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作家》是埃及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塔哈·侯赛因(1889-1973)于30年代发表的一部文学作品. 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对小说《作家》作初步探讨. 一、小说《作家》在塔哈文学影响中的地位塔哈一生涉猎阿拉伯文学评论和文学创作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为阿拉伯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他的文学论著和文艺作品中,影响最深远的是《纪念阿布·阿拉》、《日子》、《先知传札记》、《向远方》、《哈菲兹和邵基》、《论前伊斯兰文学》、《星期三漫  相似文献   

2.
谷崎润一郎的短篇小说《刺青》是耽美文学的精品之作,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创造了具有代表性的谷崎式的耽美世界。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刺青》的分析,探讨谷崎耽美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于涉海高校研究生而言,英语既是人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获取专业知识的工具。在当今国家海洋兴国发展战略背景下涉海高校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应与跨文化知识和涉海学科知识内容的输入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内容学习提高生活和工作交际语境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对专业人才的素质需求。旨在论述提高涉海高校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研究《庄子》和《孟子》文学比较的目的在于了解这两部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与哲学经典之间相同与差异之处,学习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两部古典巨著。本文从《庄子》和《孟子》的思想观点、语言使用与寓言运用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在英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作者运用回忆的写作方式成功地表现出主人公在荒岛上奋斗的历程,极具现实主义元素。本文主要针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自1936年这部作品诞生以来,就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学界也纷纷对这部作品做出了评价和解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解读也越来越丰富,这些解读使得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部文学巨作,使得人们更好地理解了老舍的思想和精神。本文针对《骆驼祥子》做出了更多角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周明 《炎黄世界》2011,(1):48-51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3周年,也为了纪念新时期文学早期为推动思想解放和文学新生而战斗的前辈们,本刊特邀请原《人民文学》副主编、曾组织和参加采访《哥德巴赫猜想》这篇典范报告文学的周明先生,撰写《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详述了这篇文章问世的经过。希望广大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8.
米晓媛 《现代交际》2013,(11):81-81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于1851年所发表的一篇有关捕鲸的海洋题材的小说。小说描述了亚哈船长在海上追杀白鲸,最后与白鲸同归于尽的经历。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在作为著名浪漫主义小说的《白鲸》中营造了置身于海洋航行,随时遭遇各类危险的死亡氛围。本文通过对《白鲸》中死亡氛围进行分析,探析、解读赫尔曼·梅尔维尔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关于人类"征服与占有"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穆罕默德·古奈尼·希拉勒是埃及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他于1952年出版的《比较文学》以法国比较文学学派的体系为基础,结合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欧洲各国文学,介绍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乃至工具的运用等.介绍了自滥觞至20世纪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史,特别介绍了比较文学在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情况.《比较文学》是迄今阿拉伯比较文学的最重要著作,已成为阿拉伯国家比较文学课程的教材.  相似文献   

10.
凯鲁亚克在《在路上》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实现了他"自发式散文"的写作主张,表现出狂野的形式与典型的美国文化风格。本文从人物的主体解构、情节的非线性和消解崇高三个方面探讨《在路上》呈现的后现代审美特征,以加深对该作品及后现代文学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涌出了很多的名人雅士,而且散文极富盛名。到了战国末期,各家思想和论说文已经趋于成熟。《劝学》就是《荀子》中的一篇论说文,在当时极富盛名,现在也广为流传,被奉为经典之作。它不仅生动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还分享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通篇结构缜密,逻辑清晰,言辞透彻,文采丰富,也是当时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代表作品。《劝学》不仅告诉读者学无止境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其中的文辞繁复、比喻生动也让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追溯到15世纪末的西班牙文学,在中世纪文学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交接处,出现了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传世佳作——《塞莱斯蒂娜》。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特点鲜明的人物塑造,丰富有趣的俗语引用,使得作品独具匠心、引人入胜。同时,书中对肮脏的金钱关系的揭露,对追求自由的人文思想的赞扬,也因结合了当时西班牙社会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冲突、矛盾,而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让人深思。本文旨在通过从社会背景、阶级矛盾等方面来简析《塞莱斯蒂娜》中悲剧结尾的必然性,即男女主人公无法逃离的凄婉爱情以及塞莱斯蒂娜和两个仆人因财丧命的悲剧下场。  相似文献   

13.
生态批评是关于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是一种在对环境负责的精神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沈从文的《边城》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的湘西世界,其中的自然和人性之美达到了极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生态批评角度来看,《边城》体现了美好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是沈从文对现世生态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态的期望。  相似文献   

14.
《牡丹亭》凭借其成熟的思想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不朽的经典。本文拟以其浪漫主义理想与批判现实的精神为立足点,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其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爱军  吴尽 《现代交际》2011,(10):97-98
《舞姬》是日本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被广泛收录于现代日本高中国语课本,更作为著名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流传。巴金的代表作《家》在中国也可谓家喻户晓,也被各个国家的读者所熟知。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两位作家各自的文化教养、生长环境,以及表现在作品中的自传体色彩,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作品自发表以来,始终引人关注,两国的研究者更对两部作品展开了广泛的评论,可谓众说纷纭,精彩纷呈。从其对比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家着眼点的异同,也可以领略到他们各自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刘继阳 《现代妇女》2013,(11):230-230
《唐·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具成就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小说广泛运用对比的手法,达到了对人物的讽刺效果;通过对人物的讽刺,达成了对现实的讽刺。作者通过现实的讽刺,对现实中的骑士道予以鞭笞,客观上表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17.
吴惠淑 《现代交际》2010,(12):86-86,85
《源氏物语》这部小说所体现出的超越现实、追求无限的思想倾向是受到当时宗教思想影响的;对伦理道德的推崇,突出了文学载道教化劝善惩恶的功能;在表现出"物哀"特点的同时,又表现出了对自然山水情趣。可以说,这部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出日本文学在平安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和《李尔王》一起被誉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哈姆雷特》这部作品具有非常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形象及丰富的艺术手法,是那个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刻画的形象真实、立体,性格各异,尤其是对主人公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及乔特鲁德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展现了这部作品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通过分析鉴赏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和乔特鲁德这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使广大读者对这部作品进一步了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哈姆雷特》这部经典悲剧作品的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弗兰肯斯坦》在文学体裁上一直被认为是哥特式浪漫主义小说和科幻小说。学术界普遍探讨的是《弗兰肯斯坦》作为科幻小说体裁上的革新之处。本研究将结合托多罗夫等关于奇幻文学的观点,从体裁上分析《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所体现的奇幻特征,从故事的整体框架、奇幻文学的定义和基本特征、奇幻话语和奇幻主题等方面,显示出《弗兰肯斯坦》作为奇幻文学的倾向和特点;有利于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弗兰肯斯坦》的体裁及奇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凤启 《金色年华》2008,(Z3):25-26
<正>阿房宫是雄伟壮丽,富丽堂皇的,它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优美的史诗。阿房宫以其宏伟,神秘,无与伦比,而被称为"天下第一宫",与其一起彪炳史册的还有以写阿房宫著称的"天下第一赋"——杜牧的《阿房宫赋》。《阿房宫赋》作为千古美文,把封建帝王荒淫无耻、草菅人命、横征暴敛,以至于最后走向灭亡的史实,以文学的手法记录下来,笔力雄健,内涵丰富,留给后人无尽的沉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