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军阀政治的形成及其影响赵学聪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逐渐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中华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军阀政治在中国肆虐30多年,给中国现代化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一所谓军阀,即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见《辞海》缩印本19...  相似文献   

2.
1840年以来,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之一是清政府日益衰落,传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受到严重削弱。按照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封建王朝的解体,是因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中央集权制的崩溃,自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登台。在中国,近代封建制度的解体虽然也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但中央集权制崩溃的结果却是军阀政治的出现,资产阶级发动的辛亥革命成了封建王朝崩溃和军阀割据出现的契机,民主共和成了军阀政治的遮羞布。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降,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传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被摧毁,政治权威日渐式微,宪政成为历史潮流,但对民主、平等的过度追求,使中国陷入了民主的困境,加强中央权威与建立民主政治成为思想吊诡.在近代政治权威和政治体制转换中,财政危机、渗透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参与性危机和发展危机等五种危机同时并存,始终没有得到合理解决.成为近代军阀政治崛起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社会结构的角度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种结构形式分析军阀产生的根源。作者围绕中国近代社会结构呈现出迅猛变迁的特点 ,详尽阐述在社会结构中各种社会阶层的历史性特点 ,得出军阀政治这一过渡性历史现象必然出现的内在动因 ,从而归纳出近代军阀的诸多特征 :买办性与封建性 ;阶段性与过渡性 ;扭曲性与矛盾性以及其权力结构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晚发外生型的西北甘宁青早期现代化,是回族军阀在主流社会推动下的非自觉行为,他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导向作用。但由于回族军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近代教育,其自身的封建传统因素成为导致甘宁青地区现代化夭折的主要原因;而宗教和世俗因素的盘根错节,又使得回族军阀在惰性和变力之间摇摆不定,增加了现代化的曲折。另外,回族军阀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性,他们与国民政府间存在向心和离心的二元倾向,表明他们不可能最终完成现代化的领导重任。甘宁青早期现代化的最大成就,是启动了该地区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为20世纪中期以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6.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派系林立是比较突出的政治特点。他们凭借自己手中的军事政治权力而占有大量土地,成为新的土地所有;他们能够存在的重要基础是失业农民和无业游民;他们的本性就是割据一方,唯利是图,这是中国近代特殊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试论奉系军阀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军阀及军阀政治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产物。南北各派军阀 ,作为中国社会一个特殊阶层的军事集团 ,其实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但各自也有不同之处。奉系军阀在形成的背景、政治理念、地理位置、发挥作用等方面 ,就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晚发外生型的西北甘宁青早期现代化,是回族军阀在主流社会推动下的非自觉行为,他们在现代化推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导向作用。但由于回族军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近代教育,其自身的封建传统因素成为导致甘宁青地区现代化夭折的主要原因;而宗教和世俗因素的盘根错节,又使得回族军阀在惰性和变力之间摇摆不定,增加了现代化的曲折;另外,回族军阀的民族主义思想,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价值,他们与国民政府间存在向心和离·心的二元倾向,表明他们不可能最终完成现代化的领导重任。甘宁青早期现代化的最大成就,是启动了该地区从传统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为20世纪中期以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军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军阀“现象”是近代中国特点之一。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发表过许多关于中国近代军阀的论述,对近代军阀“现象”作了科学的概括和分析,今天仍是我们探讨这一课题的基本指导原则。本文力求遵循这些原则,分别对中国近代军阀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反动本质和主要特征以及认识军阀“现象”的历史启示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西北四马”军阀割据形成的社会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地区,自民国初年起,开始出现马氏军阀割据的雏型。经过数十年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最终形成了以时称“西北四马”的马步芳、马鸿逵、马鸿滨、马步青为代表的军阀割据巅峰局面。“西北四马”皆为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可谓一个有姻缘关联的军阀集团。在蒋介石处心积虑控制地方实力派和非嫡系力量发展,并且不承认回回为回族的情况下,西北马氏军阀的势力却能发展到上述地步,确实是个值得研究的历史现象。水文仅从社会原因的角度,对“西北四马”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政治意识中的合法性理念是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产物。它的产生 ,极大的影响了近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与社会发展 ,从而加速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但由于传统社会的浸淫 ,近代中国政治意识合法性理念仍不可避免的夹杂着传统的烙印 ,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在 19世纪特定的外部冲击和内在需求拉动作用下 ,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近代工业化的启动与第一波推进 ,产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突破性发展 ,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形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深刻变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晚清政府和袁世凯政权统治之下形式上保持了统一,然而帝国主义此间共攫取中国领土300余万平方公里.1916年至1928年,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时期列强却未再能大片鲸吞中国领土,这一奇怪现象与近代国民的国家和地方观念、边疆的防守力量的充实以及军阀对侵略的抵制和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由传统型国家向近代型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的权力结构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满权汉移和权力由中央下移到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政府得以扑灭了太平天国起义,暂时度过了统治危机,但是也造成了晚清内重外轻的政治格局和中央权威的衰落,这种局面又使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开始的十年新政中,中国出现了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事业和仿行宪政热潮,这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又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次以清王朝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运动都与此前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农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6.
政治权威按行使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民主主义、极权主义以及权威主义的政治权威。中国的早期现代化主要以极权主义的政治权威和权威主义的政治权威为主要表现形式。虽然权威主义的政治权威对现代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根据现代化的标准,中国政治权威的理性定位应为民主主义的政治权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早在秦代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尽管从秦到清的2000多年中几经分合,但国家的统一毕竟是主流。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它们依恃坚船利炮,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通过割地、租界、划分势力范围等途径,把一个独立的中国搞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拥兵自重,互相争夺,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近代中国可谓兵连祸结,四分五裂,丧失了独立、统一、自主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日本以军国主义为主体的军国政治历史悠久,既有封建时代武士军阀“挟天皇号令天下”的军国政治,又有近代军阀“奉天皇之命”的军国政治。幕府时代绵延近700年的军国政治,军事封建主——武士是行使政治权威的统治阶级,武家统治者以武士道为统治思想,奉行军事至上的立国理念,军权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坚持以战争促发展的发展方式,将武力扩张、谋求霸权作为基本国策,扩军备战成为至上命题,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军国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军阀或旧军阀,主要指的是北洋军阀,也包括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非北洋系的地方军阀。北洋军阀是一个反动的封建军事政治集团,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从中日甲午战争后兴起,经过二十世纪头十年的经营而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一股重要的政治军事力量,终于在宰亥革命之后,窃夺了统治中国的权力。中国在它的黑暗统治之下达十七年之久。它的长期统治带来了中国人民的严重灾难,加深了中国殖民地化。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政治觉醒和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三种政党制度。一种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搬来的多党制,这就是在民国初期一度实行的制度。当时的中国大地,300多个政党林立,它们之间相互倾轧,相互攻讦,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谁也不代表人民的利益,只是为争夺部长、议员席位而党同伐异,完全是一场上层官僚、军阀,政客演出的政治闹剧,根本没有民主可言,于国于民没有任何好处。这种多党制如过眼烟云,雨中泡沫,很快夭折了。此后,中国处在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深渊之中,哪还有什么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的影子?! 另一种是一党制,就是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1927年掌握政权以后的时期所实行的一党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