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协同进化发展理论是在结合环境"选择说"与管理"适应说"并整合不同视角的学术观点的基础上产生的。企业协同进化发展具有多层次、多因果、非线性、正反馈以及路径依赖等特征。企业通过与其生存环境包括企业内、行业、产业等建立协同关系,与环境变迁同等进化,进而发展企业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促进生产力发展既尊重其规律 ,也要有一个好的环境。理解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性要求 ,要把握四点 :先进的生产力发展需要取得先进的生产关系支持 ,更需要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快速发展变化的及时反应机制 ;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有良好的生产要素基础 ,而首先是要有一个不断进取、素质良好的劳动者团队 ,更要有一个善于组织生产要素并使其效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领导群体 ;中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在世界生产力体系中得到确认与提升 ;立足于国情实际 ,加速我国先进生产力成长的同时实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文化生产力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生产力是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发展的逻辑必然,深入研究文化生产力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阳朔模式"、"黄姚模式"、"恭城模式"、"旧州模式"是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基于层次分析法对这四种模式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可知,"阳朔模式"相对其他三种模式具有巨大优势,"黄姚模式"虽然与"阳朔模式"存在较大差距,但其立足于广西、辐射珠三角的发展态势,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可观效应。"恭城模式"辐射范围有限,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来源途径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而"旧州模式"与前三种模式相比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需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优势,积极开拓全国旅游商品市场。  相似文献   

5.
乔纳森·休斯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比较深刻地思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核心的话题——诸如生产力、技术、历史唯物主义等.休斯将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部分的思想,或许更接近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而论说的技术与生产力的技术生产力思想、技术生产力与生态问题的生态危机解救的思想及鲜明彰显科学技术"双重效应"的思想,是休斯在批驳格伦德曼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展开其历史唯物主义视阈的再审视.休斯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进一步把握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以及剖析科学技术发展与生态危机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启思与参照反省.  相似文献   

6.
当代生态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生产力是一种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力形态,当代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当代性"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其"当代性"表现在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以高新科技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其"生态化"表现在当代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符合生态化的标准,并且能够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鸿儒 《学术论坛》2022,(6):114-126
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支撑,环境规制是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分析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从工业增长、创新驱动、能效提高、污染排放、污染治理、环境建设等方面构建综合性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省级层面的工业绿色发展进行了测度,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本地工业绿色发展;另一方面,环境规制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阻碍了相邻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政府应通过增强政策的针对性、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完善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等措施,强化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力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惟一标准具有片面性.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曾经表现出牺牲社会公平、牺牲环境等异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层理论基础是信息与序相互转化的原理,即人与自然资源相互作用形成生产序,生产序再反作用于人和自然;关于它的认识、实践则随历史进程而展开.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模式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发展做出的实践选择,它的生产力本质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尺度都是人的发展。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又存在着许多与之要求相违背的现象,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需要在循环经济效应中发展生产力和发挥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生产力--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术环  王环 《河北学刊》2005,25(4):12-16
生态生产力不同于农业文明的白色生产力和工业文明的灰色生产力,它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它实现了生产力发展梯阶上的高纬度性、生产力发展时空上的持续性与关联性、经济运行上的"三三三"协同性、社会价值取向上的人性化和利他主义,并将最终实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状态上的绿色生态性.因此,生态生产力将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辑刊》2007,(5):123-127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才能的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是统一的。科技进步对人的劳动方式具有强烈的影响,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多方面知识,才能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发展生产力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生产力的社会结合方式;一是发展个人生产力,强化文化教育,充分发掘个人生产力即智慧生产力。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目标来看,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力,恰恰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我们同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深刻理解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含义,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在实践中思考如何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产业发展模式呈现高度"服务化"与"区域协同发展"兴起的双重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协同发展主要包括产业互动、区域联动和制度协同三维,需经历协同发展引致、产生和升级三阶段演化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其协同发展的主要特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协同发展效应与制造业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创新与合作效应以及溢出与交易成本效应两个方面,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协同发展效应显现。各地方应根据区域特点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程度差异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协同发展政策,从三维度完善区域产业协同框架。  相似文献   

14.
论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哲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肯定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具有一般规律性 ,而且并不否认体现其规律性的运动发展形态的多样性、运动发展机制的非同一性。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巨大推动下 ,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就出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运动变化态势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便是一种显著体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其本质就是突破生产力发展的常规化的线性发展模式 ,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生产力超常规的跳跃式发展。从认识论、物质论、动力论等方面分析研究 ,有助于在哲学观的高度把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思维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推进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无论对于生产力发展本身还是对于社会整体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种社会条件的综合支持。一定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要素分别作为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对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要真正理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在机制,就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哲学的视野内对其进行社会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硬道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动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协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着重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城镇是互联网发展的载体,城镇化具有一定的收入效应、消费升级效应和消费环境改善效应,是影响网民规模、互联网普及率等网络发展指标的关键因素;同时城镇化与互联网构成重要的网络消费条件。互联网发展对网络消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扩大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等市场主体之间以及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其网络开放性和互动性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消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创新。中国当前互联网发展水平呈逐年提高但区域差异明显态势,表明网络消费还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外,网络消费有惯性特征,过去的网购体验对当期网络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城镇化通过结构效应和密度效应能对网络消费发挥作用;互联网发展与收入之间则有联动性,网络消费的收入弹性会随着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是各种因素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是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以恩格斯的"合力论"为理论基点,以辩证法主客体统一论为逻辑支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新的理论视域,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进行总体性研究,对其进行全新透视,这对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又是在新形势下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生产力进行了明确的定性分类,重视对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明确文化的定性分类,突出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把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置于一个新的高度,并使其规范化、具体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辩证的、科学的、系统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