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丽萍 《阴山学刊》2010,(5):100-102
主体性教育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主题之一。主体性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建构起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展学生潜在的才能,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能充分展示其主体的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从个体主体意识生成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主体性教育,有利于拓宽开展该项工作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浅谈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体性教育,要视受教育者为能动的、独立的主体,而且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提倡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人全面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改革视阈中的学生主体性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核心目标之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主动建构自身的行为,它通过知识对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具有规训奴役和启蒙超越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展实质上正是这两种作用相互博弈、相互斗争、此消彼长的过程.通过对人的主体性生成理论、教育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教育活动中学生主体性制约因素、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策略与途径几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建立在教育自立、教师自主和学生自由基础上的主体性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教育界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主体性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的含义,探讨怎样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实施主体性教育,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对教育和人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是一个民族自主发展教育文化的可能和权利。弘扬和确立蒙古族教育主体性是蒙古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问题之一。然而 ,蒙古族由于历史的、社会的等诸多因素 ,教育主体性未能很好地确立和保证 ,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教育宗旨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文化相对主义为确立蒙古族教育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在文化相对论的理论基础上对蒙古族教育“落后论”和“主体民族教育中心论”进行反思 ,从而找出蒙古族丧失教育主体性的症结 ,并确立和弘扬蒙古族教育主体性 ,繁荣和发展蒙古族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6.
人的个性培养主要是个体主体性培养,主体性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个性培养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提高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创造性和主体实践性的认识,来完善教育目标,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自我发展的主体性教育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团委在服务学院实施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理念过程中的做法为例,分析团委在主体性个性化育人培养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方相成 《兰州学刊》2003,(3):161-163
开展主体性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促进其自主全面发展 ,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实施主体性教学应遵循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自主性、活动性、民主性和结合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人文关怀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的根本前提.探究如何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潜质,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当务之急.文章以人文关怀为视角,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现状,试图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路径,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主体性评价可以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主体性教育的评价则有助于调控和优化高等教育的管理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评价体系的设计应坚持四条原则、包含三级指标的内容、构建自然目标评价模式,以实现对大学生主体性教育评价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现代函授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有主体性的人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 ,并为社会进步作贡献。主体性函授教育的核心是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 ,以函授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视域下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动力和动力机制.如果失去了深层动力、主体动力和客观动力,主体性视域下的教育公平的实现将是不可能的,教育公平中人的主体性将无法得到发展和提升.深层动力、主体动力和客观动力三种动力最终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主体性视域下的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何斌 《理论界》2001,(6):60-60
任何教育都是“附属于社会的一个体系”的,是它的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展现社会根本理想、流行观点和主流信仰。 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也是新世纪教育精髓的体现。重视人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主体的发展,构建主体性教育,它的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口。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我们认为,主体性教育首先应承认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从人与物的关系角度看,物是客体,而参与认识和变革客观事物的人是主体,这是哲学上主体论。但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是否为主体的问题,而是从教育培养学生以及教师…  相似文献   

14.
李德龙 《理论界》2007,(1):102-103
本文从后现代哲学的角度对主体性教育督导的发展进行尝试性审视与概览,分析教育督导在认识论主客体关系中发展的路径及本质,进而揭示教育督导主体性的时代特征;探寻以交往合作为基本方式的当代教育督导的哲学意蕴与实践策略,展望主体性教育督导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5.
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具有主体性。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师生主体间性需以教师主体性的提高为前提。从教育哲学角度探讨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确认自身的主体地位,缩短并协调外部规范角色与教师个性自我角色之间的差距和冲突,增加师生主体间的平等交往。最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体性教育旨在承认、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弘扬受教育者主体性 ,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主体性教育理念 ,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如何运用主体性教育 ,建构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 ,探寻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当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呈现出双重转型的局面,这就将中国高等教育纳入了教育现代化语境中去.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现代化语境要求我们既不能一味追求西方单子教育模式,也不能按照西方后现代主义话语语境下的理论来否定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就要求中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现代化语境下对被教育者施以主体性教育,唤醒被教育者理性而自由的主体性意识,从而培育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性的公民.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注重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和发展,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并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育在中国古代早已萌发.近现代以来,中国许多哲学家、教育家又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与此同时,西方学者关于主体性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也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体性教育在中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深入地促进着中国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子"无为"思想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 ,不能以外在的意志去制约它 ,更不应强作妄为 ,这样才能大有作为。这是教育的思想和方法 ,更是教育的艺术和境界。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富有鲜明时代感的个性化教育思想 ,只有尊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育主体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能动性和发展创造性 ,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