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范围内,毒品泛滥都是个极难治理的问题。多少人因吸毒而痛苦不堪、家破人亡.甚至引发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吸毒人员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后。其中又有多少人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屡戒屡吸、屡吸屡戒”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控制毒品蔓延的同时。戒毒人员的社区康复也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数字     
121.8万名 10月23日,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消息称,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21.8万名。其中滥用新型毒品人员以35岁以下青少年为主体,并逐步由社会闲散人员向企业员工、个体老板、演艺人士等各阶层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3.
从近3年我国查获的未成年人吸毒情况来看,未成年人吸毒现象出现了总体数量增长、地区分布集中、毒品种类变化等特点。这些变化特征表明:未成年人吸毒的总体风险上升、不同地区的吸毒风险不同,不同毒品类型的风险存在差异。从未成年人的寄存空间来看,未成年人的吸毒风险主要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并会随着条件的转变而发生变化。对未成年人吸毒的风险防控应当从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和环境控制两个层面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吸毒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个人、朋辈群体、家庭、学校及社会这五个范畴的因素,而这五个范畴的因素是互相关联的,如未妥善处理,便会成为青少年吸食毒品的风险因素,反之,它们亦可成为防止青少年吸毒的防御因素.而要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进行青少年禁毒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照香港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成熟模式,或许可以为我们开展青少年禁毒工作拓宽思路. 香港青少年禁毒形势 青少年吸毒问题持续深受关注.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发表的《2012年世界毒品报告》显示,大麻和苯丙胺类兴奋剂作为主流毒品呈上升趋势,而新药物和非医疗使用处方药品的滥用正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在我国香港地区,鸦片类毒品曾是最多人吸食的毒品,但其流行程度日渐下降,过去10年,呈报吸食鸦片类毒品的人数下降约50%,而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的人数则大幅上升.可见,香港的情况与全球相仿,危害精神毒品和药物滥用已成为香港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毒品和人均汽车保有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吸毒者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吸毒驾驶行为如今已成为又一严重威胁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我们要将这种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之中,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缺失正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急需建立健全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的社会干预机制.尽管从表面上看.我国现行法律为未成年人构建了一个表面上完善的监护体系.但是却并不适于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监护.吸毒人员具有不宜、无力、不能充任监护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对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的社会干预机制应当包括支持监护与重建监护两大基本环节,对于吸毒人员的监护问题既不能无动于衰.也不能片面强调剥夺吸毒人员的监护权[1]  相似文献   

7.
关注青少年群体的成瘾问题是我国毒品问题治理的应有之义,但当前针对该群体成瘾原因的探讨存在静态呈现个人经历和理论演绎分析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完整把握青少年吸毒者使用毒品的经历,也难以为青少年毒品问题的预防和矫治工作提供有效借鉴。"毒品使用生涯"是西方学者审视个体吸毒经历的成熟研究范式,能够为动态理解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提供独特视角。基于15名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开始吸食毒品且目前保持良好操守的戒毒康复人员的深度访谈材料,将其毒品使用生涯划分为毒品消费阶段、毒品维持阶段和意义迷失阶段。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个体心理演变与吸毒行为的发展变化,更是个人特质与其所处社会结构之间互构的结果。应对青少年毒品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于协助他们重新建构起新的生命意义,不断追求和创造作为一名正常社会成员的主体立场和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8.
社工A问:我的一个案主和他的妻子都吸毒(我在家访时看到了吸毒工具,而且案主妻子的大腿内侧有明显的针孔),5个月大的女儿和他们住在一起。案主有贩毒行为,还会带朋友到家里一起吸毒。案主的哥哥和嫂子住在他家隔壁,非常厌恶案主。与我见面时,案主说自己很想尽父亲的责任,为女儿的成长提供一个好环境,但他又并未承认自己的吸毒行为。案主未戒毒,随时都有被抓去强戒的可能,而且他并未做好准备戒除毒瘾,这与他自我表述的目标(为女儿的成长提供一个好环境)非常矛盾。我该怎样去提升案主的戒毒动机呢?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当代青少年吸毒问题有所加剧,主要原因是贩毒犯罪猖獗、新型毒品的迷惑与诱惑,吸毒者负面社会形象的淡化,演艺娱乐界和媒体的误导,以及不良的家庭氛围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目前也面临着如何遏制青少年吸毒现象蔓延的问题,从美国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应当有效打击贩毒犯罪行为,加强毒品识别和危害知识的普及,加强青少年自我克制和保护意识的教育,以及对流行文化中丑恶现象的辨识能力,此外还应为青少年营造有利于拒绝和远离毒品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明星吸毒"新常态"的原因并非无迹可寻,破除其怪圈也并非无计可施。树立综合治理的思维,明确明星角色规范,综合运用媒体、行业与法律规范治理手段,增加教育、监督与处罚力度是走出明星吸毒"新常态"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明星吸毒事件层出不穷,娱乐圈似乎被毒品阴影所笼罩,明星们"吃牢饭"也由爆炸性新闻演变成为一种"新常态"。继张默、房祖名、柯震东、宁财神等多位娱乐圈明星因涉毒被抓后,前不久,媒体又曝出演员王学兵等人因涉毒被警方抓获的消息,明星涉毒话题再度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这些明星都曾因涉毒而受到法律惩罚,但这种惩罚并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全国因吸毒造成的死亡人数累计达33975名。据国家禁毒委介绍,截至2004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已达79.1万名,比2003年上升6.8%。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0%。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毒品向题又出现了蔓延的趋势。毒品不知给多少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开展禁毒斗争,扫除毒品祸害,是中国政府的历史责任。当前,一场禁毒人民战争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12.
据浙江省温州市“6·26”毒品销毁暨禁毒社工宣誓仪式上透露,目前,温州市共到位禁毒专职社工697名,占全省禁毒社工总数的46%。 截至今年5月底,温州市共破获涉毒案件5230起,破获贩毒案件804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66名,查处吸毒人员4426人次。仪式上,逾150公斤毒品被封贴并宣布销毁,100多名禁毒社工参加了现场宣誓。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吸毒成瘾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诸多案例显示青少年初次接触毒品是因为朋友,在戒毒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吸毒也多是朋友造成.笔者在以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失范"理念及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压力学说"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朋友在青少年吸毒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吸毒是当今的世界性问题,目前全世并至少有5000万人吸食毒品,吸毒费用高达3000多亿美元。尽管各国都在缉毒禁毒,但世界性毒品泛滥却有增无减。自关资料显示:美国2.4亿人口中就有1亿人试用过非法毒品;法国11-20乡的青少年中,吸毒或尝试过毒品的占90%;在独联体俄罗斯等国吸远者已超过100万人;泰国吸毒者已过50万人,占其总人口的10%;在伊朗,吸毒者竟达人口总数的6.25%;香港吸毒者也已占人口总数的2%,台湾的吸毒者则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解放酌,我国吸毒章高达2000b人。新中国成D后,开展了一系列禁毒运动,收到了自授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2,(4):F0003-F0003
2月1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收治吸毒人员“春雷行动”的第一天,全市共收治吸毒人员14人。当天上午,西安市辛家庙派出所,44岁的吸毒人员闫某。从1987年开始吸毒,在接受强制救治前.他已经5天没有吃饭了。  相似文献   

16.
“吸毒人员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吸毒人员对其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不力或监护缺失的现状,深入探讨了终止、剥夺乃至转移吸毒人员监护权的问题。涉及到监护权转移实践方面的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了临时监护人,短、长期寄养家庭,机构性质的儿童之家,儿童福利院等多种监护权转移方案。对一些存有疑义的问题,则是需要系统研究、统筹规划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各地已开展过多次反毒品犯罪专项斗争,但贩毒吸毒现象仍有蔓延。在北京,一些青少年吸毒现象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一、北京市青少年涉毒场所及年龄分布调查证明,KTV包房、卡拉OK厅、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以青年为主要对象的公众娱乐设施,是涉毒犯罪最集中的地方。一位18岁的吸毒青年对笔者说:“我就是在魏公村(北京市海淀区——繁华地区)的电子游戏厅里学会吸毒的。刚开始看别人用锡箔纸烧着吸觉得很新奇,他们让我也试一试。第一次觉得很不舒服,第二次、第三次,越吸越舒服,越痛快;以后他们又教…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吸毒人数在我国吸毒人数中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非法走私、种植、加工毒品以及吸毒贩毒等反社会越轨犯罪行为日趋严重,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危害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作者认为,禁毒教育不普及是吸毒人员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及单位的决策者对毒品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禁毒教育存在盲区与误区;相当数量的社会公众对吸毒缺乏全面、科学的认识,其中有的人有成为新的瘾君子的危险;戒毒场所泛滥与管理失范、戒毒广告的虚假、戒毒宣传的歪曲误导,造成了吸毒者难以根本上戒除毒瘾,同时又形成了戒毒并非难事的宣传效果。严酷的现实是,时至今日全世界还未生产出任何一种十分有效的戒毒药品!实施全民禁毒教育,尤其是抓紧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吸毒的社会现象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我国目前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特点及其危害、青少年吸毒的原因,论述了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青少年吸毒问题,并从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及社区等层次来探讨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