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恐怖主义罪行的惩治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国际恐怖主义罪行具有国际性、跨国性、有组织性、活动方式多样性和危害严重性等特征 ,在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方面 ,国际社会的应变措施时常显得捉襟见肘 ,世界各国的刑事对策也出现滞后的现象。因此 ,如何有效地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 ,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需要迫切因应的课题 ,也是目前法学界亟待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拟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着手 ,进而分析其犯罪的性质 ,并就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惩治的相关理论及法律对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成灾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冷战后时期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具有鲜明的特色,危害性更大,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一个重要话题,本文就冷战后时期国际恐怖主义空前猖獗的原因及其特点,美国霸权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的关系,以及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是“911”事件后对大国关系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牛丽 《理论界》2012,(2):156-157
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梦魇和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9.11"事件特别是2008年11月26日发生在印度孟买长达59小时的恐怖袭击事件,将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推向了巅峰,标志着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当今国际形势为背景,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出现的新特点,仅对国际社会联合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打击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打击恐怖主义一方面应坚持孤立和打击 ;另一方面应尽力消除引起恐怖事件的仇恨。近十年来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 ,联合国的作用已日益重要 ,“上海合作组织”则成为区域性反恐怖合作机制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的恐怖主义与国际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国际局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稳定因素在急剧增加 ,除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内乱之外 ,世界范围内越来越严重的恐怖主义活动构成了不稳定因素中的一个突出方面。国际恐怖主义在冷战后的进一步发展和泛滥是和冷战后国际社会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密切相关的 ,换句话说 ,冷战后的国际社会为恐怖主义提供了发展与泛滥的土壤 ,恐怖主义又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动荡不安 ,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略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反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恐怖主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已构成最严重的威胁。为此,国际社会亟待构建国际反恐机制,即全球反恐机制、区域性反恐机制及双边反恐机制。但是,由于恐怖主义定义问题、大国关系以及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意愿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际反恐机制的构建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恐怖主义的界定、组织认定、根源、危害,以及反恐对策五方面,介绍了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问题的主要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8.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遏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炜 《学术探索》2002,8(1):46-49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对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挑战。美国发生的 9 1 1恐怖袭击事件更将这种挑战推到极至。面对这一挑战 ,国际社会应积极开展广泛合作 ,在联合国的轨道上采取恰当行动 ,打击恐怖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但单个或极少数国家不应独断采取军事行动 ,更不能以此为由侵犯别国主权和违反国际法。  相似文献   

9.
国际恐怖主义的犯罪是一种跨国界的犯罪,用来制止和打击跨越国界进行活动的恐怖主义的国际法措施的制定与实施与众多国家相关,需要有关国家的相互合作。而国家都是主权的,尊重国家主权是制定和制止恐怖主义全球化措施的基础;中国政府应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下实行国际合作,有效制止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国际恐怖主义是复杂的国际社会政治背景下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尽管它超越了传统恐怖主义组织形式,更加业余化和自由化,但在思想体系上其组织和个人的意识形态基础被异化,变得更加极端、狂热和坚定。现代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繁衍和变异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涉及到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因素。本文从社会心理与冲突和意识形态的视角,对其进行一些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干预的扩张是近年来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号的“新干涉主义”和以“反恐”为名所进行的国际干预行动,都是缺乏国际合法性基础的国际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好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对于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冲突与国际司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彬 《兰州学刊》2006,98(10):186-188
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形态之一,而平抑和消解冲突并实现对冲突的社会控制,也是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难题。在控制国际冲突的各种方式中,司法方式日益重要。而且,近些年国际司法机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际争端解决出现了一种司法化的倾向,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民事关系的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私法内含国际法因素的必然性。随着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性的不断增强,国际私法内含的国际法因素也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同时,国际私法发展史表明,国际私法的发展与其内含的国际法因素的不断增强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这也是国际私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何文君 《文史哲》2002,3(2):165-168
经济全球化在繁荣和促进全球经济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全球生态资源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目前国际社会对损害全球生态资源行为进行有效遏制的强制性制度的缺乏,都增大了国际生态合作的难度。加强国际生态合作,需要有一个由人类一致的经济意识、全球生态意识和全球道德意识构成的国际环境,这却是一个漫长的意识变革过程。鉴此,国际社会将长期面临着国际生态合作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 ,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与此同时 ,人类社会在和平与发展进程中仍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外交工作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经济(商事)法律规范的大量出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成了国际法学界奋力探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经济法和国际商法的含义众说纷纭。实际上,按照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将二者分成各自独立的学科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但是从“公”“私”法规范在二者间的相互渗透、调整对象和法律关系主体的同一性以及法学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二者并无分科设立之必要。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在国际法表现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形式,而国际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公允及善良原则、国际组织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政府间国际会议制定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  相似文献   

19.
王东 《学术界》2012,(2):5-15,282
进入21世纪后,2001年发生的美国"9.11"恐怖事件和2008年出现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件具有标志性事件的发生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兴起导致了国际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此消彼长变化。在这十年间,由于美国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后事务,又因金融危机的爆发和经济衰退的困扰而疲惫不堪;欧洲国家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后又陷入了严重的债务危机之中;而此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大国的崛起,使国际政治、经济态势朝着有利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方向发展。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国际态势的演变,意味着未来中国仍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而如何把握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发展的机遇和选择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又如何与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社会进入了高度的组织化时代,具体表现为国际组织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在全球化和国际组织互动过程中,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全球化的载体和依托,全球化大大加速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使得国际组织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