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付洁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5):29-31
"缺项"这一概念是理解罗伯-格里耶小说创作的核心,也是新小说最重要的特性。罗伯-格里耶认为文学作品一旦完整无缺,变成某种实体,便会失去运动空间,成为静止不动的一潭死水,因此,在他看来,所谓"完整"的作品从来就是没有生命力的,与此相反,有"缺项"的文本才有可能使作品产生某种生命的运动和旺盛的活力。罗伯-格里耶对小说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最先明确要求文学用不确定的结构、不确定的叙述,即运用"缺项"的艺术表现手法重新构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
毁灭与被毁灭--论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格里耶在毁灭了传统文学的倾向性、人物中心论和叙事模式之后建立起自己的小说大厦,在创作中展现出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写作观。而罗伯-格里耶在毁灭传统的同时被毁灭了,这种文学自灭的发展方式,给未来的小说道路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11-16
与尼采的价值虚无主义相呼应,罗伯-格里耶认为存在的价值和小说的深刻意义不过是一种深度神话。因此,他努力营造了一个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和心理价值虚无的新小说世界:《窥视者》等小说以无动于衷的姿态录入了大量非道德的场面与情景;《弑君者》涉及“最大的政治罪”,却没有任何的政治动机、目的和价值;《嫉妒》等文本给读者展示的是一个价值空无的原生的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4.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2):46-49
法国新小说理论家格里耶提出 ,语言与现实的矛盾决定了新小说应该采用“空缺”这一美学策略。要实现这一策略 ,文学家必须尽可能地排除给定观念 ,还必须采取相应的战术 ,预设出文本意义、人物和情节的空缺。“空缺论”以其艺术见解的新颖独特、思维方式的自由开放 ,丰富了 2 0世纪小说创作理论的宝库 相似文献
5.
姚公涛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7(5):74-81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小说领域完成了10个年头实验的罗布.格里耶将目光瞄准到了电影小说,开始为影坛和文坛培育新型的电影小说品种,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从电影小说的文学性、影视艺术特征及独特的叙事方式等方面入手,对格里耶的实验电影小说以及渗透在文本中的创作理念作一探析,以探求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2):23-27
站在现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 ,法国新小说理论家罗伯 -格里耶认为物我关系是一种距离关系 ,两者既不同性质 ,也无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因此 ,他反对巴尔扎克以人化的方式写物。他主张 :1、站在物件之外写物 ;2、描写事物的平面 ;3、记录物我距离而非物我分离 ;4、摈弃人化的语言 ,引入几何学的描写。写物理论是格里耶失误最多的理论之一 ,也是极具原创性、开放性和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2):1-6
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作家对于人之本质属性的理解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罗伯-格里耶看来,人的真实主体是无意识的欲望。因此,他笔下的人物非“人物”,而是“器物”型的欲望幽灵。主要分为四类:施虐狂、受虐狂、窥视者和强迫症患者,它们有着各自的癖好,也有着一些大体相似的特征,如幼儿习气、平面化需求、缺失思想等。它们是形象化的本我人格。 相似文献
8.
姚公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01-104
本文以罗布·格里耶为例,剖析了法国“新小说”在理论和文本创作中对传统小说话语的反动、话语模式的内涵、这一话语构建过程中体现的话语秩序以及话语模式对当代人文科学主流话语的整体呼应。文中认为:“新小说”在对传统小说话语反动的同时,就致力于构建自己的文本话语,而在构建过程中,遵循了话语构建的圈内、外控制原则;根据人文科学诸学科“知识公因”的学说,“新小说”体现了当今社会中人的矛盾状况以及陷入这一状态中的无力和尴尬。 相似文献
9.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17-22
罗伯-格里耶的诗学明显地受到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基于弗洛伊德学说,罗伯-格里耶把"意识"视为不值得关注的"虚假世界",而将"无意识"视为值得重视和探索的"真实世界";罗伯-格里耶强调创作的个人动机,认为文学作品的主角不是对他者的摹仿,而是作家"自我"的化身。罗伯-格里耶剖析了自己作为文学家的特质,印证了弗洛伊德关于文学艺术家有如精神病患者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
张佑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1-34
法国作家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小说《窥视者》是继《橡皮》之后又一部标榜反传统的“新小说”派力作。作家将“窥视”作为人们观察生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并进一步将“窥视”作为荒谬的、冷漠的当代西方世界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因为通过作家的所谓“忠实”的记录 ,当代西方社会满世界的人都在互相窥视 ,多么可怕 !作家也将“窥视”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直接手段 ,作为捕捉人与物的存在的极为巧妙的方法 ,不失为高明之举 相似文献
11.
张跃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3):41-44
意境是中国绘画艺术审美中的最高境界,它本身的不确定性及其所造成的开放性、包容性和暗喻性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能超越具体的、有限的时空和物象,从而感受和体悟到一个与理想人生相契合的审美对象.它的形成与发展,同老庄哲学、佛家思想以及诗歌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审美意象的创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7-80
意象创构的思想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源自《周易》的“观物取象”思想,并且形成了一个悠久的传统。该思想认为审美意象是审美活动中物我双向交流的产物,反映了个体的生命节奏与对象的感性生命的贯通,其核心乃在于情景合一。意象的创构以主体的审美经验为基础,通过主体独特的眼光和比兴的思维方式等,借助于想像力而达成的。这使得审美意象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特征。在意象的创构过程中,主体以感官尤其是心神体物,达到物我交融,并经由主体与对象的神合,在始终伴随着象的参与中实现了对道的体悟,从而也实现了人生理想与宇宙之道的贯通。 相似文献
13.
祁志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1):40-47
金圣叹的小说美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水浒传》的评点中。《水浒传》的创作动因是"发愤作书"、寄托"庶人之议";创作方法是"因文生事"、"动心"想象、"凭空造谎";艺术成就是具有丰富性、复杂性、真实性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是相反相成、同中见异;情节结构的设计法则是相似相避;由此产生的审美效果是"险绝故妙绝""、险极则快极"。这就使得金圣叹的《水浒》评点超越了单个文本,获得了普适的小说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子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
面对消费主义时代,当代小说创作必须重塑自我,追求一种诗性的言说,讲述富于当下性的故事,创造与精神图景相一致的艺术结构,聚拢孕育性的生动"细节",发掘出意识下的"潜在的真实"与"灵魂的颤抖",而在真实的生活经验与虚构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真正进入生活的深处和根部,实现对于现实生活世界的有效"介入".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精神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春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65-71
精神探寻是40年代小说创作的突出主题。从无数创作个体极为浓郁的精神探索意向,到整个文坛蔚为壮观的思想追寻气象,精神的求索在40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审视40年代的小说创作,常常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理性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感,感受到一种对创新意识、新鲜活力和平凡真纯的执著追求。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不仅为以后更深广的精神探索预设了种种可能,而且以自己的优秀作品为实现这种可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先导。 相似文献
16.
李柏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89-93
诗歌创作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和客体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通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呈现出"退让"与"归返"的客体性,客体呈现出"契合"与"固守"的主体性。诗歌创作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是美妙而神奇的,值得诗歌研究者深入细致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周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63-66
在苗族先民看来,美是光亮鲜明的形式,这种观念涉及“金”、“光”两个与审美起源相关的因素:一方面,以冶金为基础的劳动创造了光亮的形式,审美就诞生在冶金活动中,是对光亮形式的创造和喜爱;另一方面,光不仅给予感官把握美的可能,赋予美以形式特征,成为审美活动的基础,而且在光明生活的意义上,展现着苗人自身生活的炫,而生活的炫才是对象性的美的根源。于是,在根本上,美是苗族先民以“炫”为特征的自身存在状态的彰显。 相似文献
18.
陈才训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5-118,146
从《归田诗话》看,瞿佑因早年耽于诗歌学习而形成了良好的诗学素养。因此,他在小说创作中流露出明显的炫才意识,将自己的诗学素养在小说中做了不遗余力的展示,从而使《剪灯新话》成为“有诗、有歌、有词”的“诗文小说”代表作,并使其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带有浓郁的自况意味。就题材而言,《剪灯新话》多“依红偎翠”之作,显示出瞿佑尚真主情乃至带有浓郁俗艳色彩的文学观念,而这与杨维桢在文学上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詹珊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5(3):291-298
为让小说文本的内涵增值,作家们创造了“留白”、“续写”、“改写”、“第二人称叙述”、“结局的开放性”、“整体象征和隐喻法”、“无装订和可链接”和“接龙与互文创作”等多种让读者参与小说创作的表现形式。让读者参与文本创作的努力折射出作者与读者关系日趋平等,也体现出作家“从人出发并回归到人”的创作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