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业大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已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本文试图这样的界定。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业经济活动需要量的那部分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供需量之间的差额。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其特别的规定性。首先从质上来看,社会主义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是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劳动力,更不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资本积累而形成的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杨国祥,宋建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开展,农村各项经济事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广大农业劳动者长期蕴藏着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再次进发出来,有限的土地,有限的产业,再也无法束缚住广大的农业劳动...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不仅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还会促进河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指出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加快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20年,山东省农业劳动力供给最高值将达到 3000万,按初步现代化要求,大约需要 1000万,剩余2000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非农产业劳动力以年均8.1%的速度递增。近几年有所减缓。2005年到2015年将进入第二个转移高峰期,年均6%左右。2015年到2020年将进入相对稳定期。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要正确处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关系,正确处理发展二、三产业与城镇建设的关系,调整生产力的区域布局,调整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向,正确处理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的关系,做到梯度有序,主次分明,流量适度,按初步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到2020年,使全省按一、二、三产业划分的劳动就业结构达到20:30:50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几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比较和对鞍山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区域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趋势和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走西方向城市转移的路子在中国难度很大.本文运用人口流动模型,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寻求其转移的新思路.中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外,还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开拓农业新型范围经济,深挖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两者并举是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多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直接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力减少,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趋势.1980年,美国和英国的农业人口都不到3%,法国和日本的农业人口分别为8.6%和10.8%.匈牙利1970年农业人口占27.5%,到1980年下降到17.5%,十年时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下降10%,说明匈牙利这些年来改革成效显著,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列宁说:"商品经济不发达(或完全不发达)的国家的人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因此,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及其每年涌动不止的“民工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科学地分析其转移动因和趋势,并对以往的转移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探索其合理流动之路,无疑将有益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经济增长。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趋势 1.农村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快,耕地面积减少的缘故。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尽管  相似文献   

9.
略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吕世平丁虹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这一世界性现象,是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促进整个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中西方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研究中,就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  相似文献   

10.
聂亚珍 《兰州学刊》2008,(2):103-104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就业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民增收、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采取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必须根据问题的成因,坚持科学原则,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性措施,各种渠道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张伟(一)根据《四川统计年鉴·1994年卷》(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提供的数据,我们知道四川省1993年末,全省总人口数为11002.4万人。其中按城乡分,市镇总人口为1626.5万人,乡村总人口为9375....  相似文献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业总劳力的比重,全国平均已达28%,不发达地区更高达40.5%,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商品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实质是个生产力问题,应该从生产力系统论的原则出发,对农村劳动力的构成因素、组合方式、质态变化、配置比例、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劳动力剩余的根本原因,据此来寻找解决这一大难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引 《天府新论》2004,(Z1):45-46
数据分析表明,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呈增长态势,但社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增长乏力,甚至有下降趋势.为了解决四川省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强计划生育控制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周健 《兰州学刊》2012,(2):93-97
黑龙江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文章首先估算了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其次估算了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而对黑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做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导致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农民收入的增加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研究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形势,探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转化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证研究邯郸区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获取不同的转移类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严峻的形势。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乡镇企业仍然起主渠道作用,发展小城镇是根本出路。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情况,应大力鼓励劳务省际输出和境外输出,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和现实基础,从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农民工教育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寻找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而又迫切的系统性问题,对它的解决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制定综合性的解决措施或政策。这既需要各级政府或机构提供可行的政策和方向性的引导,又需要劳动者苦练内功使自己的素质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以一种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农村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以我省农村经济比较发达,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列全省第三位的清镇县为例:该县6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表明,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8.9元,比上年增长5.05%,(若减去其中1户人均纯收入最高的2153元)59户人均纯收入为369元,比全省农民纯收入人均302元多67元,高22.18%,但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农民纯  相似文献   

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这样一种研究视角进行了检讨,指出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种种负面影响,但并不必然导致社会成本的上升。本文指出重要的不是农村劳动力流动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真正的社会成本问题是农民“离土”、非农就业以及向市民转变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结构性紧张,而缓解这种结构性紧张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成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