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达夫是一个终生追求美的诗人。这一个性心理表现在他追求作品的艺术美、偏嗜女性美和沉迷自然山水美三个方面。郁达夫对作品艺术美的追求是对其在早年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自卑、孤独和忧郁心境的补偿和超越,这不仅使他以“美”作为创作的标准,而且使他在生活中时时处处追求“美”:偏嗜女性美是对“诗意”的女性的审美追求,沉迷自然山水美是其审美追求在生活中的泛化。  相似文献   

2.
主持语:艺术大家门第的熏陶与天然的蒙养,使李小可获得了全面的艺术禀赋,他深知中国画艺术的文化魅力在于"精神内涵",这就有了他走向生活的独辟蹊径。四十多年来他坚持写生、在生活中练笔、在创作中保持写生的即兴感受,用学者的思考关注笔墨,并用笔墨表达现实。无论是《都市风情》组画,还是《藏域高原》组画,他作品中的"笔"与"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成为他表现生存空间和自然意境的方式,因此,在中国画坛,李小可的作品和其他山水画家有所不同,他的山水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怀和文化观照的意味。  相似文献   

3.
石涛山水绘画作品的风格变化多端,又能自圆其成,体现了他极大的艺术创造能力。他非常擅于在自然形态中寻找合适的山水造型元素,并将其转化成多样的绘画语言,给人们良好的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出生于湖光山色环抱的济南,在他那戎马倥偬和宦海浮沉的年代里,足迹遍历大江南北,当他被罢官之后,长期定居于景色秀丽的带湖和瓢泉。他以丰富的生活经历,诗人的敏感气质,对大自然的特殊感情,而创作了不少山水词。这类作品,有些是托物言志的创作,有些是寄情山水的吟咏,尽管其写作背景各有不同,但都是一幅幅各尽其妙的自然风景画,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观点。这些山水词是全部辛词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山水词本身的特点,这就使得他的山水词和其他词作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艺术风格,既有共同之点,又有不同之处。研究这类作品,也能够使我们较全面地认识他的艺术技巧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青年雕塑家熊祖超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创作出一批以"山水之魂"为主题的系列陶瓷雕塑。他将这些作品以组为单位,分别命名为《青绿山水系列》、《假山石系列》、《山水之骨系列》、《太湖石系列》等等。我们从这些命名中,不难读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度迷恋,他试图通过陶瓷的媒介和雕塑的手段,再造自然山水的风骨神韵,进而实现他夺天工之巧、塑山水之魂的雄心。  相似文献   

6.
青年雕塑家熊祖超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创作出一批以“山水之魂”为主题的系列陶瓷雕塑。他将这些作品以组为单位,分别命名为《青绿山水系列》、《假山石系列》、《山水之骨系列》、《太湖石系列》等等。我们从这些命名中,不难读出作者对自然山水的深度迷恋,他试图通过陶瓷的媒介和雕塑的手段,再造自然山水的风骨神韵,进而实现他夺天工之巧、塑山水之魂的雄心。  相似文献   

7.
自然山水在谢灵运出守永嘉后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所传世的山水诗作,大都是永初三年以后的作品,透过风华清靡的景物描绘,我们常常能感受到深蕴其中的孤独寂寞之意.谢灵运的孤独寂寞具有双重含义,一是现实中的知己不遇的寂寞情怀,一是面对广袤自然时的精神孤单.本文便是从这两方面入手来分析谢灵运后期的思想与心态.  相似文献   

8.
隐逸,是郁达夫最典型的人格特色,几乎囊括了现代隐逸的各种形式。他"隐于自然",认为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他"隐于酒色",几乎把"酒色"当成了他的精神家园。他"隐于书斋",读书、买书、藏书、著书成为他终其一生的爱好。他"隐于宗教",作品中时时流露出淡泊出世、放达超俗的佛道意识。他"隐于死亡",在"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中实现了生命的完满与超越。在郁达夫的"隐逸"中,"隐于自然"和"隐于酒色"是其最突出的表现。爱欲和自然构成了郁达夫小说中人物生命的两极。  相似文献   

9.
永州是柳宗元的流贬寓居之地,是其山水游记的表现对象,更是他众多文学佳作的创作地。柳宗元与永州地方的关系具有矛盾性,但他首先通过打造专属于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空间,尝试缓和尖锐对立的人地关系。其次,他以区别于过往审美自然的方式,以心灵对永州地方音景进行聆察,使山水书写在唐代呈现出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
孔孚先生怀着近于宗教般的爱心,徜徉在自然山水之间,浑然于宇宙大化之境,以一种独特的人格与艺术风范,为我们建构起天地自然与社会人文浑融合一的审美空间。他的山水诗,无疑独辟新诗之蹊径,把本来只属于辅次或背景范围的自然山水,上升为审美观照的主体,使新诗第一次呈现出古典艺术那空灵静穆的品格和美感。 诗人总有一种看取事物的基本方式和态度。作为以自然山水为观照主体的山水诗,自然更应该有一种与自然山水相交游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在处理山水风物题材时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其实是他那种抑郁愤悱的贬谪心态的自然流露.受南楚间的自然风物及文化传统的影响,使他心态中因负向贬谪而产生的沉郁愤悱感受得更加沉郁感伤,"闷即出游"的山水或田园生活体验成为他贬谪情绪得以渲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杜牧的诗歌既有体现其积极入世、关注民生的华伟篇章,也有体现他重情尚义、怜悯贫弱的作品,特别是那些为受冤受难的朋友放胆直言、代抱不平与对沦为宫女和歌妓的妇女表示真挚同情的作品更体现了他伟大的人格,而这些充满了人文精神的作品也为世代传唱。在公务之暇、失意之时,杜牧也寄情山水,融入自然,因此,其思想中也就有了佛道两家的品格。对生命的深度思考给这些诗作增添了形而上色彩。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是人与自然的产物,可赋予自然与人格化,可在自然山川中陶冶人的性情,可在自然山水中净化人的心灵山水画作品"苍岩千尺秀"是画家游太行山所感而作,全画以苍劲的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法,突显了太行山绝壁千尺挺拔秀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十年间,汪曾祺写下数十篇游记,充满着独特的山水情致。他徜徉在山水间总关注其人文内涵,常具有独特的幽默感。其游记具有诗的构思,常以诗句描绘山水景色,使游记充满诗意。他常以画意构图、将画境入文,使其游记常具有画趣。汪曾祺的游记自然、随意、清丽、淡雅,在当代游记创作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5.
叶梦得受故乡湖州山水的滋养,并深得中国传统山水文化浸润,陶铸成高雅脱俗的山水情怀。他经营山水园林,又广泛游历,山水赏悦始终是他的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以较多的词来记录这一生活内容,写山水景物和山水情趣,使他成为北宋苏轼以后到南宋张孝祥、辛弃疾、张炎等的山水词发展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词人。他以自己特有的审美情味和与之相应的文笔写山水而形成的清逸词风,成为他的全部词中最耀眼的特色,也是在全宋词中据一席之地的标志性风格。  相似文献   

16.
山水诗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 ,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它是这一“人的自觉”时期人对自然审美情感觉醒和对文学自然规律认识的反映。魏晋时期是山水诗的酝酿阶段。“巧构形似之言”的山水描写受到了玄学思潮的阻遏 ,但是由于玄言诗人需要以自然山水作为“悟道”的触发媒介 ,使得山水描写得以蓄积力量。山水诗的形成在晋末 (刘 )宋初。谢灵运是第一个以大量自然山水描写奠定了山水诗形成基础的诗人 ,但是他的诗作还没有脱出“用形象说玄论道”的范畴。使山水诗完善并趋向成熟的有影响的诗人是谢月兆 ,他在题材范围及情景关系方面有所创新 ,使山水诗得以正常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的嬗变过程 ,反映了自然审美的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间的密切联系 ,也反映了文学沿着独立化进程趋向自身完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诗人王润华将自然山水看作他生命不能分割的一部分,他以其浓浓的乡土情感描绘南洋的一草一木,以深沉的庄禅意识创造自然山水的古朴意境,显示其自然山水诗冲淡自然而又细腻的风格。在搏捉山水自然的美时,努力挖掘其中的暗示与象征,表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人生追求。他诗的语新意妙与其别致的拟人和奇巧的比喻相关。他较多地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而较少汲取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营养。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定义观,王维是个纯粹的自然中心主义者。王维淡泊生活、适意自然的人生追求,反映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存方式、生存状态和生存智慧,这使他在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体验中表现出一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理念与和乐内容:而这种生态观所生成的生态智慧,使王维最佳状态地进入到自然美的最优层次,深入到造化的核心,体感到自然山水的真谛神理,也使他成为最具“同享其他生命幸福的能力”的幸福的人。王维的审美体验达到了宗教体验或哲学体验的层次,其诗以物各自然的生态呈现,展示出极为深邃清远的优美意境,表现了无限自由的天地精神,无论从哲学还是审美的角度,都达到了澄明空灵的一派天道自然的生态形质,堪称中国文学中生态文学的范型。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起义南归之后,与山水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游览过许多湖山胜景,建造了自己的第宅园林,并创作了大量的与山水园林有关的词篇.他以多彩的笔墨描绘了自然山水和庭园风光,表现出崇尚自然、虚淡的审美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抒写了随遇而安、超然放旷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士人与自然山水之美相得益彰。魏晋士人在现实生活中无以寄托自己的深情,遂将之转化为“物情”,“通物情”为他们的深情找到了一个寄托园地——自然山水。士人们畅游自然山水,就有精神回乡的感觉,也使他们展示出飘逸的人格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