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需要正确理解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我国当前的制度环境下,除了中央(上级)政府的裁决以外,普通民众的裁决也通过特殊的方式被嵌入到地方政府间竞争中来,但他们的裁决并未构建到政治过程中去,因此,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可以采取规避竞争、转嫁竞争压力的策略。规范地方政府间竞争,除了需要从中央与地方政府层面的制度设计来限制地方政府设立壁垒干预市场的竞争策略以外,还需要引入社会层面的力量以避免地方政府转嫁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2.
退出-呼吁与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将赫希曼的“退出-呼吁”理论模型引入到对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分析中,认为除了中央政府的裁决权之外,公众特别是资本拥有者通过在私益市场中的货币投票,在公益产品市场中的迁移和在地方领导任免上的货币投票三种方式,也能表达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裁决。在特定历史时期,公众裁决权在地方政府间竞争中的嵌入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局限性逐渐显现出来,需要通过大众呼吁权的嵌入来促进地方政府间竞争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当前甚嚣尘上的地方政府间恶性竞争,而可行的规范对策需要建立在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本文通过对竞争理念的反思提炼出多维视野下的竞争观,并将之运用于解释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论证了单一制国家也存在着地方政府间竞争,分权化改革并未带来地方政府间竞争,而是改变了地方政府在竞争中争夺的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所有者以及地方政府满足稀缺资源需求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构建法治政府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重中之重.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用宪法和法律规范和制约公共权力.在中国语境下,法治政府需要从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三个维度构建.法治政府的构建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重建政治价值,同时解决国家能力衰落及国家对基层社会和市场活动过度干预并存的问题;二是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加强社会自治自律,推进政府简政放权,打造协同治理模式;三是从统治到治理,实现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方法论转换,丰富公众参与路径,建立一致性和多样性共存并且有节制的组织模式,使国家和政府成为一种包含着自我反思与修正趋势的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5.
黄振威 《江海学刊》2013,(1):124-131,239
当前解释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中,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是地方政府竞争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力,这种竞争由两种机制所构成,一种是财政上的分权,另一种是政治上的集权。地方政府竞争理论隐含了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中"中央—地方"间的承诺都是可信的这一条件,所以上述两种机制必定会对地方政府产生强激励。可是这一理论没办法解释地方政府行为的差异性这一现象,而其实这种差异性在纵向的时间维度和横向的空间维度都是存在的,因此探讨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因素,弄清楚造成地方政府行为差异性的原因非常重要。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中央—地方"间的可信承诺是造成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央—地方博弈过程中,中央信守承诺的可能性越大,地方政府越可能按照中央希望的那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扶助者。而"中央—地方"间可信承诺的达成,必须依靠纵向的权力制约。  相似文献   

6.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地方政府从竞争转向合作,共同治理跨区域公共行政事务是共赢发展之道。府际合作能否成功,取决于各地方政府能否就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有效协调。促成府际间利益协调从政策调整向法律调整转型,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时势所需。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府际间利益协调当以法制协调为导向,关涉府际间利益协调的立法,可以采取"综合立法—单行立法"相结合、"中央立法—地方立法"相结合的立法体例,并遵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互信共赢原则和公开参与原则,通过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利益磋商机制、利益协议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协调监督机制与利益纠纷裁决机制,从而将府际间利益协调纳入法律规制范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宏观维度看,随着宏观调控经验的积累,“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政府决策模式使得经济调控的时机、力度和节奏不断改善;从中观维度看,产业升级通过提振经济短板来消除经济短缺现象,而国家创新系统则使得“中国制造”具有较强的市场支配力量;从微观维度看,财政分权和新型国有经济体系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提高了地方政府的相机抉择能力,防止了经济的过度收缩.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一直是国内外探讨地方政府间关系的两个主要视角。其中,不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是由地方政府各自所涉及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分析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竞争问题的现象和原因,可以找出一条既能保证各地方政府正当的利益诉求,又能不以牺牲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治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研究,应当从偏重政治权力配置的政治视角、偏重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经济视角、偏重政府间关系的立法调整和司法裁决的法律视角转向围绕公共物品供给的轴心,以责任、事权和财权相统一为内容的公共行政视角。在公共行政的府际关系研究中,除了要继续关注中央和省两级政府间行政外,应当更多地将研究的焦点聚集在对跨域公共事务管理中地方政府间的过度竞争及其行为扭曲的考察上。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府际关系固然很重要,但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间的联盟和协议则是当前更为优善的府际关系治理工具选择。  相似文献   

10.
市场竞争中的地方政府政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世界贸易通行规则和国家统一政策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在促进本地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方面仍然可以大有作为。当前江苏的产业、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既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严竣挑战与巨大冲击,又面临着国内各地区;司的激烈竞争。经济国际化、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内外市场、省内外市场进一步融合,从而更加剧了地区间产业、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实行自由竞争并不排斥政府干预。事实上,通过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制度创新.促进本地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是许多地区竞争力不断上升的成功经验。对市场施力。影响,增…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主体与利益主体地位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各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根植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的差异性中,经常演变为政府间的竞争性行动,继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将地方政府竞争因素分解为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区域市场发育、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优惠政策、地区资本形成和区域人口流动七大因素,利用各分解因素的替代统计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地方政府竞争对地区经济差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郑文换 《东岳论丛》2019,40(7):178-183
社会政策在积极建设国家主体性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应抛弃仅将社会政策视为对经济体制保驾护航的工具的观点,而应将其视为有机构造、整合社会的重要中枢力量。在这一视野下本研究提出了分析社会政策动态演化的五维(人—社区—市场—政府—制度)框架并将社会政策的发展视为这五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即人的福利处境的哲学讨论,政府—市场—社区三者互动的维度,以及包括社会服务转向、城乡统筹以及体面劳动等议题的制度维度。  相似文献   

13.
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 ,与中央判然不同。地方党部与地方政府分别自成系统 ,党政分离 ,互不统属 ,形成一种双重衙门体制。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政治控制体制由单轨制向双轨制的重大转变。形式上 ,党政之间平等制衡 ,互相监督 ,似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地方政制。但在实际运作中 ,党政之间为争夺权势资源时起冲突。在权力竞争中 ,国民党中央倾向于将地方政治交由地方政府主控 ,党权在地方政治运作中日趋弱化。党治在地方层级几乎处于一种虚拟状态。这种党政分开的地方党治体制 ,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民党的党治权威和党治基础。加之战前国民党员对政治资源的有限控制 ,国民党最终只建立了一个脆弱的党治国家秩序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维系其生存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其价值判断是处理国民与国家关系方面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判断可以从民族性、人民性、正义性、历史性四个维度进行考察.爱国主义价值判断的四个维度在理论层面上表现为:民族维度是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人民维度是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正义维度是正义原则与国家利益的统一;历史维度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跨国内部社会结构维度对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天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如今,有效的知识转移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只有通过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才能推动组织对知识进行高效管理,实现组织的经济与竞争价值。本研究将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理论中的结构维度,分析跨国母子公司间形成的结构维度对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作用机制,从而来探索母子公司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内部结构维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雪 《东岳论丛》2012,33(5):136-139
当前,城市非理性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市场行为.大多数学者在财政分权制度下分析土地问题,通常关注的是地方政府间横向竞争对土地问题的影响.本文关注的是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竞争下的土地问题,地方政府利用信息优势来对分权的边界进行事实上的调整,通过体制外收入扩大了自己的财政份额,来弥补中央政府所确定的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重新对财政权力进行分配,将非正式资金纳入到国家正规的税收体制中来,使得地方政府进一步寻找新的体制外来源化解中央的压力.正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导致地方政府依赖非正式资金体系来获得可支配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土地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获得非正式收入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土地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竞争是当前严重土地问题的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从产品、要素转向制度环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政府间竞争是当代中国经济与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从时代背景、推动力、国家与区域竞争力评估等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竞争关系产生的必然性 ,总结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容、形式与特征 ;系统分析制约地方政府竞争优势的“瓶颈”因素 :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有效信息的获得、受“经济人”利益驱使、缺乏创新型“公共企业家”、缺乏“蒂伯特模型”开放环境 ;指出要提升地方政府竞争优势 ,必须“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两手抓 ,从产品、要素转向制度环境 ,在利益协调与合作、信息服务、治理改革等三方面实施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间不断以增加财政支出作为手段展开竞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对不同产业的投资支出竞争.本文从当前地方政府竞争的新动向出发,分别从经济激励和政治激励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的投资支出竞争现象展开博弈分析,揭示了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利益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博弈行为的复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初步探讨了规范地方政府竞争的信任整合、约束、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典型单一制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的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划分较为清晰.中央政府主要通过垂直管理的分支机构来履行自己的职责.根据中央政府、由中央部委垂直管理的分支机构、地方政府三者间的关系,大致可以把单一制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分为垂直管理模式、中央代表模式、合一模式、混合模式等四种类型.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典型单一制国家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路与做法可知: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时,单一制国家与制度性分权可以兼容,应强化地方政府对民众的责任机制,加强法制化,在某些领域内实行垂直管理.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试图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制度动力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在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经济分权的同时,保留了政治上的中央集权。这种独特的财政分权制度事实上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加剧,造成了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化,形成了地方政府"为GDP增长而竞争"的竞争态势。这种竞争态势是构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之一,但同时也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的行为和目标取向的影响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