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最早的爱的启示——以及它的伙伴,恨。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第二个他者”——则将之阐明。父亲提供我们一个母子关系以外的选择。他将我们从同一状态中拉回现实世界里。他呈现一个男性的模范,以补充和对照女性的模范。他为我们提供“可爱”、“爱着”与“被爱”这三个词的更深刻且或许相当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诗词是高度个性化的存在,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存在。然而,这种个性化除了来自于诗人的自我之外,同时也来自于诗人一生中各时段所在地方的特性,我们称之为“地方性”。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与诗人的自我、诗中的自然、诗中的人文和诗人的思想以及诗中的地名等有着重要的关系。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来自于他所到过的许多地方、诗人自己对自然的敏感以及他深厚的地理意识,同时也来自于他对于诗歌艺术时空的建构。苏轼诗词里的“地方性”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也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普希金(А.С.Пушкин)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在俄罗斯文学的形成,现实主义的确立和文学语言的丰富、发展、提高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高尔基(Горъкий)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的诗人”。普希金也是世界著名的诗人,他的名字总是与荷马、但丁、歌德、拜伦、雪莱等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4.
泰戈尔的诗中有着浓郁的自然情调。他那颗富有感情的心灵,常把惊奇、慈爱和想象投射到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上去,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诗人对自然充满无限深情,他热爱自然并了解自然,在与自然的神秘交流中感悟体验,从而写下无数智慧的诗篇。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泰戈尔的诗歌沉思与自然有着亲密的联系。把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表达联系起来分析,从而把握诗人的审美理想是本文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普希金是俄国十九世纪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创建了俄罗斯文学语言,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普希金的一生以及诗歌创作与其奶娘阿丽娜·罗迪奥诺夫娜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撰写本文就是想让读者朋友了解普希金与其奶娘阿丽娜.罗迪奥诺夫娜之间的真挚友情,以及奶娘对诗人一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俄国的普希金研究并未因苏联的解体出现断裂和停滞,反而在1999年诗人200周年诞辰前后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纪念活动广泛开展,研究成果大量问世,新版《普希金全集》、《普希金百科全书》、《普希金生平与创作年谱》等基础工程的完成和出版,成为普希金研究中新的里程碑,诗人与世界文化的关系研究和本体研究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后苏联时代的普希金研究是俄罗斯人面对西方文化大举入侵时的文化自卫,也是他们在国内经济恶化、国际地位下滑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对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呼唤。  相似文献   

7.
阿历克赛·托尔斯泰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但是在他初登文坛的时候却是一个象征派诗人。从1907年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发表到长篇名作《苦难的历程》和《彼得大帝》问世,他的创作经历过两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从象征主义转变到现实主义,第二次从批判现实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两次转变相继发生在俄国革命史上两个重大事件——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他早年在创作方法上的探索,为他日后攀登艺术高峰开辟了道路。从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走过来的诗人作家张炜带着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精神,在他的小说世界里建造着他的"童话王国"。小说《我的田园》中就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乌托邦——这是一个由理想主义知识分子、流浪汉和乡村劳动者组成的大家庭——具有着张炜式"理想国"的普遍特点:主人公普遍具有的"大地情结";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童年记忆及主人公对理想国的宏伟蓝图。然而,由于主人公"漂泊——栖居——再漂泊"的命运轨迹,这个美丽的"童话王国"最终难以逃离毁灭的结局。主人公带着流浪的天性依旧行走于荒野。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日益开放世界不断逼视我们,使我们再也无法把心灵和视野封闭,当一个诗人有可能选择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弄潮于诗坛时,当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普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从而改变我们精神世界的构成时,我们无疑会有多种选择,而选择往往意味着困惑.土家族诗人冉庄便是怀着一种矛盾与骚动的心理踯躅于诗歌世界里的,一方面他擅长于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表现,但另一方面他又对诗歌艺术的现代传达进行了不少尝试和探索,这构成了诗人十分矛盾的创作心理机制,既想固守传统,又试图超越自我,冉庄诗歌创作的艺术传达正是在这种两难选择中矛盾与困惑的结果.我们研究冉庄的诗作,如果不深入剖析他创作的心理机制,仅从现象上分析他对传统诗歌艺术表现形式的继承,将难以把握冉庄诗歌创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丘特切夫(1803——1873),是俄国一位伟大的诗人。涅克拉索夫称他为“第一流的诗歌天才”和“俄国文学中不多见的光辉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他为“俄国第一个哲理诗人,除普希金以外,没有人能和他并列”,列夫·托尔斯泰甚至认为他高于普希金,并且说:“没有丘特切夫,我就不能生存”,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费特、迈科夫和列宁都对他评价很高,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也对他十分推崇,俄国象征派则把他奉为祖师……目前,在苏联,“丘特切夫的名字—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与普希金、巴拉丁斯基、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的名字连在一起”,他的诗“决定性地进入了二十世纪的门槛”,并且“是读者最多的俄国诗人之一”。西方一些权威出版物也把丘特切夫、普希金、莱蒙托夫并称为俄国三大古典诗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对这位诗人的介绍刚刚起步,对他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1.
普希金是伟大的俄罗斯诗人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与中国的关系是普希金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组成部分 ,也是国际普希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张铁夫教授主编的《普希金与中国》一书 ,便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是张铁夫教授继《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共 6章 ,30余万字。著名外国文学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叶水夫教授和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莫斯科国立普希金博物馆科研副馆长纳塔丽娅·米哈伊洛娃教授分别为该书作序。《普希金与中国》是一部具有开拓性而…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普希金是司各特在历史小说方面的最伟大的后继者之一。他在这方面的师承关系,早就引起人们的兴趣。雅库波维奇在其论文《〈上尉的女儿〉和司各特小说》(1939)里,把普希金唯一完成的这部历史小说,看作是他创作中的司各特时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完全肯定了司各特对普希金的影响。而彼得罗夫的《普希金的历史小说》(1953)一书则认为,普希金虽然接受了司各特某些重要的艺术原则,但他历史小说的结构原则来源于俄国历史。他说《上尉的女儿》这部“小说中历史与虚构的诗意结合,正好表现在农民起义环境里贵族家庭命运这个情节中。  相似文献   

13.
贾岛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在晚唐五代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从中唐到晚唐五代社会境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学贾岛一派诗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和他们对贾岛诗歌的取向.因为作家心理情感的改变与诗风的流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考察晚唐五代贾派诗人的思想境况对于我们研究贾岛诗风和晚唐五代诗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普希金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康林撰著的《<普希金诗选>导读》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 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教育部为培养本世纪新型人才,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在新制定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普希金诗选》是中学生必读的30种名著之一。中华书局特邀请康林教授撰著《<普希金诗选>导读》一书。 撰著者用通俗的语言和求实的精神,对普希金及其诗歌创作分为八个部分作了全面而中肯的评价:第一部分是诗人小传、光辉成就以及普希金成长为杰出诗人的原因;第二部分是对诗人的抒情诗的评价,包括政治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友谊诗、爱情诗等;第三部分是对诗人的七部叙事长诗的评析;第四部分是对诗人六部童话  相似文献   

15.
俄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是从野蛮的内陆的封建农奴制走向海洋文明社会的。在古代的俄国的文学中,就已经出现对海洋的生动描写,但海洋形象大量出现还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这与俄国地理环境的巨变密切相关,也是与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思潮出现相关的。普希金的许多作品都描写或涉及了大海。普希金创作中的海洋形象和意义,与一个文学思潮和两个著名历史个性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文学思潮就是兴起于19世纪初期席卷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而两个历史个性,一个是彼得大帝,另一个是拿破仑一世。普希金海洋主题和形象塑造对俄国文学的影响深远。普希金描绘海洋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这些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上,也同样彰显在普希金可贵的人生价值观上,他歌颂自由,讴歌善良,同情下层民众,祈盼人民的解放,追求历史的进步。他的作品的思想主题与人类千百年来主流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一致的。  相似文献   

16.
艾青(节译)     
艾青是当时富有特色的受人爱戴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写的是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她在诗人的一生中起着安娜·罗吉欧诺夫娜在俄国伟大诗人(指普希金——译者注)一生中所起的作用;它即等于诗人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誓言。  相似文献   

17.
文学史上以追求自由,反抗暴政而著称的诗人,古今中外不缺其人。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可算是这一类诗人中的佼佼者。但是,莱蒙托夫追求自由,反抗强暴的诗作中,尤其是抒情诗中,浸透着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调——孤独和忧伤,却是值得玩味和探讨的一大特色。赫尔岑说:“莱蒙托夫……不能象普希金一样在抒情诗的情调中求得超脱,沉重的怀疑主义陪伴着他的一切思虑和享乐,勇敢而阴郁的思想始终在他脑际萦绕,渗透了他所有的诗篇。”(俄文版《赫尔岑选集》卷Ⅲ,第472页)这一评述说明了莱蒙托夫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6月 6日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华诞二百周年纪念日 ,全人类都怀着敬仰和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永远被历史和时空珍藏的伟大诗人。普希金在世界诗坛的崇高地位是任何人无可代替和置疑的  相似文献   

19.
母亲是……     
母亲母亲是春雨滋润着我们这些小苗苗母亲母亲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母亲母亲是太阳用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们母亲母亲是书籍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母亲母亲是轮船载着我们走向理想的彼岸啊!母亲您呵护我们幼小的心灵我们决不辜负您的期望。我们爱您——母亲。(指  相似文献   

20.
拜伦与普希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通过分析对比两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的实例,向读者介绍国外文学研究工作中一种最为经常使用的方法,即直接影响研究;也是为了探讨普希金作品的国际背景。普希金的作品通过翻译介绍到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我国研究和评介普希金的文字也不少,但尚未见有把普希金放在国际背景之下予以探讨的文字。拜伦属于这样一种诗人,他的诗作就是他自己现实生活的写照。拜伦的家族一向就有战天斗地,不畏任何艰险的传统。借鉴于资产阶级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创作,拜伦的诗作对中世纪的封建主义给予了有力的打击。拜伦的诗愤世疾俗,否定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