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指斥西汉时期“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这条史料历来受史家注目。何谓“分田劫假”?师古曰:“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  相似文献   

2.
汉代“劫质”行为是军事政治争斗的手段,也构成了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劫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是常见的情形.研究当时未成年人生活,应当对于“劫质”现象中的相关情节予以关注.有人“劫执”桥玄少子以“求货”,桥玄以强硬态度拒绝,并力促攻击犯罪者,致使其子被杀.桥玄又建议朝廷“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据说因此降低了“劫质”发案率.人们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反映了面对“劫质”犯罪不同的情感倾向和处置方式,可以看作社会史和司法史研究的重要素材.而未成年人在法律和亲情复杂纠结时完全被动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生命权利在作案者和办案者双方都未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其生死在历史记忆中往往缺失的情形,都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3.
凡是论及西汉社会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者,无不征引“分田劫假”这条史料,也无不谈到颜师古对这条史料的注释。正确理解这条史料,对我们正确认识西汉社会,解决西汉社会的性质等重大问题,无疑是有所裨益的。“分田劫假”一语,出自始建国元年(公元九年)王莽改制所颁的诏令之中。诏令说: “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是以  相似文献   

4.
1928年3月在湖南酃县(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中村区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插牌分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范围内的第一次分田运动,其积累的分田经验对后来<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县土地法>的制订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汉代的豪民役使与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依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 ,关系到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认识 ,也直接影响对不同王朝政权性质的判断。人身依附关系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 ,但由于秦及西汉时期中央集权统治相对强大、户籍管理较为周密、赋役制度重人轻地 ,加之私人蓄奴盛行 ,都使人身依附关系在西汉始终没有取代奴隶制进而上升为阶级剥削的主导形式。西汉末叶以后 ,上述限制条件丧失殆尽 ,从而使人身依附关系迅猛发展 ,“真正的依附农制度”历东汉一朝到魏晋时期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6.
“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一句,论者或将之作为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依据,或将之视为汉武帝推行算缗告缗政策的口实。本文认为,豪民虽崛起于春秋时代,但主要活跃在流通领域。战国至秦,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杜会消费水平明显提高,豪民往往冲破官府对“名山大泽”的封禁令,从事盐铁等特殊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汉文帝后元六年的“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标志着春秋以来的“官山海”、“壹山泽”之策最后破产,从而把私营工商业推进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豪民赀产的积累,最迟到秦末汉初开始把经营领域拓展到农业,“用本守之”带来的豪民兼并也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但这决非武帝“算缗告缗”的主要动因,依恃权势,预设圈套,敛取民财才是其真正居心。  相似文献   

7.
虚拟语气是表示与事实相反或几乎相反的语气 ,其由表层结构决定的语音表达式为假层意义 ,由深层结构决定的语义表达式为真层意义。英语虚拟语气的“真”与“假”主要存在于副词从句和名词从句中。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的抗日盟国中,日本发动战争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最大,劫掠的物资也最多。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劫物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追索工作。但是,由于负责处理赔偿和归还事物的远东委员会的议案久拖不决,进而美国改变对日政策,由严惩转向扶植;日本政府又进行抵赖;国民党政府自身影响和地位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民党政府处理此问题与实际损失相差甚多,未尽人意  相似文献   

9.
10.
河西地区是汉代的边防重地以及经营西域的重要基地,从居延汉简的记载中,汉代河西地区的戍卒和田卒来自于全国的27个郡国。各郡国人口的输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也有战争、政治、人地矛盾等因素。戍卒和田卒的输入对汉代河西地区的军事防卫和经济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透视宋代的土地兼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 ,宋初为巩固中央集权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是宋代土地兼并兴盛的根本原因 ;宋代中后期土地兼并的发展已对宋政府形成一定的威胁 ,于是不得不采取种种“摧制兼并”的举措 ,但是由于土地交易的频繁急剧及其官僚豪族的阻挠 ,这些改革终究都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2.
两汉时期的双宾语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依据笔者的界定归纳了两汉双宾语结构的类型 ,并对各类型的结构式以及与非双宾语结构式的转换作了分析 ,最后将两汉与先秦的双宾语结构作了比较 ,认为 :上古前后期双宾语结构的五个主要类型是相同的 ,但汉以后大概只保留了四个 ;两汉带双宾语的常用述动有 4 3个 ,其中保留了先秦的 1 8个 ,而一半以上是更替和新生的 ;两汉双宾语结构式有 7个 ,但占绝对优势并能延续到汉以后的是A1式 ,而宾语前置的各种结构式已经锐减或绝迹。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两汉童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汉代童谣承担了社会批评的职能,作为政治预言形式,也影响着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童谣是一种特殊的舆论方式,其形成和影响,都透露出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研究相关现象,可以有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14.
祖先崇拜是汉代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包括对本宗族已逝祖先的崇拜和人类始祖神女娲伏羲的崇拜。祖先崇拜具有维护统一的巨大凝聚力,通过群体性的祭祀和崇拜活动,使人们产生共同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并升华为共同的信仰和意识,从而把一个个分散的个体粘合为一个整体。祖先崇拜也是维系族人关系和维护宗法关系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5.
历来论比兴有两种观点,一为比兴合论,另外一种则是把比兴分开。兴不同于比。由于兴的存在,使意象获得了独立性,也就获得了无可比拟的丰富性。而汉儒的诗学理论由于其政教中心的性质,把兴等同于比,取消了兴的独立存在,从而形成了汉诗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孝伦理及其在汉代的变异@李文玲$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山东临沂,276001 @咸鸿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0~~~~~~  相似文献   

17.
汉代家庭实行的是父家长制,父有教育惩罚子女、掌管家产、卖子、决定子女的婚姻等权力,但同时也有抚育子女、维持家庭生存的义务。子无权力可言,只有赡养父母、尊敬父母、安葬父母、祭祀父母等义务。汉代家庭中父子的不平等,主要是受到了当时伦理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影响。汉代的父子关系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汉前期和东汉前期的世风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对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朝社会的认识。从分析两汉的社会背景入手,分四个方面对比了两汉前期的社会风尚,即出身观念、奢侈、守礼、区域性特征,由此得出两汉世风差异的原因在于统治社会的思想不尽相同以及作用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元明清时期对汉乐府诗旨的探讨表现为以传统的诗教观念来约束汉乐府,以比兴手法解诗,失于穿凿附会和繁琐考证;在艺术形式上则表现为从后来发展的艺术观念来寻找先验的格律,难免拘于旧说。但汉乐府在诗评界取得了经典范本的地位,叙事诗批评开始形成,著作之丰超过此前历代研究者的总和,呈现出集大成的风貌,荟萃诸家众说,是汉乐府研究的总结期和丰收期。  相似文献   

20.
秦朝时期,诽谤罪的基本内涵是指"非上",即对以皇帝为首的当政者人身或其言行的非议。两汉诽谤罪的对象有所扩大,定罪多不依法律条文而依据统治者的意志;处罚措施因为客体的不同而呈现多样化,这反映了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法律条文更加细化,法网更密但君权高于法律的情况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