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关世界》2010,(10):22-23
白珊:建立战略合作联盟 在石家庄市,一个220万人口的省会城市,白珊属于当地名人,也属于比较“个”的人。一个普通的士司机都能聊上几句关于白珊的话题,或许因为她主持的北人集团,是本市国有商业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唯一幸运者。  相似文献   

2.
从深圳飞抵法兰克福,顿时感觉像是来到了中国的一个小城市。 法兰克福只有70万人口,却已经是德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德国只有三个城市人口超过一百万,最大的城市柏林也不过400万人。欧洲其他几个真正的大城市人口也远远及不上已经居住了1000万人的深圳。跟中国相比。德国的一切似乎都那么小;如果是跟中国城市里那些摩登的玻璃摩天大厦相比的话,  相似文献   

3.
城市承载力是个伪命题 记者:谈到人口调控,首先会讨论的问题就是城市承载力,它与人口之间有怎样的必然关系?李铁:到底有没有承载力,我觉得在目前来看这是一个伪命题。对北京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提出承载力,到现在北京实际人口远远超过承载力的标准,这些人在北京活得很好。北京各种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要从考古学视角重新理解50万年前出土于周口店的“北京人”,而是试图诠释一个非常有趣也关涉我们自己的北京现代性问题。北京,一个日趋开放的城市,在她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却遭遇到一个“市民身份”问题——同在一片蓝天下,在自己是不是北京人这个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王玉婧  顾京津 《城市》2010,(2):35-39
都市圈的概念是1910年美国基于统计需要而提出的,认为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是“一个或若干个由一定规模数量人口的中心城市和若干个邻接城镇组成的区域”。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认为都市圈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250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为下限。日本学者木内信藏提出了“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周边地区和市郊外缘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其思想后被发展为都市圈理念。  相似文献   

6.
骆勇 《社会学》2010,(2):48-52
近年来,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容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传统的人们现活动地和居住地与户籍登记地一致的“人户一致”户籍模式被突破,各大城市开始出现人口实际户籍的“人户分离”状态,现主要活动地和实际居住地与户籍登记地的长期不一致,已经给城市政府市政资源配置以及实施人口管理带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以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严重倒挂是东莞的重要特性。目前,东莞全市常住人口822万,其中户籍人口仅180万,外来人口(东莞称之为“新莞人”)高达640多万。640多万外来人口的身后,是总数高达百万之巨的城市流动儿童。近年来,东莞坚持把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展城市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姜晓晖 《城市观察》2023,(4):96-107+162-163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步入了“蔓延”与“收缩”并存的阶段,“增长与收缩”已经成为城市转型的全新议题。本文基于2007—2017年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尝试探究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蔓延与局部收缩两种形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人口”和“土地”为载体的城市中,城市蔓延不同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蔓延程度越严重,经济发展越脆弱;城市收缩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根据地域差异,影响程度不一;“蔓延—收缩”双重现象并存具有动态变化性,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青山、碧海、白雪、翠草、绿树、沙滩、蓝天、高楼以及车水马龙,构成了温哥华一幅朝气蓬勃的画卷。温哥华是加拿大西部的门户,人口近200万,是仅次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温哥华花满城,草遍地,市内拥有50多个公同,有着“花园城市”“北美花都”的美誉。普通民居房前屋后,也都有草地花圃:温哥华市政府规定,浇花浇草的水可以免费。  相似文献   

10.
城市概貌: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北距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桂林15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64公里。这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桂中腹地。这里奇峰环列,柳江如链,回流其间,绕城形成巨大的“U”字,古籍称其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707.2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58.31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51.2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95.89万人),杂居着汉、壮、侗、苗、瑶、仫佬等近30个民族,是个山环水绕、风景秀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古城,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货运中心和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埠”的美称。  相似文献   

11.
过去30年来,我们的城市化基本上是依靠城市扩张、增加原有城市容量、吸纳周边农村人口并同时吸纳外来农民工来提高城市化率和实现城市化的。这种城市化之路,是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符的。但是,当前我国城市规模已经超大,原有城市的容量也到了极限。更为现实的问题是,一场金融海啸,不仅使成千上万农民工丢了工作,两代衣民工的“市民化之梦”暂时破灭了,而且,城市各行各业都在裁员,大学生已经连续多年出现“毕业即失业”现象。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初,世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上撰文写道,“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当前的城市低保只覆盖了符合条件的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王有捐也在媒体上披露:经测算,2004年35个大中城市至少还有一半多收入少于低保线的人口未纳入到救济范围,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识别瞄准率”为67.6%。  相似文献   

13.
武汉某大学一个新闻学硕士生在走入社会的3个月里,已经连“跳”三个单位,穿行三个城市,从武汉到重庆再到广州,她表示:“也不知道能在这里呆多久。”  相似文献   

14.
城市增长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低碳城市”不仅需要产业转型和技术革新,也需要生活方式逐步向“低碳”方式转变。本文重点关注城市的生活碳排放,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综述国内外有关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人口增长和空间蔓延三个标志特征)与生活碳排放的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国内的研究,简要介绍当前中国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构成及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健 《女性天地》2008,(9):40-43
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时间18时15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世界贸易中心会场庄严宣布:“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萨马兰奇的话音尚未落地,北京的夜空中已经升腾起漫天的礼花,“我们赢了”的欢呼声响彻了东方古都的夜空。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终于成为现实』这一夜,中国欢歌,北京无眠。  相似文献   

16.
A 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冬天,城市天空灰白,我忽然觉得内心荒凉。 在五道口的轻轨站,齐绵将我甩下:“乖,自己去逛,五个小时后我来接你。”我想抱怨,但齐绵已大步走远。齐绵也不容易,她父亲肝癌晚期,为了凑医药费,她周末四处做兼职。哪像我,寒假未到,就签了张假条出来四处闲逛。  相似文献   

17.
杨玲 《城市》2008,(7):58-62
城市交通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决定城市发展布局形态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总面积为3万平方公里左右.在2020年将集聚全市80%的人口.其中仅城镇人口就将达到2000万。重庆市目前的城市交通水平不高.如果未来“一小时经济圈”交通不能及时得到发展和提高.就会极大地影响重庆市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冰 《公关世界》2008,(1):10-11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在聚集人口、提高效率、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为中国城市品牌、城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又响亮地打出“城市”的口号。可以说,对于中国的城市而言,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将是两次十分难得的品牌国际化发展良机。然而,城市品牌要走向市场,决策者和老百姓该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9.
李培挺 《城市》2010,(7):67-70
当下世界城市的讨论是个热门话题。北京申奥成功时,中央就提出过北京“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世界城市便成为其下一个城市定位。北京提出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是情理之中的事,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理解世界城市,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也认为此问题必须研究透彻。本文将在简要述评专家们对此的重要论述后,以世界城市精神为突破口讨论宽容精神对于建设世界城市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将证明,人类注定是一种城市化的生物。在20世纪初,全球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足10%。但是到了20世纪结束之时(1999年10月),世界上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50%,达到30亿,绝对数增加了20多倍。全世界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有143个,并有23个具有8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其中亚洲就占了13个。如果说居住改变了中国,那么这种改变的最宏观描述就是——城市化。十几年间,中国已经有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进了城市,而这一切仅仅还只是个开始。据联合国预计。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还将有2亿人从农村贫困地区流向城镇,而亚洲发展银行预测,到201O年,中国将有3亿人口成为城镇新居民。这种人口流动大潮将使中国转变为一个城市化国家,根据《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城市化的11项战咯目标,它的主要内容有: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超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建成具有容纳11~12亿人口的城市容量,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占用面积不得超过国土总面积的2%。但其辐射带动的地理空间不得小于自身面积的50倍等。同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咯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市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不大、中城市不活、小城市不强”的根本途径。然而城市人口骤增经常意味着城市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及公共机构的能力常常跟不上需求。由于建筑不断崛起,风景遭到破坏,人的感觉会变差。在生存压力之下,人们可能作出糟糕的决定。按照经验推断,如果管理不善或经济增长长期停滞不前,各大城市很快就会出现大片的贫民窟,就如印度和拉丁美洲发生的情况那样。如何为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净水、下水道、学校、医院,将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那些现在已有很大压力的公共服务。因此,城市居住的合理发展,对这一切关系重大。未来的中国,什么样的城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