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显忠祠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土木镇土木村,是明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皇帝为祭祀在“土木之变’’中殉难的66位大臣和50万军队将士而建立的祠堂。“土木之变”作为我国古今军事上第一失败战例,被载入北京中华世纪坛262米青铜甬道上。后人观瞻,多有感悟。但后来显忠祠又称于公祠,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陈发金 《职业》2013,(15):75-75
传统的加工螺纹工艺很难完成变螺距螺纹的加工。本文通过具体实例程序,浅谈通过数控车床编制宏程序加工变螺距螺纹的方法,第一步完成牙变槽不变螺纹加工,第二步完成槽变牙不变的变螺距螺纹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4,(7):69-69
《未来中国的变与不变》.郑永年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版。定价:39.80元何渭中国新秩序?新秩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各路学者回顾改革,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雍淳 《中国扶贫》2016,(20):4-5
回首201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使得我国扶贫工作发生了精神之变、气质之变.中国扶贫越发凸显出勇毅笃行的减贫决心、合力攻坚的政治自觉、共享小康的发展理念,而这正是今日中国扶贫闯关夺隘所拥有的雄健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5.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作品有着深刻意义和艺术价值,《地狱变》讲述的是受堀川大公所托的画师良秀,为了完成举世无双的地狱图屏风而牺牲亲情最后自缢身亡的故事,是芥川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分析,来剖析良秀身上激烈的矛盾冲突,探讨艺术至上还是人间烟火——这一永恒的艺术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从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画师良秀通过死来自我牺牲、自我惩罚,达到了矛盾双方——艺术与人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正才华横溢奇女子。二八龄①,涌新词。多情妩媚,婉约韵清丽。宋代词坛独一帜。压须眉,臻极致。靖康之变②飘异地。徽钦俘,中原泣。一叶孤舟,飘摇不失志。烟雨人生情真挚。易安体③,千古一④。注释:①出身官宦世家的李清照,有着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在十五六岁的花季时代就已显示出过人的艺术才华,深厚的文史功底、深远的政治见识。②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  相似文献   

7.
钟锐 《炎黄世界》2010,(4):30-33
为响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号召,特对民主发展观应与科学发展观相提并论的问题思考如下:  相似文献   

8.
钟亮  干静枫 《现代妇女》2013,(12):264-264
在旅游翻译中,旅游服务行业特点及跨文化因素是变译理论存在的重要理据。本文从目论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文本语篇翻译中变译问题,认为常见的变译手段适用于旅游翻译。这里因为变译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和特效体现了旅游翻译过程的特点,符合游客的接受心理。译者应重视语篇层面的变译。  相似文献   

9.
张琳 《现代交际》2010,(1):24-24
《地狱变》是芥川龙之介早期的一篇有名的作品,他以残酷的手法揭露了封建领主骄奢淫逸的罪恶和底层人的悲惨命运。本文通过分析《地狱变》中主要登场人物封建领主的代表堀川大公的性格来解读悲剧故事产生的由来。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真正掌握驾驭全局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相似文献   

11.
《公关世界》2009,(8):15-15
为官者,群众之所系,人民之父母官。为官清廉、正直,恪守为官之道,品行端庄,不以权谋私,不任人唯亲,坚持公平和正义。为官者,须有智慧,才华横溢。为官者,社会“良心”不可少,“善良”之心不可不备。  相似文献   

12.
邱媛 《职业》2013,(23):188-190
在一个作家的文字里,我们总能读出浓厚的故乡情结:故乡的人文地理、山川景物、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之中;而常年漂泊在外、远离故乡的作家常常在作品中抒写自己的思乡之心和眷恋之情。他们虽然受到异邦文化的影响,却一直追求民族特色,在精神上回归家园。故乡的记忆更多是来自作家童年和少年的记忆,童年的生活和记忆会形成作家的精神模子,为他们的思想打下基础,终身伴随着他们。  相似文献   

13.
傑理 《老年世界》2014,(16):45-45
儒家历代重要代表人物。 张载,1020年(北宋真宗天禧四年)生。创关学,提出太虚即气说,从儒家天道论的观点拒斥道、佛的形上学观点。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等区分之观点。著有《张子全书》。1077年卒。  相似文献   

14.
本刊已经多次谈到现代人要祛除湿邪以养护阳气,以及激发体内阳气的一些方法,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将养生保命的阳气固藏在体内使之不失,这才是我们给大家“渔”的真经。本期为您奉上——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小说中的军人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文章试图从其军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的《会明》中的火夫会明这个人物形象出发,分析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世界的美善人格之"常"与莫测人世之"变",以及由于普遍缺乏的现代理性而产生的不平衡性和由此导致的军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6.
肖全 《中外书摘》2007,(1):70-72
镜头里的作家,似乎褪去了神圣的光环,他们像普通百姓那样生活着,有着平头百姓的喜怒哀乐与忧患。  相似文献   

17.
乐游原     
乐游原柏原潇洒一种现在人都不爱谈“忧患”,爱听“潇洒”。电视上一位漂亮小姐出来做广告,以十足的潇洒之态说:“不要太潇洒呀!”那我也就潇潇洒谈一回。目下潇洒的风气之一,是品赏山珍海味,把每个物种的每个部位都用舌尖舔尝到、我记得,起初吃麻辣烫、吃酸菜鱼、...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引发教育的又一次大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生命线",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保障。利用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视角,需正确认识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本质和目的始终不变,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时空和方法顺应时代而变。我们既要把握两者的"变"中之"不变",又要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和适度保持网络教育张力,这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创新,则是当代中国持续发展的灵魂与主动力。大专院校的整体工作和其中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亦是如此。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而创新,切实做到以变应变,变虚为实,变软为硬,变无形为有形,变泛泛管理为目标管理。即紧紧抓住“变”这一内涵,围绕“改”做文章,着眼“创新”想办法,其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在力保院校持续发展及自身持续发展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就此谈点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20.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守”与“变”这两个字,一直困苦着我,冲突着我,推动着我。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教育环境急剧发展变化,教育信息飞速发展。笔者认为一个教师,只要守住底线,守住原则,守住方向,教育才能稳固。守与变又是一组辩证的行为,教育工作中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组合拳,缺其一则不得力,不见其效。我们平常讲的“求变”心理和意义是什么?面对现今多变领域空间和迅变的社会生活,面对我们复杂多样的“生情”,我变什么、怎么变?这是本文要阐述的又一个要点,更要点明“守”与“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