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沅的《说文释例》是《说文》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其产生误解,认为江氏的《说文释例》问世于王筠的《说文释例》之后,其实江氏之作先于王筠的《说文释例》20余年。由于江沅的《说文释例》与王筠的《说文释例》书名相同,人们多把这两种书看作同是阐释《说文》体例的著作,这就混淆了“类例”与“体例”的界限。江沅的《说文释例》是以类例材料阐明《说文》一书的“本字本义”和“音义关系”的著作,而王筠的《说文释例》则是阐释《说文》体例的著作,二者的性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刘向校书与古文献流传为背景,重新讨论了西汉“中古文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秦府图书的存佚、《别录》的性质等问题。认为西汉秘府所藏“中古文”《尚书》在书写形式、抄写时间、庋藏地点、考校今文的时间四个方面与“孔壁古文”《尚书》不同,它们不是同一版本。“中古文”应是秦府图籍的遗存,未栽入《汉书·艺文志》的原因则是《七略》实际上是刘向刘歆父子所整理图书的目录,而非西汉中秘及外府的藏书目录。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的“文-图”观开始形成,并逐渐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上演变为一种突出的时代倾向.刘勰的《文心雕龙》从诗画的起源、发生和特征等方面,对文学与图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象在文先”、“形神兼备”和“写气图貌”等重要的观点和命题,不仅代表了当时“文-图”观的基本主张和认识高度,也为后世的文论、画论所继承,奠定了“诗画一律”这一中国传统“文-图”关系理论的基调.  相似文献   

4.
《集韵》在《广韵》的基础上修订,收字囊括《说文》所有字,所引《说文》数次也史无前例。《集韵》所引说文与徐铉《说文》注本注音有很大一致性,《集韵》所据《说文》底本当为徐铉《说文》注本。  相似文献   

5.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甘薯疏》是目前研究块茎作物甘薯种植的重要史料.《甘薯疏》从甘薯品种的引进推广 、田间管理 、选种储存 、加工食用等进行了全面论述.通过对甘薯的传统种植与加工方式的分析论述,并与现代的生产 、加工方式进行对接,探讨传统农学知识中蕴含的技术方法对当下块茎作物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借鉴价值,从中寻找为当下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大规模种植 、"全粉化"加工有借鉴的传统农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引《说文》研究”即借助文献典籍中的引《说文》材料来研究《说文》文本、《说文》版本和《说文》学史的研究工作。文章从“引《说文》研究”的概念、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价值与方法、继承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认为综合、全面的“引《说文》研究”是《说文》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学界应予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依照《易传》所描述的的宇宙生成图式,《文心雕龙.原道》篇从“道”与“文”的衍化生成关系上阐述了文学本原论的观点。原始的道——自然的文——广义的文——狭义的文,这是“原道”论为文章溯求本原所作的逻辑推论。考察《原道》篇“道”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原论意义,可以理清道——经——文三者的关系,进而认清《原道》篇在“文之枢纽”中居于“宗经”主张的理论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8.
严可均所缉《全北齐文》十卷,是研究北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对《全北齐文》的一些篇目进行了考证。或为作品作年之辨证,或为相关史实之证误,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周易》中"文"的内涵相当丰富,大体可分为"秀外"之文与"慧中"之文。前者即"文"的浅层意义,后者则通过"坤卦"予以体现,是具有含蓄之美的内在文采。《周易》中的"文"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论语》则在《周易》的基础上,将"文"对象化,自此"文"作为核心概念开始裂变。  相似文献   

10.
“国朝文派”语出元好问所编金诗总集《中州集》,当下学者一般将它理解为诗歌流派,而实际上它应是与诗歌相对的文章流派。国朝文派又名中州文派、唐宋文派。“国朝”主要体现其国家属性,“中州”主要体现其地域特征,“唐宋”主要体现其正统意识。  相似文献   

11.
从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的叙述不仅可以看到《诗》与《春秋》在时间上的前后承接,更重要地还可以看到它们在政治上所发挥的功能具有相似性.《春秋》取代《诗》而出现,意味着史已经从诗中分离独立出来.由《诗》到《春秋》的这种变化,意味着先秦史学的一种发展,而也正是因为先秦史学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史书所具有的鉴戒特点,孔子方能干《诗》亡之后以《春秋》担当王道教化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孟子对《春秋》事、文、义三个方面的叙述,可以发现先秦时期中国传统史学就已经奠定了大致的基础.而细究史所蕴含的这三个方面,因“事”而著“文”,由“文”而见“义”,传统史学似乎有以“义”为终归的倾向;然而“义”信必有待于“事”真,而“事”之不存,则“义”将焉附?“义”只有立于坚实的“事”的基础上,才能避免无限制的主观发挥与牵强附会.而《春秋》具体特殊的“事”与抽象普遍的“义”最终统一于“文”的载体,事、文、义之间各自存在着一种张力,三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汉语修辞范畴“互文”概念来探讨《儒林外史》的内指涉现象。使用“戏拟”来描述《儒林外史》与中国传统文本的文际关系。指出《儒林外史》通过互文性和戏拟化处理,构成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仔细研读《说文古本考》,归纳总结沈涛对《说文》异文字际关系的探讨,对《说文》异文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今后的《说文》校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声训是《说文》的一种重要释义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说文》声训的解释形式。文中将《说文》声训分为“以音同音近字为训例”、“形声字与声符字相互为训例”、“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某声例”等九种形式并分别加以剖析。这对《说文》释文体例和早期声训的深入研究都是颇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物一无文”与《艺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中的“物一无文”,说明“文”是由相对、相依的两种基本因素构成的,它们既互相对立统一,又互相对立强化。“物一无文”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刘熙载对文学艺术问题的认识,他从艺术内部诸因素的矛盾关系中,揭示艺术美的构成和创造规律,提出一系列具有普遍性哲理意义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辩证的审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宋本《玉篇》明确标注出的引《说文》(大徐本)的内容,包括释义、析形、书证、注音、字形和重文。其引文与《说文》相应条目的不同,表现为十二个方面。修订者参考了不同于大徐本的说文本子,或者引用时改动了原文,以及宋本《玉篇》和大徐本在流传中产生的讹误,都可能导致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17.
韩愈《鳄鱼文》文体的认定历来有多种说法。有的将它看作是游戏文字,有的看作是祭文,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篇用来驱除鳄鱼的檄文。其在修辞手法上,与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中所收的檄文,如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非常相似。而其直接灵感来源,很有可能是南朝竺道爽的《檄太山文》。该文收于《弘明集》,与《鳄鱼文》一样,其所讨伐的对象与一般檄文不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敌方,而是自然界的神灵。韩愈虽然排佛,其实佛教对其文学创作影响很大,已有论者指出,《弘明集》是他所喜爱的一本案头佛教读物。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的《文始》是汉语语源研究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贡献。然而,由于《文始》组织结构的 层级分类性与所收字头信息的复杂交错性,长期以来难于对这部著作进行全面整理,由此造成对其成就意义的莫衷一是。借 助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构建“《文始》《说文》全文数据库”,不仅能够实现梳理分析的穷尽性与查询统计的便利性, 而且还能以全面准确的量化数据还原章氏字源学理论本有的实际价值,并可为基于数据库方法的典籍文献研究提供建模设计 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茅坤选编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曾在朝鲜、日本广为流行,朝鲜文人以之为必读的经典,熟悉者甚至可以集八大家语句为文.朝鲜正祖李祘非常重视《文钞》,《八子百选》即是他对《文钞》的再选.在编选过程中,朝鲜君臣关于篇目取舍的讨论体现了对八大家古文较深入的研究和对传统经典篇目的了解.《八子百选》选文总数仅为《唐宋文醇》的五分之一,但有三分之一篇目不同于《唐宋文醇》.李祘强调自己的选文“醇之又醇”,表现了对《唐宋文醇》的纠正,这是由朝鲜传统的“小中华”意识生发出的轻视满清文化、推崇明文化的情结.这一理念客观上推动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传布,巩固并加强了东亚共同书面语言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论秦代颂体     
秦代颂体文学成就体现在李斯七篇刻石文上。总体而言,其文体制上承西周《诗经》雅颂及先秦《石鼓文》,内容上皆颂扬先祖、帝王功业,“以其成功告于神明”,文辞典雅,但又有所变化和创新,尤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颂体作品雍容华贵的风格,而贯之以求实重实的法家辞气——语言通俗简洁,风格浑朴古质而清峻峭悍、强健有力,从而自成一家,这在颂体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同时刻石文所体现的专制主义统治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