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庵词选》二十卷,上编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李白以下的唐五代和北宋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词作五百余篇,下编十卷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收康与之以下的南宋词家八十八人的词作七百余篇.它是从五代以来到今天为止的许许多多唐宋词选中的一部特出的选集.这部词选的好处可从两方面来看:一、与后来人编选的许多唐宋词选比,它的优越处在于“不隔”——后人的选本,固然有高出于古人的地方,但是往往存在“以今稽古,病在不亲”(清人高士奇《绝妙好词笺序》语)的缺点.而《花庵词选》的编选者黄昇,由于本人就生活在宋代这个词的“黄金时代”中,所以就能避免后人常会犯的隔雾看花、隔靴搔痒的毛病.  相似文献   

2.
《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提要》一文,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新1版初印本《唐人选唐诗(十种)》(原中华上编版)首卷“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人写本残卷”之前。该文系摘录《鸣沙石室佚书目录提要》(简称《提要》)。为了商榷问题,先引其有关原文于次:  相似文献   

3.
分类编纂唐诗总集的现象由来已久,几乎与唐人文集的创作、刊刻和传播相伴始终。由于唐五代时期战乱频繁,加上天灾人祸等主客观原因,致使许多唐代文献典籍先后失传,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唐人顾陶所编《唐诗类选》,是真正意义上最早分类编纂的唐诗总集,惜其正文已佚,仅《文苑英华》中存有前序和后序。北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南宋赵孟奎《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明代张之象《唐诗类苑》等是现存比较有代表性的类编唐诗总集。考察历代类编唐诗总集的基本状况,既能探究不同编纂者独特的编纂实践,又能折射出古代文献典籍的传播情况、唐诗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某一时代的审美风尚,兼具文学批评的共性特征和个体实践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末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易安词新论     
说《点绛唇》归李清照作 《点绛唇》(蹴罢秋千)最早见于明杨慎《词林万选》,作李清照词。后来杨金本《草堂诗馀》题作苏东坡词,陈耀文《花草粹编》题作无名氏词,长湖外史氏《续草堂诗馀》不注撰人姓名,茅(?)的《词的》题作周邦彦词。现在有人据宋元人词选集考证,作苏东坡词或作周邦彦词都是不正确的,并说把此词署作无名氏的《花草粹编》比《词林万选》晚出四十年。因此据一般原则,如无有力的新证,还是应以最早的选本为依据,不应随意否定是李清照的作品。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河岳英灵集》、《才调集》中的李白诗歌,我们在《唐人选唐诗(十种)蠡测》一文中(载《思茅师专学报》91年1期P_(10-21),2期P_(9-12)中已略有陈述.但余意未尽.今从选诗审美意象、审美深蕴角度再作探讨,探究深意,就教于方家.(书见《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93年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唐诗的比较,可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发现宋初选唐诗更突出题材意识,题材有日常生活化倾向;宋人对唐诗选录态度更具包容性,这有利于唐诗精华的全面吸收;更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对唐代诗人的接受较唐人而言变化也较大。  相似文献   

8.
一 汪元量是宋末元初一位异军特起的词人。他的词作,直抒胸臆,感伤时事,其艺术手法与风格,能够不囿于当时词坛的风气而独树一帜。但是汪元量许多独具特色的词篇,多年来却没有受到论词者应有的重视。先从词的选本来看,选汪词者甚少。朱彝尊《词综》未选汪元量词,汪森增补《词综》,选汪词九首(在第三十二卷);陈廷焯《词则》的《放歌集》与《别调集》中各选汪词一首;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汪词二首;张璋《历代词萃》选汪词二首;只此而已。此外,近人所编词选中,如朱疆村《宋词三百首》、龙榆生《唐宋名家  相似文献   

9.
初唐编纂的诗歌总集,可补考者尚有《歌录集》、《金轮万岁集》、《瑶山玉彩》、《送并州曼上人诗》等.据诸集,知初唐人的选诗观与诗学观上承魏晋六朝,下启盛唐.他们完善了本朝人选本朝诗的选诗观,新创了官班为序编纂体例,此等对唐人选唐诗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这个时期形成的标榜之风与个性化的选诗观等,也对盛唐乃至我国古代诗歌总集的编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唐写本唐人选唐诗》是本世纪初发现于敦煌石室的唐人写本残卷,一九一三年,曾由罗振玉编入《鸣沙石室佚书》初集影印出版,原卷书名和选家姓氏均不可知,罗氏编入《鸣沙石室佚书》时题为现名。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将其收入《唐人选唐诗(十种)》出版,原书于一九六二年十月由该所再版,一九七八年九  相似文献   

11.
唐人编选的诗歌选集是唐诗研究最重要的基本文献,较之后出的唐诗选本文献更能提供关于唐诗的准确知识。2000年以前,学界一共出过两种唐人选唐诗,满足了社会需要,但在收书、校勘、辨伪、辑佚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傅璇琮、陈尚君、徐俊先生应学界急需,合编为《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于201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新增唐人选唐诗三种,抽换了诗集底本,增写了校勘记,补辑了诗作,调整了选本顺序,在诗集选目、作品辑佚、文字校勘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就,做到了文献收录全备,文献编校真实、科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多更新更好的资源,具有明显的学术创新意义,是唐诗研究实证学风的重要表征,可以为文艺学层面的唐诗研究和理论创新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南宋中期以来书坊编的词选集《草堂诗余》盛行。该集今存分类本与分调本两系,版本众多而复杂,涉及诸多词学问题。文章从幸存最早之明初分类本提供的线索,推测宋本之原貌实为歌本。明初增修笺注本,原出宋季书坊所编,已是纯文学读本。明代中期词学家据分类本重编的分调本,则具有词谱的性质,可供填词者之用;其所选词调大都为宋人常用之调,所选之词乃当时流行的通俗作品,尤其不杂入声诗及其他韵文诸体,故对促进词体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词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人词集(包括别集和总集)的名称,除直题为《××词(集)》(如《张子野词》、《梦窗词集》)之外,尚有其他许多称呼。这些称呼,有的反映了词在形式方面的某些特点,有的反映了它的题材和内容方面的问题,还有些则反映出宋人对词体的看法和认识。现据《直斋书录解题》以及几部词丛编中所收宋人词集的名称加以归类、分析如下:一、词的合乐性和长短句式词在形式方面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它的合乐可歌,其二是它的长短句式。这在词的称呼上可以充分显示出来。(一)、合乐性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孙默在康熙年间刊刻的《国朝名家诗馀》是清代第一个大型词总集。它体现了明代词风的延续,显示了当时词坛活动的连续性,和《倚声初集》一起成为一时双璧。围绕在孙默周围的是一个阵容庞大、影响力多向渗透的群体。他们或为被选之词人,或为选者和圈点者,或为作评者,造成了浩大的声势。他们的理论主张对后世多有启发,而孙默本人的词学修养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5.
论朱淑真生活年代及其《断肠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朱淑真生活年代考辨 宋代女子能填词者颇不乏人,但是有词集传世者只有李清照《漱玉词》与朱淑真《断肠词》。李清照声名煊赫,论者甚多,而评论朱淑真词的专文则殊少概见。数年前,我与叶嘉莹教授合撰《灵谿词说》,论述唐宋词家三十馀人,有李清照,无朱淑真。所以我现在撰写此篇以补空缺,将来可收入《灵谿词说续集》之中。  相似文献   

16.
元代是我国古代戏剧的黄金时代,据元代末年钟嗣成编著的《录鬼簿》记载:元代剧曲作家辈出,约有一百十一人;作品如云,约五百种左右。明代臧晋叔编有《元曲选》,近人隋树森编有《元曲选外编》,使约一百七十种元曲流传至今。在我国文学史上,“汉赋”、“唐诗”、“宋词”分别代表着产生它们的那个时代的文学特色,继它们之后,“元曲”名噪一时,它完全可以同“汉赋”、“唐诗”、“宋词”相媲美!明初著名的皇族戏剧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把“元曲”的题材分为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三曰披袍秉笏,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忠义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钹刀赶棒,九曰风花雪夜,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  相似文献   

17.
“唐人选唐诗”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史论著选评唐诗的得失。“唐人选唐诗”与文学史著作选评李杜诗异同情况:两者都重视李白乐府与歌行;后者重视李白绝句,前者不重视;《才调集》突出了李诗题材“近俗”的特征,文学史著作则忽略了。两者都推重杜律;诗史类作品不被前者所重视,为后者所重视。皇甫冉《巫山高》和祖咏《苏氏别业》为“唐人选唐诗”重视,不为文学史论著关注。王维山水田园诗应该进入文学史,但编撰者有偏爱之嫌;王翰的《凉州词》进入文学史著作的方式以及是否应该进入文学史著作,都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全宋词》取得的巨大成就,世所瞩目。从总集编纂求全、求真、求善、求精的角度衡量,《全宋词》尚有不全、失真、欠善、欠精之处。重编《全宋词》基础层面的工作,如补辑、小传、存目、断句、词调、版本、校勘,依照今天的学术条件是可以很好地完成的;今人已在词体韵律观念、总集经验积累、文献取资便利三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重编《全宋词》提供了足够的借鉴,重编完全具备了可行性。重编《全宋词》无疑要反映出今人重视词体与诗体、曲体之区别,韵律研究应符合历史实际之学术观念。  相似文献   

19.
拙作《唐宋词体式初探》从横的方面探讨了唐宋词词牌的组合特点,本文拟从纵的方面理清唐宋词体式发展的脉络,以阐明词的体式如何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唐五代文人词主要收集在《尊前集》、《花间集》、《全奁集》及《全唐诗》中,计有160多个词牌(失调名除外),敦煌曲子词发现以后,王重民编了《敦煌曲子词集》,任二北编了《敦煌曲校录》,合两书,共辑录了60多个词牌(失调名除外),去掉与唐五代文人词重复者(敦煌曲子词中也  相似文献   

20.
《宋词三百首》版本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在流传中,其初编稿本、刻本和唐圭璋笺本,在选目上有一定出入,考释其变化,可了解版本的演变,借以窥测选者与笺注者词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