文献   

14.
这一期,我們除了繼續发表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規律的討論文章外,又发表了关于計件工資問題,关于“两个过渡”問题,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規律問題,两条腿走路与对立統一法則問題,教育上的理論与实践问题,以及心理学和文学的阶级性等問題的文章多篇。这些問題都值得学术界研究和进一步展开討論。关于“两个过渡”問题,实貭上是对不断革命論和革命发展阶段論的理解問题,而这个問題,又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規律問題,两条腿走路問題,理論与实踐問题,都属于唯物辯証法在实踐中的运用和发展的問题,过去一年在社会主义建設大跃进中,生动地发展了唯物辯証法,有待于理論工作者加以总結和闡明,以便进一步指导当前的实踐。这些文章,都是属于探討性、研究性的,可能正确,也可能錯誤。我們发表出来,目的在于經过討論,集思广益,以加深对問題的理解和培养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5.
罗尔綱先生在有关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諸項著作中,基本論点有二: (一)1944年广西通志館至湘乡曾家据以拍攝照片与抄录之所謂“李秀成亲供”,因和龐际云所藏的所謂忠王“亲笔答詞”,及“忠王諭李昭寿手書”笔迹相符,而确定系出自忠王手笔,为“原稿无疑”。 (二)李秀成“供狀”充滿乞降語句,乃系效法三国演义中蜀汉大將姜維降鍾会的故智进行假投降。我对罗先生的論点不敢贊同,关于“李供”真伪,罗先生所列举之笔迹,經我商請有关專家科学鉴定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在一年以前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运用辯証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問題和处理問题的典范,是馬克思主义辯証法在当代的重大发展。恩格斯在“費尔巴哈論”中曾經指出,承認辯証法的基本思想是一回事,“而把这个思想运用于每一具体場合和每一具体研究部門却是另一回事。”毛主席在这篇論文中也强調指出懂得辯証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这个原理之間的区别。說作为辯証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規律,懂得的人逐漸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許多人说来,承認这个規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規律去观  相似文献   

17.
自傳原稿的真偽問題年先生把(1)忠王自傳原稿(2)忠王親筆答詞(3)忠王鈞諭李昭寿三个文件的各項照片放大,仔細对此,發現忠王諭李昭寿手書各字較熟練,筆勢蒼勁;而所謂原供(青按:指忠王自傳原稿,以下同)及親筆答詞各字,則不甚熟練。年先生商請了有关机关送請司法部法医研究所研究筆迹的?胰彾ā>菟痉ú糠ㄒ窖芯克?56)法医物字第0124号函附之筆迹檢查說明書鑑定的結果,所謂“原供”与所謂“親筆答詞”“字迹潦草不甚熟練”,而忠王諭李昭寿手書則“書寫整齐而老練,筆勢挺而有力”,由于字体与所謂原供及所謂親筆答詞,“草書比对,虽然难獲其相同之点,但从熟練程度上來看,則有老練与生澀之別”。据此,法医研究所的結論是:忠王諭李昭寿手書与所謂“原供”及  相似文献   

18.
自1950年苏联哲学界展开对于形式邏輯的对象,以及邏輯和马克思主义辯証法,或者說形式邏輯和辯証邏輯的关系的問題的討論以来,現在为时已經六、七年了。在这期間內,于1951年,苏联“哲学問題”杂志关于邏輯問題的討論也曾作了总結。我国哲学界几年来对于这个問題也曾发表过一些研究論文。一般的說,占  相似文献   

19.
在您的來信中,关于元曲家的問题可以归納成兩个:一个是西廂記作者王实甫是否卽苏天爵滋溪文藁“元故資政大夫中書左丞知經筵事王公行狀”中的王德信的問題,一个是中國文学史教学大綱中所謂“前期”、“后期”的分界問題。这兩个問題实是彼此关联着的,分别解答只是为的叙述方便些吧。王实甫是否卽苏文中的王德信,現在当然尚难得到定論。我个人却是偏向于可能是王德信这一面的。因为苏文中所記的王德信的事迹与王实甫的“退隐”散套的内容可以对得攏來。这一点在这里不談。至于您所提出的苏文与錄鬼簿的矛盾,也就是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十二月間中共上海市委高等教育科学工作部先后召开两次关于討論“我国当前主要矛盾問题”的座談会,应邀出席这两次座談会的学術工作者和經济工作者达四十余人,發言者对于与我国前主要矛盾有关的若干問題都發抒了自己的見地。本期因篇幅有限,只能發表一部分發言,有遗珠之憾,尚請其余發言的諸位先生曲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