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世界史学科、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世界现代史学术前沿与中国世界现代史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2013年10月18—2013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57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70余位学者就我国的世界现代史研究和教学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世界史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意见。来自人民出版社,《世界历史》和《历史教学》杂志社等多家新闻出版机构的代表也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现代史学科体系?新近问世的,由李植枬、高明振、唐希中主编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以下简称《世界史》),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来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本书的第一大特色.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发生了伟大而深刻的变化,即世界已发展成为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历史学领域,“苏联体系”公开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最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创建工作,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苏联世界史体系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对苏联世界史体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叶伯华、陈英吴主编的《现代世界史简编》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发行。它凝聚了作者多年来艰难探求的足印,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现代世界历史画卷。它的出版对于推动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加快世界现代史的研究,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综观全书,《简编》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以世界为一个整体,突出了现代世界的整体性。如何真正地从宏观上把握、整体上描述现代世界历史脉络的走向,这不仅是时代对每一位世界现代史学者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多年来我国学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简编》的作者则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较妥地处理了这一重大课题。编纂体例上,《简编》的作者采用了“编”、“章”、“节”的方式,将1945年以前的世界现代史分成具有鲜明横向联系的六编,即;苏联的革命与建设、资本主义各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5.
从“八五”计划开始,我国高校世界现代史课程教学的改革就已经开始.2002年教育部向全国高校推荐的由吴于廑、齐世荣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世界史>教材,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编写的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 早在五十年代,在起点几乎等于零的“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我国史学界就给自己规定了建立新的世界史体系的目标,并且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批判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特别是批判“西欧中心论”,逐步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解决世界史问题,开展了富有生气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干扰和极左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世界史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世代.第一代世界史学以阶级斗争和政治兴替作为历史发展主线来解释世界现代史,这是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史的最初尝试.但是,就作为一种世界观和历史观来说,阶级斗争史观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8.
由王春良主编、东方出版社1989年6月出版的《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以下简称《新编》),对世界现代史体系改革作了一次突破性尝试,令人耳目一新。一、《新编》对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80年代以来史学工作者不断著文,对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进行重新认识。《新编》吸收消化了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胆的深入的探索,把1900——1918年定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时期。作者认为,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从各方面都显露出进入了历史的新时代。首先,从社会生产力角度观察,以电动机和内燃机驱动各种机械的普遍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在20世纪初基本实现,对物质生产和能源应用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9.
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世界现代史学科体系?新近问世的,由李植枬、高明振、唐希中主编的《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以下简称《世界史》),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来阐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是本书的第一大特色。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发生了伟大而深刻的变化,即世界已发展成为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政治格局、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历史学家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出科学的回答。在唯物史观看来,人类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经济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最终决定力量。但是,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0.
有的学者认为,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是伊·沃勒斯坦等人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是恩格斯晚年写的一篇重要文献,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思想是贯穿全篇的思想之一。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时间和地点、维系方式、变化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与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两个重要问题上,现代世界体系理论没有马克思主义认识得那样深刻、准确。马克思主义、发展主义思潮等,或许是现代世界体系的理论渊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近代史的教材都把下限写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世界现代史教材却是从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写起,使用这种按传统理论写成的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上的交叉和一些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前提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按马列主义人类历史分期的理论,五种社会形态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正相当于世界现代史。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这一点来看,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把它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被绝大多数的史学家所接受。但是亦应看到:此时还只是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各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现代史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史,所以也应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放到一定的位置上。 直至今天,严格地说,我国的世界现代史教学模式是继承了原苏联的体系。建国初期,我国自己的世界现代史的教材还没写成的时候,完全是照搬苏联的教材,如1956年由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历史教研室翻译的苏联史学家弗·尼·尼基甫洛夫著《世界通史讲义  相似文献   

12.
世界近代史分段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是我国高等学校历史专业的基础课之一,而世界近代史的体系和分段问题,又是世界史学科规划中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本文拟对世界近代史的分段问题,提出一点浅见当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世界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问世了多部或者多卷本的世界史论著和高等学校教材。然而,这些成果中的世界上古史或者世界古代史部分涵盖的领域大多仅限某些地区或者某个地区的大国的历史和文化,其他一些地区的文明史少有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和研究,以往见于某些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也被删除。因此,这样的成果如果再冠以世界史或者世界文明史显然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史升级为一级学科对历史学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当前情况下,必须尽快充实世界史师资队伍,调整和优化世界史课程结构,同时改革世界通史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世界史教学质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世界现代史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新中国的阳光雨露下,它萌芽生长,如今已鲜花盛开。1979年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正式成立,会员达150余人,全国从事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约有500人左右。三十五年中,相继出版了几部自编教材,发表论文资料6(?)95篇,译文4709篇。  相似文献   

16.
如何界定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认识世界现代史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发展,重新评估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是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认真探讨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加强世界现代史的学科建设,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流和特征。本文认为,应以20世纪初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世界现代史的主题是世界整体化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仍处在发展阶段,还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王春良、祝明等同志集体编著的《世界现代史》(1983年出版,1984年重版)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修订再版,(下册战后部分即将出版),并为教育部文科教材办公室编选为全国高校通用教材。该书是作者长期从事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科研、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广泛征求国内同行意见,吸收近几年来国内外科研成果反复修订改写的结果。该书上册计三十八万  相似文献   

18.
苏版《世界通史》对我国历史学、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史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苏版《世界通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传历程,剖析这部以内容宏富与体大思精、强调阶级斗争为纲的编纂理念、以五种社会形态为历史分期的标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而著称的多卷本通史,评说它对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影响,阐发它在现当代国际史学潮流中的地位,从而展现中国史学界对苏版《世界通史》的回应、勾勒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9.
苏版《世界通史》对我国历史学、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史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追溯苏版《世界通史》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东传历程,剖析这部以内容宏富与体大思精、强调阶级斗争为纲的编纂理念、以五种社会形态为历史分期的标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等而著称的多卷本通史,评说它对中国史学、尤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影响,阐发它在现当代国际史学潮流中的地位,从而展现中国史学界对苏版《世界通史》的回应、勾勒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1840-1949年,中国知识阶层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中国学者对世界史的研究状况又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100年里,中国知识阶层的世界意识经历了从极其淡薄到不断深化以至最终形成的曲折过程;中国知识阶层认识世界的重点不断发生变化,并与民族存亡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知识阶层在认识世界时,经常面临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优劣评判的心理冲突,这往往成为制约中国人深入认识世界的心理牵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世界史研究者和优秀著作,为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