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用全副的精神去做事,学与乐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谈谈提高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3.
聋生的最大缺陷就是语言障碍,聋校最难教的就是语文。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于聋哑学生来讲,最难的更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谈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现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谈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余晓林 《科学咨询》2008,(18):59-59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呢?笔者认为:第一,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第二,"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捕捉学生情感契机,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的情就"真"实感人;第三,倡导学生抒自己的情,写出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当前,小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着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那么,如何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呢?笔者认为:第一,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让学生写自己所想写的,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第二,"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捕捉学生情感契机,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出的情就"真"实感人;第三,倡导学生抒自己的情,写出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还作文教学一个"真"字,才能让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8.
张平 《科学咨询》2009,(6):51-51
鲁迅先生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的确,对初学写作的少年儿童们,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而这两大难题中,最让儿童头痛的是写起来"没材料".因而解决小学生"写什么"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而观察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是写作前搜集材料的第一个环节.因此,要想解决学牛写作中的"材料"问题,就必须教会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认识事物,充实生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谈几点: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我们会教育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增加阅读积累,要收集好词佳句……但是却忽略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主动去观察,去阅读,去积累。学习如此,作文亦如此。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应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写作兴趣不大,应命而作,为写而写,作文水平较差。这几乎成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心病,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乌申斯基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兴趣也正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要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应该贴近学生实际,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他们有写作的欲望,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融于作文中,表露真情实感。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爱写、乐写、善写的理想境界,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写作之情.因此,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教师要因势利导,指导趣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让学生自由命题,让他们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相似文献   

13.
最近,听重庆三峡学院的教授讲:他们曾推荐一名学生到某单位上岗时,单位领导让学生写一下个人情况,可该生不会写,问这个问题出在哪里?事后我想,这可能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出了问题吧!其实,学生怕作文,老师怕教作文,这不是什么怪事,我以前对这个问题也是感到头痛的。但在教学中,我常常在总结,努力寻找写作指导方法,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因此,我认为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抓好三个要素的培养,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作文很有特色.积累写作素材,还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报刊,接触电影电视,收听广播,参加智力竞赛活动以及社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愉快地毫不费力地摄取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充实自己.学生积累的材料让他们自己互相交流和激励推荐,教师评讲,如怎样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每位语文教师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渴望获得成功的一个热门课题.传统的教法强调"多写多练",认为多写笔下自然会生花.然而传统在学牛中的反应是"越写越怕,没有乐趣",作文教学除了强调学牛适当练笔外,还应该在其它很多方面作相辅训练.其中,在积累方面也应列为重要强凋内容.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师,有效运用能多媒体对我们的作文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想象,发展思维,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愉悦的感情,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作文,学生就会头疼,尤其是农村学生。究其原因,有的老师只注重教写作方法,忽视了向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学生只知道怎么写,而不知道写什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没有素材就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扬长避短,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楠 《经营管理者》2012,(4X):365-365
<正>叶圣陶说:"写作是用笔来说。"中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它是对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情感的能力的综合考查。可见,写是读的知识的运用。通过学生写暴露出不足,促使他们产生研读范围的愿望,所以写能促读。"以写促读"就是发挥写对读的作用,从而提高读的能力。"以写促读"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写作与预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的确,对初学写作的少年儿童们,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而这两大难题中,最让儿童头痛的是写起来"没材料"。因而解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素质方面的收获。一、培养学生观察生活、阅读书籍和积累优美词句的习惯“文贵于真”,作文就是写生活,作文应该是真实情感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在平时要多让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积累素材,抓住写作时机,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习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平台,在课内让他们读课文,课外多读书报,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人家的写法。  相似文献   

20.
小学的作文教学,真可谓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因为中年级的作文是句、段向篇、章的转变.作文训练中,老师花费大量的精力放在写作前的训练上,在方法上在大都应用仿写、复述、看图作文等,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了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模式.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