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石油与中东的贸易和金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的生产与出口是中东经济的主要支柱,纵观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中东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其速度与规模无不与石油有关,产油国的经济状况都随着“石油繁荣”或“石油衰退”而浮沉,石油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中东石油输出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影响着其余中东国家的贸易和金融。 一、商品贸易 中东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在70年代中期后空前增强,成为发展中世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地区。1991年,中东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4.3%,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4%。综观1950年以来40多年的世界贸易的发展,虽然发展中国家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数,但中东却高于这一平均数,因而,中东是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重要地区。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建立在能源基础上。五六十年代西方工业能源由煤转向石油,中东富藏的石油便成为工业的“血液”。70年代两次石油提价引起世界经济混乱,暴露了西方经济对石油的严重依赖性,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则因油价上涨而猛增,巨额的石油美元成为中东经济发展的雄厚资金。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输出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意识到必须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效地利用石油收入促使经济向多样化发展,即“播种油气,收获工厂”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9年)是中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当时中东国家进入石油繁荣期,积累了大量石油美元,很多国家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同时,中东局势不稳,尤其是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加剧。这一独特形势为中国企业同中东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在此期间,中国努力在中东扩大出口、引进资金;积极进行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抓住机遇发展军品贸易。改革开放初期,中东对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快步走向世界所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了世界很多地区。甚至可以说,正是通过在中东地区开展的商品贸易、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外资引进以及军售,使中国掘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桶金"。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50年里,石油一直是影响世界政治风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石油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进入新世纪后,如何保障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是我国未来经济安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中东国家与我同是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有与我国发展石油贸易与合作的愿望.我国既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又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石油消费市场,这是我国与中东产油国扩大合作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东石油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互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确保中东石油利益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霸权战略.然而,美国竭力绝对控制中东石油的霸权意图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中东等地人民反对石油霸权的斗争不会停息;世界其他大国和地区力量对美国中东石油霸权形成重大制约;美国在中东地区软实力的日渐衰落会削弱其控制中东石油的能力;美国中东战略目标或政策顾此失彼,无法兼容.这表明,美国在中东构建绝对石油安全的战略意图将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浅析石油对现代中东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中东的主要经济资源,1908年,伊朗率先生产石油,此后中东石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石油对中东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石油为中东经济、尤其是产油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大大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石油是战后世界的主要能源,但中东各国经济规模有限,对石油的需求不大,一些产油国的炼油设施不足,早期生产的石油主要以原油形式出口换汇。在1973年前,中东产油国与其他第三世界农矿产品出口国并无重大区别,石油价格的决定权掌握在西方大公司手中。10月战争爆发后,中东产油国开始自行提价,此后石油收入开始成倍增长,产油国成为第三世界一枝独秀的高收入国家,为其经济发展保证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如1970~1982年间,沙特阿拉伯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8%。 产油国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力资源不如人意,加上国内市场有限,其中绝大多数国家虽然都制订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但巨大的石油收入一下子难以全部利用。因此,大量石油美元只能存人西方银行或投入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6.
1991年以来,中东和平进程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为阿拉伯经济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使阿拉伯各国能够最大限度地投入经济建设,推动地区经济不断发展。 一、阿拉伯经济的过去及现状 阿拉伯经济基本上以石油生产为主。总体上看,石油一直是阿拉伯经济的命脉与支柱,为阿拉伯人民带来巨大财富。目前这一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6000亿桶,占世界石油储量的67%,石油出口占阿拉伯国家年出口总值的80%。天然气储量为434560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31%以上。阿拉伯国家通过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换来大量的石油美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雄厚的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以来,能源领域的市场全球化程度已大大加深.在新形势下,世界能源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国际石油公司出现合并浪潮,超大型石油公司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欧佩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地区对中东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但中东能源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东国家依靠增加石油产量和输出来发展本国经济的时代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8.
中东石油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及政策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的50年里,石油一直是影响世界政治风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在石油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进入新世纪后,如何保障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是我国未来经济安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中东国家与我同是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有与我国发展石油贸易与合作的愿望。我国既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又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石油消费市场,这是我国与中东产油国扩大合作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东石油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互动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确保中东石油利益是美国历届政府对外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霸权战略。然而,美国竭力绝对控制中东石油的霸权意图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中东等地人民反对石油霸权的斗争不会停息;世界其他大国和地区力量对美国中东石油霸权形成重大制约;美国在中东地区软实力的日渐衰落会削弱其控制中东石油的能力;美国中东战略目标或政策顾此失彼,无法兼容。这表明,美国在中东构建绝对石油安全的战略意图将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变,中阿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和平崛起,越来越与世界休戚与共,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外延不断扩大,加入国际体系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矛盾更趋错综复杂,局部动荡不宁,但发展民族经济仍是各国的根本目标.阿拉伯世界正进入政治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来自美国和本国内部巨大的改革压力.新形势下,美国的因素以及中东局势的发展走向对中国周边战略环境、整体安全形势、中阿关系及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现实和长远利益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以适应时代变化的发展眼光关注和研究中阿关系,为现有关系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变,中阿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和平崛起,越来越与世界休戚与共,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外延不断扩大,加入国际体系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与此同时,中东地区矛盾更趋错综复杂,局部动荡不宁,但发展民族经济仍是各国的根本目标.阿拉伯世界正进入政治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来自美国和本国内部巨大的改革压力.新形势下,美国的因素以及中东局势的发展走向对中国周边战略环境、整体安全形势、中阿关系及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现实和长远利益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以适应时代变化的发展眼光关注和研究中阿关系,为现有关系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初以来的中东动荡几乎席卷整个阿拉伯世界,它与全球金融危机一样,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对中东地区乃至世界政治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政府除尊重有关中东国家人民的自主选择权外,还应继续坚持"不干涉内政"的基本原则,继续推进中东地区稳定,加强对地区形势和中东各国政情的深入研究,建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长期能源规划,进一步加强中国同中东地区经贸领域的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中东地区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枢纽地区。中东地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出口,经济结构失衡,易受外部冲击,亟需多元化发展。中国可以与中东各国在国际贸易、下游石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合作、大宗商品定价、金融市场等六大领域展开合作。中国与中东地区合作面临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信贷风险较高、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和外交风险较高等挑战。中国可通过加强风险预警,完善后期管理,把控项目特征等多层次金融举措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能源领域的市场全球化程度已大大加深,在新形势下,世界能源形势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国际石油公司出现合并浪潮,超大型石油公司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欧佩克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地区对中东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但中东能源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力有所减弱。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东国家依靠增加石油产量和输出来发展本国经济的时代即将结束。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都是“热点中的热点”。提到中东,人们想到的大都是“战争和石油”。实际上,人口问题同样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中东各国。本文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探讨一下中东的人口问题,分析这一问题对该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7.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美国将中东石油视为其最根本的国家利益之一.经济战略利益则是这种国家利益的基础和体现.为了更有效获取和控制中东石油,美国往往通过战争来推进其石油霸权战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牵头"发动四次战争,其实质都是"为石油而战"--以国家利益和"干涉主义"理论为幌子,以武力为后盾独霸中东石油,从而实现其经济战略利益.事实上,美国以军事手段推进的中东石油霸权战略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中东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在世界能源市场上长期不能把握自身命运.后冷战时期,由于各种内外矛盾的牵制,中东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仍相对边缘化.美国控制石油的动机表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对此的理解相距甚远,与中东激进组织的解读更是大相径庭.涉及经济公平的石油利益,对中东伊斯兰国家造成了极大的物质和观念层面的压力,使中东乃至世界部分穆斯林倍感不满.  相似文献   

20.
能源的保障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总体上将维持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与90年代中期相比较,预计2010年需求量将增加1/3.由于世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中东等世界主要能源供应地区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今后在需求和供应方面各国之间相互依存性将日益明显,加强各国之间全球性能源协调和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