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内容十分丰富。在文化属性上,它体现了鲜明的稻作文化或说“那”文化特征,反映了壮族宗教信仰的内涵,展示了壮族的认识水平和民族心理。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摘要]怒族神歌是怒族于古苏(巫师)在主持祭祀活动时所唱的祭词,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节日祭词、神灵祭词和鬼魂祭词等。怒族神歌是伴随怒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逐步形成的,是怒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了怒族先民原始、质朴但又丰富多元的生态伦理观。“自然是有生命的个体”是怒族先民生态观的思想基石,神歌运用神话思维模式表达了怒族先民崇拜自然、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生态画卷,反映了怒族先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发源于武鸣马头镇敬三村雅家屯的壮族“四月四”祈丰节,具有祭神求雨盼丰收、对唱山歌交友择偶、作为丰收与礼物象征的壮族稻作文化展示等文化特征。该传统节日于2014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发生了较大变迁,即节日内容从生活性向舞台化和娱乐化的转变;节日名称和相关习俗被附加上“骆越”标签;传承空间从雅家屯转移到马头镇;地方政府把非遗当成资源,重宣传轻传承,商业化味道凸显。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一传统节日,应从贴近生活、去标签化、节日“官”“民”合办等方面努力,回归节日传统,进行活态传承,最后实现地方经济利益与非遗传承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的“祭”(MATURI)为祭日、节日或喜庆的仪式之意。传统的祭是击退病魔和天灾人祸,祈祷平安及五谷丰登的神事,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庙会。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祭的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化。本文以日本关西三大城市京都、大阪、神户的代表性“祭”为主,分析和探讨了现代日本城市中形式多样的“祭”的意义。可以说,祭是现代日本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祭在被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被“再创新”,形成一种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5.
干栏房是壮族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房屋;龙山是壮族供奉神灵的神圣之地.在云南省马关县,干栏房和龙山皆因壮族历史人物侬智高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其中,干栏房“楼上住人,楼下圈畜”的居住形式被当地人解释为纪念侬智高上吊去世时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形象;当地壮族侬人每年六月前往龙山祭祀侬智高,六月节因之成为当地最重要的节日.分别作为居住空间和祭祀空间的干栏房与龙山,是当地壮族对侬智高事件集体记忆的载体,更是人们对侬智高的一种纪念实践.马关县壮族通过干栏房和龙山两种壮族文化要素来传承人们对侬智高的历史记忆,从而加强了壮族的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6.
“异化”策略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提倡“存异”而非“求同”,在译文中体现源语文化特色,从而丰富译语表达.壮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形成了意象丰富的壮族文化负载词,体现了鲜明的壮族文化的本土性、宗教性和民俗性.采用“异化”策略对壮族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有助于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丰富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7.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脱迹于古希腊的酒神祭活动及由此形成的西方民间的笑文化传统。巴赫金认为狂欢节有四个特点:全民性、乌托邦理想与现实的暂时相融性、是笑文化的节日、是对“死亡”获得深切感受的节日。相应地,他的“狂欢化”理论也具有这些特点。他的“死亡”艺术观分析了文学作品中英雄(神)之死、平凡的悲剧性人物之死和怪诞人物之死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先民通过给万物命名建立了“语言”与“存在”之间权威性的对应关系.《礼记》的祭礼命名系统讲究“用词细致有别”,祀天曰“郊”,祀地曰“社”,周代庙祭春曰“神”、秋曰“尝”,驱强鬼之祭曰“禓”,岁终合众神而祭之曰“蜡”,在军队驻扎地祭祀曰“杩”,祭有牲血之属曰“祭”、无牲血之属曰“荐”,于庙门旁祭祀曰“祊”等.祭祀文化弥漫于社会生活之一切领域,统治者通过各种祭礼建立与各种神灵、天地山川“隐秘的、神意的关联”,获得对土地、人民的“合法支配权”.尽管语言处在永无止境的变化中,但“最初的命名人”已将文化基因注入了“原始词语”,祭礼命名承载着古老而生命绵长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壮族文化生态有一个从依生美向竞生美过渡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壮族的神话传说和铜鼓艺术.壮族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神话传说,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竞生的愿望,但它们只是一种幻想,在现实中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生,体现的只能是一种悲壮之美.壮族的铜鼓,开始体现的是依生与竞生并存,神性与人性交织,形成了高大厚重而繁缛瑰丽之美.到后来铜鼓的神性因素逐渐消褪,人性因素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精巧平实的审美特征,体现了壮族文化生态从依生美向竞生美的过渡.  相似文献   

10.
[摘要]壮族地理处于一个视野宏阔的区位优势中,汉文化、现代文化和壮族周边多样化文化生态与壮族地域特色文化相互交织;壮族自然资源富饶、生态环境优越;壮族先民们的首创精神涵化在稻作文明、石铲生产性文化以及干栏建筑等壮族特色文化中。根据壮族天人互动互适文化模式,找准壮族文化发展方位,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众认同,对于调适壮族文化,引领壮族文化良性转型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节日是一种文化样式。中西传统节日在命名方式、词族生态和“文本”结构上各有特点。通过这种语言“深描”,能够比较、分析出中西节日文化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牛一直是人类的得力助手和朋友。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至今还保留着对牛的特别的崇敬,并由此生出不少关于牛的故事传说和与此相关的富有情趣的习俗来。 西南少数民族中的“敬牛”习俗,最有意思的要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一年一度的“牛王节”了。那里每到旧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也就是秋收刚完的时候,家家户户杀鸡、打粑粑(一种用糯米打制的类似年糕的粘食),连嫁出去的闺女也要请回来过节,真是满热闹的。既然是“牛王节”,敬牛自然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按惯例,这天清早要给牛吃一块糯米粑粑,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程,壮族土司社会的社会结构、地方经济、文化意识、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在壮汉民族交往的历史背景下不断地演进和转型.其过程体现了制度文化存在的普世性意义,具体表现为在文化嬗变中彰显国家、地方、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制衡;民族文化在社会变迁中融而不合,呈现出生态审美的壮族文化特质;文化边界变动下土司社会各群体固有自己的内在秩序.当我们把壮族土司制度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来看时,就会对改土归流后土司势力长期延续的历史有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壮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我国古代史籍如《淮南子》、《史记》、《汉书》中均有“百越部落”的记载,今天的壮族可能是“百越部落”的众多分支中的一个。而后来的“西瓯越”和“骆越”,则可以肯定地说是壮族的较接近的祖先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壮族人民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著名的花山崖壁画就是这种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同样,古代壮族人民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璀灿瑰丽的神话传说。而且,如果我们注意到壮族  相似文献   

15.
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礼俗,在官方和民间以社祭的主体形式流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社"至今被人们用来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且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与文化意义.耙梳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人对古代社文化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代社文化研究成果,能为社的文化历史起源、民族融合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及现代社节的节日传承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壮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存在于壮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自然崇拜、民间信仰、神话中,体现了壮族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这种生态意识对解决21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无疑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壮族是一个喜欢唱歌且善于唱歌的民族,历史上许多地区,都有传统的对歌的盛大节日──“歌圩”。然而改革开放后,歌圩却日渐衰落。主要原因是歌圩择偶功利性的减弱,动摇了歌圩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环境的变迁缩小了歌圩的地盘;民众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歌圩衰落的社会心理因素;壮文的滞后阻碍了壮族歌圩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壮族的女神信仰文化以生育为轴心,民族特色鲜明。其从壮人独特的生育观而来,又以神话传说、节日庆典、祭祀、风俗等表达壮人别具一格的生育信仰,并以此根埋于壮族民间,延续至今,成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壮族文化和壮族族源都是当前壮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写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见解,活跃和繁荣了壮学研究。但如何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仍感做得不够.事实上,壮族文化和壮族族源的研究二者密不可分.壮族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它既有同一性,也有地域差异性.壮族这种多层次、多结构的文化构成,与古代岭南地区西瓯、骆越两个不同支系的氏族部落群体发展关系十分密切.这两个氏族部落群体在融合成为壮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壮族的历史源远流长 ,文化特色浓厚。壮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 ,与汉文化接触 ,并从汉文化中吸收了大量的文化因子充实自己。在汉文化的强大影响之下 ,壮族民众的文化观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 ,但由于民族“底层文化”的影响 ,使他们的文化心理取向与内在的民族文化发生了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