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晨春 《社区》2012,(24):55-55
Stella的父亲今年78岁,平时身康体健,前几天夜里突发腹痛。Stella很紧张,一大早就带着父亲去看病。  相似文献   

2.
打工的母亲     
母亲说她要去打工,我和父亲都很吃惊。她的腿受过伤,平时路走多了还要疼的,现在要去干那繁重的体力活,怎么吃的消!?但是无论我和父录怎么劝,都没有用,母亲决定了。  相似文献   

3.
爱的回馈     
《老友》2007,(10)
意识到父亲患病,是在我大学刚毕业那年。当时,我应聘到了一家企业做出纳,平时住在单位宿舍,只有到了周末才回家。平时很疼爱我的父亲一见我,总是喜不自禁地  相似文献   

4.
今天,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篇特别感人的文章,叫《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学着学着,我们都感动地流下了热泪。故事讲的是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在父亲为  相似文献   

5.
叶匡政 《21世纪》2010,(7):50-50
季承新书《我和父亲季羡林》出版,引来很多热议。这本书未出版前,我就看了书稿,出版方让我写一句评论印在封底。当时看到季承书中透露的一些细节,很是惊讶。没想到季羡林在儿子笔下,竟是“一个人生失败者,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这本书无疑颠覆了季羡林曾经完美的“大师”形象,比如季承写道:“记得父亲在摸了我的头之后,立刻去水缸里掏了一瓢水去冲手,使我感到很新奇。但他从来没有亲过我或拉过我的手。”  相似文献   

6.
胡晓 《社区》2010,(18):13-13
周五晚上9点,屋里的电话准时响起。这是小周每星期和父亲固定的通话时间,她通常会停掉手里一切事情,老老实实待在电话机旁边等待。父亲每次的问题都是老一套,无外乎工作和生活。然而对于小周来说,一肚子的心事说出口却变成了另外一套:  相似文献   

7.
章剑和 《社区》2013,(35):26-27
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  相似文献   

8.
越跳越惶惑     
当王琰提出辞职的想法时,家里人都吃了一惊。她性格文静.一向不怎么喜欢和外人打交道.认定了的感情也是从一而终.男友何文是大学同学.两人已经谈了五年恋爱。王琰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凭父亲的关系在市图书馆找了一份管理员的工作.既清闲又稳定.人际关系也很简单。平时她有空就看看书逛逛街.到休息日就去省城与何文相聚。  相似文献   

9.
我一想起父亲去世前后的情景,我的心就像被锥子刺一样地疼。平时父亲除了有老年高血压病外,没有其他的毛病,那天早晨父亲一起床,就喊头难受得厉害,从厕所出来就晕倒了。虽然父亲很快清醒过来,但不知父亲究竟患了什么病,母亲一时没了主意,正好我前去看望父母。我说:"不能忽视父亲的病,要上大医院把病诊断清楚。"我和母亲认为,家附近虽然也有个小医院,但是我们总觉得那的医生的  相似文献   

10.
温暖的欺骗     
母亲指着父亲的头说:“老头子,该去理发了,都成长毛贼了。”父亲边笑边捋了一下头发,说:“是啊是啊,今天就去理。”父亲每次理发,都会走好几条街,找到那家小小的理发店。父亲说,他很喜欢那家店,  相似文献   

11.
阅读父亲     
父亲是一本无字的书,父亲是一首无言的诗。要读懂父亲,必须用心灵去感悟……阅读父亲,让我领悟到海燕搏击风雨的澎湃激情。我喜欢吟诵高尔基的《海燕》,我从阅读父亲二十年的从军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他就是一只勇于在事业的征途上顽强拼博、积极进取的海燕。父亲是一名海军军官,他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追求卓越非凡。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他经常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我整整一个星期未见到父亲,我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妈妈告诉我:"你爸爸哪里也没有去,他晚上十二点回来,早上四、五点钟又去上班,这其间你正在熟睡,当然  相似文献   

12.
父亲曾是一位军人,自从当兵时穿上军装,到退伍很多年,几乎没脱掉过。无论是去单位上班,还是在街上散步,一身褪了色的绿军装,总伴随着父亲的身影。父亲年轻时主动参军去了部队,服役十多年回到家乡后,父亲就把在军旅生涯中曾穿过的这两身军装整理好,轮换着穿。很多年过后,上了年纪的父亲时尚的新装不去穿,仍把这两身旧军装穿在身上。  相似文献   

13.
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郁郁寡欢,白天他常常捧着母亲的相片发呆,晚上整宿整宿地失眠。看着父亲的白发越来越多,日渐憔悴,我的心里不是个滋味。现在正是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流水潺潺、桃红柳绿,报上说老人春天去踏青,置身于青山绿野之中去感受春的气息,可以放松心情,消除苦闷。既然如此,怎能让父亲宅在家里辜负大好春光?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带上父亲一起去郊外踏青。郊外的小路两侧绿树成行,  相似文献   

14.
李勤古 《老友》2009,(3):48-48
编辑同志:我的父亲原来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三年前就退休了。我父亲一向脾气暴躁,有一次,为了一点小事,他与邻居争吵起来,越吵越大,平时一些不太愉快的往事也被抖落出来,越吵越凶,气不打一处来。最后,动手把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7,(10)
想当小提琴家我迷上了小提琴,向父母提出想学小提琴。父亲断然否决。我很生气,没吃晚饭就上了床。母亲一向对我宠爱有加,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买了一把小提琴给我,送我去学琴。父亲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迟早会得到教训。"我倔强地看着父亲,一言不发,心里说:我一定要学有所成,向父亲证明他是错的。整整七年,我风雨无阻地去  相似文献   

16.
木兰:父亲,我刚刚收到了朝廷发出的征兵文书上有你的名字,我看你还是别去了!父亲:这是国家大事,我怎能袖手旁观?我一定要去!木兰:父亲,我想好了这次就让我去吧,你的身体还很虚弱。  相似文献   

17.
他去美国念电影学院时已经26岁了,这件事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告诉他:纽约百老汇每年有几万人去争几个角色,电影这条路走不通。他义无反顾地去了,这个曾经羞涩腼腆的人漂洋过海去了美国。那么结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19.
纸上阳光     
陈树 《今日南国》2009,(6):57-57
儿子从小喜欢看父亲写信,父亲告诉他写信是最好的慰问方式。长大后,儿子去外地上大学,父亲让儿子每月给家里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20.
金涛 《可乐》2007,(12)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