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宇 《现代交际》2012,(7):49+48
人才服务中心是国家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队伍的科学有效管理影响着自身的服务水平与发展状况.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才与人才管理的涵义,然后分析了我国人才服务中心人才管理的现存问题,最后探讨了完善人才服务中心人才管理的方法,希望对人才服务中心人才管理做以推动.  相似文献   

2.
高端人才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高端人才并非仅指科技人才,而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按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人才类别划分包括六类,即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其实后者也属专业技术类,只不过当前比较稀缺、急需而已。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国务院日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是党和国家有关人才发展的长远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贯彻实施《纲要》,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开阔的眼光、思路和胸襟,把我国人才发展放在世界人才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认识和把握,以积极主动、时不我待的姿态参与全球人才竞争,抢占世界人才发展的制高点,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的三个环节中,使用人才是核心和关键,要使人才施展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必然要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王磊 《城市观察》2011,(3):152-162
人才资源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各区域的人才发展困境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结构性失衡、人才质量低、人才浪费、人才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虽然各区域在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以及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了多种人才规划措施,但仍存在一定的误区与不足。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入教育投入、完善人才引入和激励政策,明确以人为本、投资于人、以用为重及吸引与培养并重的原则,并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在人才竞争和区域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6.
21世界是一个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决定实力高低的最终因素应该是人才。文中探讨了人才储备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掌握人才储备的策略,希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的人才配置境界,为我国早日摆脱金融危机阴影,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也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一周年之际,研讨人才发展新思想新理念,对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推动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导刊》2010,(27):14-17
站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高度,不难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我们的人才观念、人才开发和人才管理显得相当滞后。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什么工作供不应求,什么职业最好找工作?日前,记者从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紧缺型职业目录已发布。为解决好人才缺失的问题,该省今年计划培养3000名紧缺人才和4000名“青年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着眼于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家人才规划明确了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上海国际大都市和科创中心战略建设目标的不断推进,对人才尤其是优秀拔尖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上海当前吸引集聚人才的形势来看,面临着不少挑战.“人才绿卡”制度是整个人才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人才工作的重要基石.“人才绿卡”制度创新,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现有的居住证(A证与B证)政策和人才落户政策以及外国人来华就业政策等系列政策制度统筹考虑,从而有助于从根本上理顺现有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士凑 《职业》2014,(36):29-31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人才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才培养模式、方向也随之变化。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才问题捉襟见肘。主要表现为人才流失严重,现在的人才队伍存在严重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才过密集中于社会显达而非生产领域,专业结构不合理等。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认为极有必要构建显才自我实现、潜才不断成长、准潜才大力培养的人才成长链;同时必须营造整个社会人文素质氛围,打破人才终身制,推行人才合理代谢制度;而且要在潜才成长和准潜才培养方向上密切注意人才接受方向,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意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推进入力资源整体开发,注意发挥离退休人才作用. 而早在2002年4月8日的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的政治宣言就确认:"高龄人才的潜力是未来进展的强有力的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社会条件的改善".可见,重视老年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智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4.
“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强国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波 《科学发展》2016,(4):91-98
“十三五”期间,浦东将把建设国家人才改革试验区作为人才发展工作的突破口.在拥有诸多先行先试政策的支持下,浦东应实施更开放的人才制度来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创新人才跨境交流、科研人才双向流动等方面,如何提升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政策,这是浦东人才制度不断优化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据最近对浙江台州2600多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有81.7 %的企业认为人才问题是企业的首要问题。但多数民营企业存在人难招、才难留的问题。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在台州民营企业中,2002年企业总产值2283亿元,拥有职工总数达120多万人,而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以上的人员有34699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2.8 %。在这部分人才中,高层次人才(指硕士及副高职称以上人才),总量仅为996人,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8 %。这两个2.8 %说明,台州民营企业人才少,高级人才更加稀缺。在此基础上作深一层…  相似文献   

17.
汪怿 《科学发展》2014,(3):72-77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人才开发而言,带来的是市场化、国际化、要素集聚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包括将人才储备作为自贸试验区建设目标实现的前提,将优化人才队伍和环境作为自贸试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将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作为自贸试验区赢得国际竞争的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自贸试验区,必须把人才开发问题放在重要地位,要将自贸试验区建成集聚各类人才的枢纽,建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的试验基地;要强化人才开发的重要策略,包括集聚和造就一流人才,建设适宜居住、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人才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全国各地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刻地意识到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争夺人才的措施频频出现。德州市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过程中,人才的作用更加突显,相继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不断发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发展,高校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贡献尤为重要,高层次人才的存在加快了专业建设,优化了师资团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竞争力。由此可见各个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渴望,研究高校人才引进政策的产生、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可以提高高等院校引进人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0,(33):10-11
首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于10月23日举行了人才发展理论创新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人才理论研究和宣传,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人才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思想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