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张学良将军话家财方正张学良将军被囚禁在雪窦寺里,其大姐的一封信打破了他宁静坦然的心境……就家庭财产的分配与处理,张学良将军给大姐复信……从信中,我们感到了张将军超乎寻常的大度与超凡脱俗的胸襟,他对人生真谛的洞察与彻悟,以及他“但论是非,不计成败”的行...  相似文献   

2.
1998年夏天,抗洪救灾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壮举和大水无情人有情的义举让全世界为之动容。与此同时,“中华慈善总会”这个名字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慈善”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现在该如何解释?慈善事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事业……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令人感动的是,竟有5、6名专家学者陪同阎会长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何以如此兴师动众?用阎会长的话回答就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太需要人们的了解和支持了!阎明复会长在“我们万众一心”大型义演现场演讲亟待发展壮大的慈善事业———访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本刊记者…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的两位封疆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了全国由内战转向抗战,导致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步伐突飞猛进创造了条件,大大缩短了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历史进程.历史事实已经作出公断:“张、杨两将军是千古功臣”.在“西安事变”中举足轻重的张学良将军,这个中华民族可敬的千古不朽和名垂千古的功臣,已被国民党当局囚禁整整五十年了,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在中共中央再三提出和平统一台湾、实现“一国两制”号召的今天,我们无限怀念这位可敬可颂的爱国将军.本文想就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主客观因素,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略谈粗浅看法,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4.
每当人们谈起西安事变,无不钦佩和崇敬张、杨两将军“下最大决心,献身国家民族”的爱国赤诚;想到张、杨两将军个人的不幸结局,无不愤慨,怒斥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在感叹、惋惜之余,人们往往流露出责备:“张学良不该亲身送蒋回京”,真是“感情冲动”,“太天真”。近来,又有新看法,认为:“以一人之失,换来全民族之得”,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张学良陪蒋回京,是西安事变“最好的结局之一”。一是责备,一为溢美,似乎都有道理。但当我们遵照列宁的教导:“如果从事实全部的总和、从事实的联系去把握事实”,认真分析、综合当时的历史事实,就会感到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片面性。 (一) 张学良是极富传奇性的西安事变的编导和主演。研究张学良捉蒋、放蒋、送蒋这一幕接一幕,一环扣一环的历史行动,必须首先紧紧把握住张学良发动“兵谏”的初衷、指导思想和西安事变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思想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8年皇姑屯事件至1937年初被囚禁的十年中,张学良将军有三大历史功绩:东北易帜,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联共抗日,促成了西北“三位一体”;发动西安事变,为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1 1928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奉系军阀张作霖,期望由此引起东北内乱,以便趁火打劫。当时的东北,矛盾错综复杂,斗争异常激烈,张学良何去何从? 日本待张学良就职后,又竭尽威逼利诱之能事。多次向张施加压力,一面声称“张将军如果有雄心远志,在东北建立一番大事业,日本决意全力支持”,妄图挟持东北独立。一面又威胁:如果张将军要归服国民党,俯首称臣,“大日本也决不会坐视。”极力阻挠中国统一,英美帝国主义眼看富庶辽阔的东北将由日本独占,不甘心,也积极活动,以图插足其间。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14日至15日,由“张学良教育基金会”发起,东北大学张学良研究中心、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辽宁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张氏帅府博物馆和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等单位共同组织的“纪念西安事变七十周年暨张学良逝世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的100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及张学良将军的亲属出席了研讨会。10月14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举行。开幕式由张学良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魏向前主持。东北大学副校长王宛山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张学…  相似文献   

7.
应德田的回忆录《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中写道:张学良将军在最高军事法庭上,从怀里把自己密藏了多年的小皮包掏出来,从里面取出一张“九·一八”时蒋介石命令他不要抵抗日寇侵略的那封电报,准备宣读。审判长李烈钧慌忙制止,但张学良将军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不顾一切地宣读了电报的原文:“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申伯纯在《西安事变纪实》、王炳南在《关于〈西安事变〉》中,也提过上面这件  相似文献   

8.
为了维护蒋介石的“威信和尊严”便于他领导全国共同抗战,也为促使蒋介石“所答应的条件”“不至于反悔”,张学良在宋氏兄妹和政府的保证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于12月25日亲自送蒋介石回了南京。蒋介石背信弃义,回到南京后,不仅不履行诺言,不放张学良回西安,反而扣押了张学良将军并调大军压迫西安。张学良将军以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在身陷囹圄的情况下,始终考虑的是“国家的前途”“故乡的惨状”。在1937年元旦“告东北军将士书”中,他告诫他的将士们要振起精神,坚强意志,认清目标,巩固战线,“来为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和平而奋斗!”  相似文献   

9.
武汉时期的张学良将军几乎是史学界研究的空白。其实,这一时期是张学良将军爱国主义思想发展最活跃的时期,也是逐步升华的时期。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正确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张学良从欧洲回国。被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豫鄂皖三省“剿总”副司令,统率十几万国民党大军“围剿”红军。在内战第一线的实践,使他对自己、对蒋介石、对共产党和红军、及对根据地的人民,对中国的社会、对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对东北军的改造、对农村的建设,以及发展教育、发展体育、卫生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认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本文拟对这一州期张学良将军的思想发展,略论以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15日,爱国将领张学良与世长辞,病逝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享年101岁。张学良将军自1936年西安事变后就被国民党囚禁,长达五十余年,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但他却年逾百岁,成为跨世纪老人,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张学良的长寿秘诀令世人关注,在众多新闻媒体竞相采访下,张将军曾自述长寿秘诀。宽阔的胸怀65年前,在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张学良怀着赤诚爱国的心,秉抗日救国之大义,和杨虎城将军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为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一个改变中国发展方向,改写中国历史的千古功…  相似文献   

11.
指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位真正朋友。论述了张学良联共抗日的思想基础、形成及其实现联共抗日的途径。同时,对张学良联共抗日思想与行动进行了评析,从而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和评价张学良将军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既不是张、杨两将军的个人品质所致,也不是他们的偶然冲动之举.同其它历史事件的出现一样,有其基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西安事变发生的基本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第一,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从民族利益和切身利害关系出发而采取的断然措施.1931提“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采取妥协退让方针,使东北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为逼蒋抗日,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团结抗战局面的实现。对此,人们著述研究较多,而对张学良执政方针的探讨还很不够。笔者试图对张学良的执政方针及形成过程作一粗浅的阐述和分析。以庆祝张学良九十寿辰。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方针张学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思想,是在他目睹战争灾难和参加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张学良童年时的志愿,并不是打仗当将军,他对密勒医生说:“原不想做什么将军,希望受普通教育,学习一项职业。”但是,由于他出身于军阀头目张作霖的家门,生活在一种反常与乖戾的暴力社会里,处于杀机四伏的紧张空气中,所以,他不能不跻身于军阀行例,参加军阀战争。在参加军阀混战过程中,张学良“自任旅长时起每次作战观于官兵伤之惨状,人们之流离失所,皆深感痛苦。作战之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张学良将军诗词的分析,说明了他不仅是一位戎马倥偬的爱国将军,也是一位文学造诣极深的诗人。通过对其诗词思想内容的探究,可以使人们透视到张学良将军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脉络。表达了他抵御外侮、光复东北的爱国主义思想,寄托了他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和抒发了他一生关注民族教育的高尚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张学良将军在幽禁生活中的苦闷。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将军的一生是伟大的爱国者的一生,和平统一观是其一切爱国行动的指南。分析了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发生的原因,总结了以“反对内战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敌入侵”为核心的张学良和平统一观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张学良对停止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战做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率部“兵谏”,逼蒋抗日,早已家喻户晓。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为配合这次震惊中外的特大行动,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兼地方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还在西北重镇“金城”发动了“兰州事变”,留下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6年12月,张学良由陕西来到甘肃,与东北军五十一军军长兼地方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商讨了局势。回陕西后,便于12月12日凌晨,发动了“西安事变”。 与此同时,一封张学良将军亲署的特急密电发到兰州,命令驻甘东北军五十一军立即采取行动,配合“西安事变”。兰州地处甘肃中部,跨黄河两岸,它东接陇原,西控阳关,南临巴蜀,北扼朔方,地势险要,是西陲重镇、历  相似文献   

17.
杨虎城“是国民党将领中首先倡导对日抗战的爱国军人”!早在1933年,他就曾请缨抗日,援助察绥抗日同盟军。1936年底,他和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便是为了逼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结果推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食言而肥的蒋介石,一方面扣留张学良,一方面逼迫杨虎城“辞职出洋”。1937年6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先生是中外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当年,在他与杨虎城的领导下,发动了有名的“西安事变”,之后,虽然促成了国共第二次统一战线的形成,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他自己却终生身陷囹固。人们常常怀念先生的爱国功业,但却很少重视他对国民教育的贡献。本文主要通过东北大学的西迁和兴衰历史,回顾张学良将军文武并重,为振兴东北而发展东北教育;为“复我河山”而将东北大学西迁,从一个新的角度肯定了张学良在教育方面的功绩和赤诚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追念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的黄显声将军。黄显声,字警钟,别名惊中,1896年12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凤城县山河村(现属岫岩县),祖籍山东蓬莱。他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因积极投身“五四”运动而被开除。后立志“生不带兵死不休”的他,于1921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二期炮科,次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服务于东北军。他治军严谨,胆识过人,深受张学良的厚爱,曾两任张学良将军的副官,卫队旅旅长,骑兵师师长,骑兵军副军长等。他还是1936年8月由周恩来直接发展与联系的中共特别党员。黄显声是“九一八”…  相似文献   

20.
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又称“大帅府”、“少帅府”。坐落在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二段文兴里1—5号。它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寓所,是当时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将“张氏帅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其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12日,值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