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静安年鉴》编辑部陈彩琴《年鉴人才建设专业化道路和年鉴信息化的发展》一文,分析与研究了年鉴人才建设的专业化道路,年鉴信息化的发展以及网络出版年鉴的未来发展方向等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信息化发展步骤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以下简称年鉴)信息化建设道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实现计算机排版,作为专业年鉴,其编纂方式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在1994年以前,编辑方式一直是传统式的,编辑人员对来稿进行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年鉴单位加入了信息化建设的阵营,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更是加大了各年鉴单位对网络建设的要求。年鉴进行网络产品的采购,需要网络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和中小企业共同的努力。多数供应商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世纪里,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必然受到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年鉴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我院校园网的开通为学校年鉴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提供了便利条件,从而使年鉴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年鉴由传统编辑模式逐步向电子化、网络化转型,转型后的年鉴工作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程序在以下四个方面有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资料库,怎样更好地将年鉴信息与社会共享,是年鉴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经济建设中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样,信息化也是我国出版产业加快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是推动出版产业升级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年鉴信息化过程是各种年鉴发展的必经之路。 《福建年鉴》创刊于1985年,已有19年  相似文献   

6.
网络年鉴正以较快的速度在网上发展。笔者为了了解网络年鉴概况,曾用 Yahoo 搜索引擎用 Yearbook、annual、almanac 三个词以逻辑或(OR)的方式检索因特网上的网站,共检索到4304条网站信息。其中1/3不是年鉴的网站,也就是说在因特网上 Yahoo 所搜集的年鉴网站至少有2000个。本文对网络年鉴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四川交通年鉴》常务主编黄丽《年鉴理论研究的原则与方法》一文指出,年鉴理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通过《年鉴信息与研究》这个学术平台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着重就年鉴理论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年鉴广告谈     
年鉴广告的目的与特点年鉴,作为广告的媒介和载体,固然必须承认是一种商业行为,然而由于年鉴这种出版物的特殊性质,更应讲究其文化的功能和存史的作用,并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由于年鉴的出版周期较长,其内容又是史料性的,因而年鉴经营广告应有自己特定的目  相似文献   

9.
年鉴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样,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年鉴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是一个极待解决的课题。笔者从对年鉴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编辑出版年鉴,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事业,对于学习借鉴历史、规划建设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就提高对企业年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和水平、企业年鉴作为一种信息资源来生产、加强编撰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企业年鉴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年鉴事业机遇与挑战、发展和危机并存。年鉴事业的改革创新与持续发展,是我们年鉴界的当务之急。结合《南通年鉴》编纂实践,笔者认为,年鉴应在意识、篇目、内容、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年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宝山年鉴》副主编胡新力《地方综合年鉴读者定位和市场定位思考》一文,根据其多年从事年鉴编纂工作的实践,对地方综合年鉴的出版动机、读者对象、市场判断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安徽年鉴社杨永成《互联网上的中外年鉴》一文,根据作者对互联网上英、汉两类语言年鉴的了解,按其类别较为详细地描述与分析其表现与特征,以期对国内网络年鉴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年鉴信息与研究》2010年继续出版,现将有关征稿事项通知如下:本刊创办15年来,始终坚持指导性、学术性相结合,信息与研究并重的原则,报道国内外年鉴发展动态,传播年鉴行业信息,研究年鉴编纂理论,介绍年鉴工作经验,宣传优秀年鉴、优秀年鉴人物和优秀年鉴作品,不断充实内容,增强实用性和可读性,为年鉴界和社会各界搭建了信息沟通、感情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了出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必将丰富地方综合年鉴的表现内容。年鉴如何记载当地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和状况,如何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料信息,成为年鉴工作者当今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以自己对建设政治文明的粗浅理解,谈谈对年鉴记述政治文明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年鉴网于2002年2月1日全面开通,该网站网址为:www.china-almanac.org.cn。中国年鉴网是中国年鉴行业的基本信忠平台和门户网站,负责发布年鉴研究会所主办的所有活动、会议信息,以及与年鉴相关的信息。 中国年鉴网主页共分为7个栏目,其中“行业概况”概括了中国年鉴事业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行业年鉴反映上一年某行业的发展和成就,对行业的生产、研究起着重要作用。行业年鉴是年鉴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我国各地年鉴中行业年鉴占的比重较大,是年鉴家族中的一支生力军。行业年鉴要想持续发展,其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根本。编委会及编委是掌握年鉴大方向的,他们对年鉴关心和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年鉴的生存和发展;年鉴的经营人员负责年鉴的发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书籍也正以制作快、传播广、资源省的优势发展着,冲击着传统的纸质书籍的编辑、出版和流通的渠道和市场。年鉴的编辑、出版和流通也面临着这一变革。近年来,上海的年鉴编写部门纷纷把触角伸向电子书籍的领域。从上海综合年鉴的编辑情况看,《上海年鉴》编辑部在编辑出版纸质版年鉴的同时率先出版《上海年鉴》电子版。《静安年鉴》、《长宁年鉴》、《黄浦年鉴》、《宝山年鉴》等编辑部相继编辑出版了电子版。从2004年起,卢湾区地方志办公室在编辑《卢湾年鉴》纸质版的同时,编辑出版了电子版年鉴。我们在吸取《上…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研究室叶少刚、王东晖《试论电视年鉴》一文,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的编纂实践,从电视年鉴的界定和内涵、电视年鉴的属性及特点、电视年鉴的栏目及内容、电视年鉴的编纂及要求等方面,分析与探讨了电视年鉴的特点与规律、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精神和物质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自然,追求高标准、高质量也是年鉴编纂工作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国年鉴界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年鉴质量观、年鉴质量管理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总结了许多精辟的理论,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经验,这对我国的年鉴,尤其是对许多尚处于初创阶段、且编辑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年鉴质量的持续改进,是极具指导意义的。总体上说,我国年鉴界已基本确立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并积极总结、引进和创立相关的理论,推动年鉴质量标准体系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指导和规范年鉴编纂的实际工作,从而促进了年鉴编纂出版整体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