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治理中的非政府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洁 《理论界》2004,(5):125-12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全球治理便成了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近年来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治理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在对全球治理和非政府组织进行介绍后,着重分析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原因、模式以及前者对后者作用和局限。  相似文献   

2.
全球治理倡导国际社会诸多行为体通过平等、对话、协商的方式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种理想进路.在众多的治理主体中,除传统主权国家及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外,对国际法发展和影响最大的当属国际非政府组织,它们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活动,为国际法的发展创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主体资格问题却日益成为影响其有效参与国际法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理性面对并合理解决此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在给全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治理成为当前解决全球问题的新模式.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非政府组织与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等都成为治理的主体.非政府组织通过跨国立法的形式参与了全球治理,不仅对国际法的形成,而且对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非政府组织自身地位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治理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4.
全球治理:适应全球化的新的合作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治理与全球治理理论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分析框架,蕴涵于其中的全球合作模式深刻地反映了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国际合作的新特征和新问题。治理合作提倡一种包括非政府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等多种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内的全球合作模式,其要点是:将合作的主体由制度合作中的政府扩大到非政府;以全球共同利益为合作的新动力;强调合作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合作的统一,是长期协调与对话的互动过程。总之,治理合作既是对制度合作的继承,又是对制度合作的创新,将对全球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治理的行为主体呈现多元化,其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具有重要意义。环境非政府组织能够对国内国际层面的气候公共政策施加影响,参与解决国际气候争端,并促成功能性的跨国合作。它们通过倡议推动气候政治的社会化,促进新型气候伦理的形成。它们进入联合国体系,在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方面的作用日益上升;但受制于自身的局限,目前尚难以与主权国家及政府间国际组织匹敌。作为气候外交的相关方,它们也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钱海梅 《学术界》2006,(2):265-271
公共“治理”的理论内核是主张通过合作、协商,确定共同目标等途径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作为一种发展中的实践和理论,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诸如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对责任心问题构成的挑战;“国家空心化”对于政府调控能力以及行为方式的挑战;公共治理对于非政府机构组织自身能力以及政府理念的挑战等等。为了有效应对公共治理的风险与挑战,公共治理要重点解决四个层面的问题,即治理工具和操作手段的现代化、治理结构制度的构建、多元主体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理念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社会自治机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有其独特优势.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面临制度与观念、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内部失序与外部失范等多重困境,为此,需要通过优化非政府组织的外部治理环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参与型政治文化等途径,实现非政府组织有效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治理,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为基础的社会合作治理,是我国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实践模式。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对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孵化与培育。当前我国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合作治理体系还处于脆弱时期,依然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对等、治理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治理实践一度停滞不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加快培育社会内生秩序、重塑合作治理结构、建设对等合作的治理平台、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合作治理机制,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合作治理模式的理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非政府组织凭借其自身所具有的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盈利性等优势,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政府、市场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并已经成为社会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和谐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非政府组织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和谐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治理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首先界定了治理和城市治理的内涵 ;接着分析了城市治理的几种模式 ;最后指出中国城市治理应主要解决三大问题 :改革中国城市政府、建立高效的城市公共管理机制 ,建立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处理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WTO在开展全球贸易治理活动中不仅需要成员方和政府间组织参与,而且需要NGOs参与。《WTO协定》第5.2条为WTO允许NGOs参与其活动提供了准入依据。实践中NGOs积极参与WTO活动,并发挥一定作用,但是WTO缺乏NGOs参与其活动的准入制度。为了规范NGOs参与WTO全球贸易治理活动,提高NGOs的参与效率,充分发挥NGOs的磋商和合作作用,WTO应对NGOs参与其活动建立相应的准入制度:首先明确NGOs参与其活动的准入条件;其次明确NGOs准入领域。  相似文献   

12.
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作者通过对公共事务治理结构变迁的分析,讨论了非政府组织在多元主体治理格局中所日益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事物的治理中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二者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赖、开展多种契约性、制度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良性、友好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治理理论的兴起与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的现实和全球秩序的变革密切相关.全球治理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颇存争议的概念,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和批判理论等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理论解读,但它们都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解的方面.目前,全球治理模式主要分为国家中心治理模式、有限领域治理模式、网络治理模式、国内-国外边疆治理模式以及欧盟"合作性世界秩序"治理模式,这些模式同样不具有普遍性,在适用范围和解释力上存在各自的局限.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治理存在着诸多困境,主要包括缺乏全球公认的价值体系、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理主体、缺乏有效的国际治理平台,以及治理缺乏有效性.由于联合国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因此其无法成为全球治理困境的突破口.相反,WTO凭借其价值取向、组织机构、争端解决机制等制度优势,尤其是治理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成为当前解决全球治理困境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扩大公共参与,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是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培育公民社会、积累社会资本,发展非政府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参与中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上海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案例表明,非政府组织拓展公共服务内涵、满足不同需求、提升专业化、特殊化服务质量的潜在能量,具有激发社会活力、延伸并补充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意义。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应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转变社会治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扩大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公共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良性互动格局,从体制、机制上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营造法制环境,并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区域合作视阈下的海洋公共危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存在,单个国家或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都无法单独应对危机,因而区域合作治理成为一个普遍的选择。合作治理海洋公共危机,需要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众等主体建立起伙伴关系,共同成为区域危机治理的主体,同时需要推进海洋"区域化"进程、协调区域间政府或国家的合作关系,明确海洋主体间的联动与合作机制,完善区域海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团由网民以虚拟身份在互联网中组建而成,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非政府组织,是非政府组织在网络社会的嬗变。网络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的门槛,公民可以通过网络社团表达意见并参与社会事务,因而网络社团在政府治理中扮演协作者、参与者、整合者和监督者等重要角色。不过,网络社团的制度还不完善,缺乏严格的规范性,对成员的控制力和约束力较低,这是当前建设网络社团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治理出现了新的进展和变化,面临困境.全球经济治理困境的产生既有全球权力转移的原因,也有全球化面临扩张边界的原因.从其本身来看,治理还存在着层次冲突、规则非中性、公共选择以及霸权主导等四个内在困境.因此,要采取务实态度来对待全球经济治理.在全球经济治理难以根本推进的情况下,通过跨地区经济治理、地区经济治理、双边经济治理以及内部经济治理等其他路径来实现全球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合作治理要求各治理主体均衡发展。一要增强农民教育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二要加强政府引导、市场培育、科技保障、风险防范,培育各种新型经济组织;三要重塑治理理念、优化服务职能、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治理机制,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治理能力;四要积极培育农村非政府公共组织,充分发挥其利益表达和实现、行为自律和协调、政府与社会互动,增进社会资本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春艳 《理论界》2006,(11):148-149
本文立足于研究培育与发展地方非政府组织的对策,从深化行政改革、完善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律建设、提高非政府组织自身自我治理的能力和独立意识、确立非政府组织的评估理论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旨在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