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尚菩”)是广州市司法局创建的全市首个非营利性司法社工服务机构,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实施意见》安排,经市民政局社团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于2009年3月成立。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年福利事业发展,强化政策保障力度,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广州市各级民政部门坚决贯彻落实民政部、省民政厅决策部署,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新塘事件已成为广州市社会管理的一个教训,正如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分析个中原因时说,迫切需要改革创新,转变不合时宜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切实转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量户籍人口服务、轻外来人口服务的思想观念,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加强和创新枉会管理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像重视城市社区建设一样重视镇村社区建设,切实把加强和完善镇、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上议事日程,不断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推动社会管理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周漩 《现代交际》2011,(2):41-4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也在随着时代的改革发展而变化和前进着。本文从通化市图书馆近几年的发展着眼,论述了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多年来通化市图书馆注重职工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职工文化素质整体有所提高,为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社会环境,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和责任,自觉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把服务工作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以创新服务和科学管理求生存,求发展,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证明了服务创新改革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24日~12月12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广州市组织了7个市直单位的21名干部赴香港学习考察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各单位根据各自负责的专题,以小组为单位到相应的机构进行跟班学习。民政干部在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安排下,学习了香港资深人士主讲的香港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社工理论及其价值观、社会服务机构运作模式、社会保险及医疗保障制度等课程,听取了香港在康复服务、长者服务、刑释人员服务、义务工作组织、就业扶助服务等方面的介绍并参观了相关机构。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复杂,传统社会管理服务与社会需求、公众期望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之后,原有的单位管理服务网络在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服务网络还不够完善,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在“单位人”时期的贴身照顾,原有的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开展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万源市国土资源局一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建设和万源跨越式发展为着力点,严格保护资源、促进持续发展、维护合法权益、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加强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坚持依法行政、勤政廉洁、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团结领导班子,提高队伍素质,圆满完成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民政工作,切实加强了民政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参与政府各项工作,强化社会行政管理的职能,使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团登记管理及行政区划勘界等多项工作取得了全国和全省一流水平,为稳定社会和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一、把民政工作摆上了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广州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都有一两次专门研究民政工作.如创建双拥模范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收容遣送等,市委常委每年都要召开一两次会议专题研究,提出任务要求.再如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清理整顿基金会、筹建广州慈善医院等,市政府分别召开了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和现场会议研究决策.二是广州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大多都要求民政部门派领导参加,让民政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使民政部门能配合中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坚持三年开一次全市性民政工作会议,每年开一两次民政局长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会议和作重要讲话,既对民政工作的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又对民政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舒卫东 《公共关系》2001,(12):28-29
今年3月1日,在公安部召开的“全国公安系统优秀单位优秀人民警察电视电话会议”上,广州市增城公安局朱村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为2000年度全国公安系统“人民满意公安基层单位”称号。这是继1992年以来,该所获得广东省委、省政府,广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广东省公安厅等授予的广东省、广州市文明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广东省先进,公安派出所、公安机关人民满意警队等11项荣誉称号之后获得的又一项殊荣。朱村派出所,已成为广州公安一面不褪色的旗帜。  相似文献   

10.
8月1日,为进一步加强新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新疆社会管理创新,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近日联合爱德基金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在乌鲁木齐市启动了“新疆社会工作专题研讨班一社会工作服务新疆社会管理创新项目”,项目计划在新疆建立12个民族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站。  相似文献   

11.
应建明 《职业》2011,(9):103-103
笔者所在学校在国家示范学校建设过程中,应在学校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校园文化软实力等办学能力方面,着力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内涵和实力,为全国同类学校教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2014,(6):78-88
上海社会组织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模式,更需要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制约。上海需探索成立市级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中心,建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第三方评价制度;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办法,建立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增长机制;加大社会组织人才扶持力度,出台公益人才扶持政策,打造公益人才培训基地;制订免税扩围政策,如细化免税对象、扩大免税内容、简化免税审批流程;建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资金体系,如建立支持草根社会组织的扶持资金、支持企业设立公益基金、设立社会组织发展的公共资金专户;开展社会组织改革创新试点,建立国际社会组织集聚园区,开展服务于外来人口的社会组织综合创新试点,建立与国际对接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无论在党政系统还是在学术界,都成为热门话题。然而我们也发现,人们对加强社会管理的理解是有不同的:有的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的事,加强社会管理就是要强化政府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有的认为社会管理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任务,因此加强社会管理要实现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特别强调通过加强服务来实现管理。按照这两个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米阳光”志愿服务平台、“鸠兹行动”项目先后孵化了“一帮就灵”、“春晖助孤”、“广济助困”、“孤独症儿童家长互助”项目……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安徽省芜湖市把服务基层、服务百姓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在运用专业社工人才助推社会管理服务上创出许多当地群众喜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5.
香港地区志愿服务活动从其创立之初至今,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传播社会正能量,而且其逐步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了规范化、组织化、制度化强的特点,它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非政府组织力量的推动、规范化管理、完善的志愿服务制度等经验,能够为优化和强化内地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万 《科学发展》2014,(10):74-78
上海以科技创新促进服务创新中心城市建设,需要破除各类制度藩篱,全面优化和重构城市创新体系,培育和造就各类服务主体,推动服务经济、服务型社会和服务型城市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即,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服务型社会组织发展,加快服务型社区的示范与推广,造就一代具有服务意识的城市新居民。  相似文献   

17.
张江 《中国扶贫》2016,(20):46-47
本届"扶贫日"金融扶贫论坛,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务院扶贫办主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办.论坛以 "精准特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金融扶贫"为主题,旨在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实际需求,不断提升金融扶贫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7月25日,广州市各街道出租屋管理中心收到上级内部通知,全面停收流动人员的治安联防费。该项举措被解读为大中型城市正在逐步缩小流动人口和本地人的管理差异。 与孙志刚案一样,这也是一项倒逼出来的改革。 备受关注的广州新塘“6·11”大敦村聚众滋事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创新社会管理的探讨。广州市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9.
《当代老年》2006,(3):F0004-F0004
1997年10月11日 武汉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市属工业局体制改革的决定》,组建武汉市经济委员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定为行政副局级单位,负责原市属工业各局机关800多名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4月27日,广东省广州市首家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管理、运作,集工会组建、帮扶、维权以及开展活动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站点——工会异地务工人员活动中心凤阳站揭牌。据悉,该机构的成立是广州市总工会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直接面向一线异地务工人员、维护异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创新之举。机构由广州市协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运营服务,配备6名工作人员,机构将承载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心理辅导、文体康乐、社区融入等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