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匡尧 《社会学》2003,(3):32-34
养老机构是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老事业的兴旺发达,将给广大有住养需求的老年人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2.
2009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有1.67亿老年人,近60%分布在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加速,农村留守老人不断增加,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面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之忧,需要未雨绸缪,在资金保障上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新农保的全面覆盖,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导刊》2009,(5):22-28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住条件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迁移,以及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夫妇相继进入老年,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增长速度加快。这些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家庭户结构的变化给农村老年人生活带来哪些困难和风险?给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带来哪些影响和挑战?针对这一变动应当采取什么应对措施?这一系列问题日益得到社会有关方面的关注,也迫切地摆到我们面前,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回应。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厦门市个案的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占老年人总人口 2 3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的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 ,农村社会正面临着城市化带来的新挑战。城市化进程在改变农村社会生活的同时 ,也打破了原有传统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的支持格局。由于当前农村老年人的保障仍以家庭保障为主 ,家庭对老年人支持状况的变化对农村养老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几年来 ,关于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研究成果颇多 ,但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 ,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网状况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家庭支持网的研究还鲜见。本文在城乡老年人社会支…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许多贫困地区相继脱贫致富,因而老年人的养老、医疗保障也有了较大改善,以家庭养老为主与多元化养老方式相结合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精神文化生活等现状,我们在福建南平市浦城县开展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调查活动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展开,采取入户走访、重点对象细访、调查问卷为主,以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听取当地工作汇报为补充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了全县19个乡镇(街道)28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0.1%)1207户3649位老年人(占该县农村老年人口的12.1%);印发入户问卷3600张,收回3517张,除随子女外出132位老年人外,实际走访老年人数3517人;调查的28个行政村总人口30177人(占该县农村总人口的10.2%)。调查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出山区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由于人口老龄化,占老年人总数七成以上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就成为关系到我国农村甚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前不久,我们围绕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问题,组织所辖市区老龄委办公室对本市城区5个街道45个社区和农村4个镇44个村的2608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人户调查,结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情况,现就农村老年人养护工作的相关问题作如下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农民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老年人的生存处境正在发生变化,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呈现出诸多新特征、新趋势。 曾几何时,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老吾老及人之老等传统反馈式养老模式与理念一度盛行乡村社会,农村老年人有着较高的养老预期。在养儿防老的年代,只要有了儿子,不仅是有了香火,更是解决了日后的养老问题。也因此,拼命也要生儿子成为传统中国农民生育观念的主要表现之一。然而,改革开放尤其是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不仅农民的生育观念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更是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各地动态     
《中国社会导刊》2008,(29):42-44
中央电视台来穗拍摄老年人长寿与饮食系列片,济南市长清区3万七旬老人免费乘公交,山东省德州市召开基层老龄工作经验交流会,镇江市养老补贴惠及市区24659名老人,福建三明市沙县“一户一表”改造带来农村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是党委、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障工作力度,特别要重视解决失地农民、失独家庭和贫困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医”。要进一步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基础,建立健全基层老龄组织,高度重视农村老龄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老年人协会的作用,妥善解决好农村老年人赡养纠纷和矛盾,不断改善农村老龄基础设施条件;要进一步加强老龄宣传工作,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敬老意识、老年法律意识和做好老龄工作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2,(8):19-20
吉林省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37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3.52%,其中农村老年人208万,占老年人总数的56.22%。近年来,吉林省把建设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作为农村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重点,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抓好服务管理,推动了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12.
苏州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历来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称。在“天堂”之乡农村养老情况如何,养老模式有哪些新发展新变化?我们最近带着这个课题,到昆山、吴江、常熟三市及部分镇、村进行了观察和调查研究,感受到苏南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变化,农村养老模式出现了新的转型,农村老年人走上了“阳光养老”、“和谐养老”、“快乐养老”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导刊》2012,(23):48-48
据悉,常州虚拟智慧养老项目已经启动。常州将建立数字养老服务中心,就是建立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一个电话给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就会按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戴旻 《职业时空》2008,4(3):2-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加剧,目前我国已有老年人口1.43亿,到2025年,这一人数将接近3亿。那时,社会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这些老年人口当中将近70%的老年人居住在农村,由于农村生活条件与城市相比较差,加之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因此目前农民的养老、医疗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而能否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农村养老保障现状,探讨现阶段农村养老的可行路径,是理论和现实都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中国人口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老年人总量快速增长,所占比例不断攀升,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不断增加使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着中国农村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如果想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那就得了解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及制定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是“未富先老”,老年群体庞大,农村老年人又占大多数,而农村养老方式仍处在转型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削弱,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形成。有资料显示,农村参加公共养老保障体系的总数约1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安徽各地利用农村敬老院设施设备和专业服务队伍,面向农村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开展助养、托管、照料等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以来,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流,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和儿童为主,大量的老年人成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失去基础,社区服务尚未建立或完善,机构养老面临困境。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笔者认为"互助养老+社区照顾"的居家养老模式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葛洲  韩蕾 《社会学》2007,(1):11-13
倡导和谐社会,保障问题是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年龄65岁以上的占人口总数的7.5%,这已经超过国际老龄社会7%的比例。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二元社会结构的分割造成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几乎空白,占绝对比例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现状的不乐观,给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20.
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尽心尽力为全省i000万老年人搞好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任务艰巨而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