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残疾文化胜任力是残疾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为残疾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野。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嬗变过程经历了研究视角的转型、概念内涵的探明、实践目标的定型三个发展阶段。研究视角的转型包括从“同质化”向“文化多元化”的转型,以及从“文化胜任力”向“残疾文化胜任力”的转型。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内涵包括意识胜任力、态度胜任力、知识胜任力和技能胜任力。残疾文化胜任力的实践目标包括观念性目标、机制性目标与能力性目标。残疾文化胜任力对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价值,并在残疾人工作研究、残疾人工作实务和残疾人工作策略方面具有视角创新、工具创新与思路创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精神残疾社会工作是为精神残疾人提供社会工作。与残疾人服务不同,精神残疾社会工作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用社会方法帮助残疾人,使其弥补自身的缺憾,克服生活上的障碍,提高生活质量。由于我国精神残疾社会工作发展时间短、缺少有效的方法,所以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下文主要从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现状和个案管理在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残疾统计是认识和掌握残疾人状况的基本方式和手段,也是促进残疾预防、康复和精准服务,推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脱贫攻坚、提升机会均等的实证基石,对社会、经济和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统计和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对我国残疾统计数据和残疾基本信息进行介绍,论述了我国在国际残疾统计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我国残疾统计事业未来应从完善制度、建设思路、优化统计方法细节、突出统计内容重点等方面加强建设,以迎接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城乡残疾人的就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厘清城乡残疾人就业率系统差异是重要前提。基于第五轮"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显示已婚、自评健康良好、未参与最低生活保障、具备党员身份的男性残疾人比其他残疾人群体就业状况更好。但农村残疾人潜在工作经验就业回报的效应强于对城镇残疾人的作用;城镇残疾人群的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农村残疾人群上述变量的性别差异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制定差异化的城乡人力资本政策,加强对城乡残疾居民就业的政治引导和社会支持,健全城乡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保障,完善城乡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浅谈残疾人保障金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2009,(17)
一、残疾人保障金制度的建立及意义 残疾人是一个文明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国残疾人的数量已经达到8296万人,残疾人口的数量占全国人口的6.34%. 1990年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其中第三十三条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6.
数字     
6000万 中国残联公布的一项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有6000多万残疾人,大约每5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有残疾人,其中听力语言残疾(聋哑)人数最多,占34.2%。30万 据英国《卫报》日前报道,美国目前每年有30万人死于由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探索对残疾人的定义和改善其境况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残疾观和残疾文化.其中,个人模式与社会模式的影响颇为深远,并以英国为主要阵地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论战.个人模式从生物学视角出发,提倡通过现代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使残疾人摆脱自身条件的束缚,达到更好地融入社会的目的;社会模式则基于政治学视角,从残疾的社会因素出发,致力于排除以往社会对残疾人的成见,进而消除残疾人在社会中的各种障碍.以上两种模式在促进残疾人个人发展和社会正义中前后相承,各司其职,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研究范式看,每种研究取向都可为残疾的定义、境况改善和政策优化提供知识增量和多元化的学科视角.残疾人工作和研究中的"模式之争"反映出残疾人工作两种重要的思考逻辑.鉴于此,我国社会各界须同时关注残疾人的个体性和公共性问题,充分调动残疾人自身潜力,发挥社会正义的积极作用,构建具有实践意义的残疾人社会政策框架.如此,才能"回到事情本身",从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视角进行理性对话,为残疾人政策实践提供有价值且可操作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了解阻碍残疾人申领残疾人证的因素对促进残疾人社会服务的可及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小型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26名普通民众进行访谈,了解普通民众对残疾及残疾人证的看法,间接确认残疾人办证率低的社会成因。基于民众观点,本研究认为:(1)年龄和残疾因素通过影响残疾人健康状况进而影响了残疾人证的办证率,形成“封闭一开放”和“被动一自觉”的申领模式。(2)排斥性的社交环境和标签化的社会舆论常常导致残疾人的负面心理,导致残疾人在自我层面和家庭、社区与社会层面遭遇不同形式的歧视,进而降低残疾人证的办证率。(3)不同家庭背景的残疾人,所感知的残疾人证的社会价值不同。(4)地理因素上,显性的不利条件如交通阻隔或隐性的不利条件如信息不对称,对残疾人证办证率低有较大的解释力。实践中须把握残疾人对残疾人证的需求层次,消除与残疾人证有关的社会歧视,以提高残疾人证办证率,进而促进残疾人享受残疾人福利和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残疾人竞技体育和正常人竞技体育一样,都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员,体现了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充分展示了人们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毅力和能力,同时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武器。由于残疾人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竞技体育和正常人竞技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根据残疾类别的不同,又由于残疾程度的不同,分为许多的级别。分为盲人、肢残人、脑瘫、脊髓损伤、智力残疾、聋哑等,有的级别和项目要借用辅助器材如轮椅和假肢。不得不说,残疾人竞技体育一方面体现了残疾人自强不息、自尊自爱、与命运抗争的精神风貌,而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地表现了对残疾人人权的不尊重。这是一个矛盾体,我们不得不来思考它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0.
智力残疾人不同于其他残疾群体,其在脑部发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进行特殊的教育才能够保障这一群体的受教育权利。虽然我国在智力残疾人保障方面已经出台了相关条例,在《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已经制定出了明确的智力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法律条例保障,同时在各个地区也建立了符合智力残疾人要求的特教保障教育机构,其中包括培智学校特教班,普通学校特教班,以及其他形式的特教机构,但是在智力残疾人教育管理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教育管理不统一、法律保障政策不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地方残疾人专门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场所,探索残疾人特殊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规律、标准和规范,是开发和提升残疾人特殊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一、残疾人职业技能被低估的缘由 长期以来,残疾人参加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都是依照健全人的标准来执行的.例如,计算机操作技能,是信息社会的一项基本的职业技能,但按照健全人的技能标准,残疾人很难通过鉴定,对视力残疾人来说,更是无法达到鉴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会议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施行以来,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隋况和新问题,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修订。修订草案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完善或增加了有关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的规定:保障残疾人依法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建立和完善残疾^康复服务体系,鼓励和扶持兴办康复机构;合理设置残疾人教育机构,对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教育给予资助;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冬残奥会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影响开展评估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2017年中国残联资助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评估,基于2022年冬残奥会的历史定位和特征构建了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即治理性指标(制度环境建设、综合治理成果)、普适性指标(社会残疾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领域性指标(残疾人冰雪运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采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研究.研究发现,5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制度创新迎来新机遇,残疾人事业发展治理成效显著,社会残疾观念更加积极,北京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残疾人冰雪运动迎来发展契机,冬残奥助力京津冀残疾人事业协同发展等,进而提出了4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天山区依托“咱爹咱妈”老年公寓率先在乌鲁木齐市开展孤寡残疾人、无依无靠失能重度残疾人托养工作,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孤寡残疾老人和失去生活能力的重度残疾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湖北省红安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残疾人家庭为研究对象,依据残疾发生对象将残疾人家庭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残疾父母健康子女家庭,第二类是健康父母残疾子女以及残疾父母残疾子女家庭。从人口负担和家庭经济两方面分析农村残疾人家庭各阶段返贫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形成、扩展、收缩和解体四个阶段中,第一类家庭在扩展阶段和解体阶段返贫风险较高,在形成阶段和收缩阶段返贫风险较低。对这类家庭,在评估解体阶段返贫风险的时候不应忽略子女的赡养义务。第二类家庭虽然难以用现有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方式进行定量分析,但从家庭生命周期角度可判断返贫风险趋势:如果残疾子女不具备劳动能力,从该子女出现残疾家庭状况就可能日益恶化,且难以摆脱困境;如果残疾子女具备一定劳动能力,需要警惕返贫发生。第二类家庭中,有多个子女的家庭比仅有一个子女残疾的家庭返贫、致贫的风险大幅降低。应防止残疾父母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16.
民政福利企业要面向市场,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又要保护残疾人利益,这就要全盘考虑,兼顾进行。l、结合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的特点进行改革。在改革中要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享有劳动就业的权利,不因企业内部改革而使他们受到歧视和排挤,相反要通过改革更加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采取的做法:一是对劳动能力强的残疾职工,实行同健全人一.样的记件工资;二是对技能较差而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行建立生活保障基数和根据劳动态度、质量给奖相结合的办法;三是对基本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7.
残疾污名是针对残疾人负面的刻板印象而引发的偏见和歧视,其消极影响渗透残疾人个人生活和社会参与的诸多方面。现有研究对其成因的解释越来越注重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公众污名和自我感知污名是污名测量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方法以外显态度测量和内隐社会认知方法为主。当下残疾污名干预的研究主要围绕增加群际接触来改变公众对残疾群体的偏见,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改变个体自我认知,通过融合教育塑造包容、共享的社会文化三个方面来进行。未来研究可以围绕污名影响的保护机制、残疾人内化污名的差异、残疾污名测量的优化、污名干预效果的评估及干预方式的改进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约占总人口比例的6.34%,涉及2.6亿家庭人口.更现实的是,残疾人数量仍在持续上升.据卫生部的资料显示,因出生缺陷造成的残疾儿童每年将近80万,按照人口学的预测,全国每年新生残疾人大概有2007万人.因此,我们国家的残疾人口发生率在未来的10到15年,依然处于高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2007,(2):27-30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区县超龄残疾人员的调研后提出,残疾人实施社会保障应以维护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为出发点,并应遵循(1)经济原则:促进残疾人利益应有益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是有害或阻碍经济的发展;(2)社会原则:社会各个阶层、部门和每个公民对促进残疾人的利益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公平、平等、最大限度地解决和协调残疾人与健全人在社会生活及经济生活中的差距;(3)特别扶持原则:国家在保护残疾人平等权的同时,应通过优惠政策和保护措施,给残疾人以特别扶持,以弥补残疾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残疾可以构成生命哲学的资源。如果一个残疾人读不懂残疾,那么他就浪费了这种资源,那才真的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