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原则,规定了奋斗目标,部署了本世纪前20年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工作任务。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长期历史任务,它要求我们从多方面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又一重要目标。和谐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所谓和谐是指重大社会关系的和谐,重大关系不是少数人的、私人的、一时的关系,而是多数人的、公共的、长期的关系,属于公共关系范畴,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协调好重大社会关系,协调重大社会关系这就是党和国家的公关工作。构建和谐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关为构建和谐单位提供了重要工具,领导干部重视公关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陆勇敏  杨莉 《职业时空》2008,4(5):13-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社会责任,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谐校园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文化、智力和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完成这一重大使命,就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教育承担着培养构建与创造和谐社会人才的重任,有责任为此做出自身的贡献,其中艺术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促进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兰国茗 《城市》2007,(3):52-5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课题,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国有企业党和行政领导人员必须把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在不断提高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上下功夫,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天津、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7.
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个重要论断.<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在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优化大学生成才环境的重要内容,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要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把人类关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和马克思恩格斯提倡“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是“社会和谐”以及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客观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全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科学内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谐社会"的构建又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在阐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的民族关系、和谐的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基础上,论述了积极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杜小平 《城市》2007,(6):49-51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按照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认识,在城市社会中,社区是社会的空间单元,社区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发展,必须与作为局部和基础的社区紧密联系,才能使城市社会在整体上保持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保持健康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阵地和文化支撑.和谐大学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从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公平、教育机制创新、先进文化促进、学风建设带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等方面对和谐校园建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树立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保证高校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担负着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更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建设好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2004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刚刚过去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着重研究了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曾繁仁教授正是从美学学科特有角度来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屈国 《金色年华》2008,(7):38-3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方法,不断解决民生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据此,笔者认为,对以前检察机关试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暂缓起诉制度,应当以立法形式为未成年人犯罪暂缓起诉制度提供法律依据,明确规定这一制度的各种实体和程序细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蔡群英 《职业》2011,(8):125-126
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罗晓娟 《城市》2008,(9):53-5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已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高度重视居民住房问题。稳定房价、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是事关民生、事关区域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一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其中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处理好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我们迈开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发展晚.起点低,同时由于高职生来源多样,各种生源的文化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各不相同。因而,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员应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对自己素质的要求, 并努力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新时期提出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和谐社会强调的是发展的和谐,是稳定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推动发展的动力,而科学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与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和谐与发展的关系,在和谐中促进发展,以发展保证和谐。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提出了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