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20年代,随着体育运动的兴盛,在一个名叫赫佐格奥拉赫的德国小镇上,先后出现了三家运动鞋作坊。其中有位老板才20岁出头,他起初是一位跟着父亲在街头摆摊的修鞋匠,后来因为看到了体育运动的商机,才大胆投资办起了一家制鞋作坊。  相似文献   

2.
橘子 《现代交际》2004,(11):6-7
卡尔·土斯比 小鞋匠成了“丹麦御用” 16岁那年,卡尔·土斯比终于找到个活计,在丹麦南部小镇的一家皮鞋作坊当小工。那会儿的作坊没什么花样,只有4种款式的男女皮鞋翻来覆去地倒腾。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手工活儿,做一双鞋总得花上一个星期。 1963年的丹麦小镇Bredebor  相似文献   

3.
陈亦权 《职业》2011,(2):52-52
上世纪40年代,一位年轻华侨在新加坡办起了一家小小的服装加工作坊,因为规模还很不成熟所以第一批货一生产出来,他就要带着样品出去开发市场。  相似文献   

4.
陈亦权 《职业》2011,(4):52-52
上世纪40年代,一位年轻华侨在新加坡办起了一家小小的服装加工作坊,因为规模还很不成熟所以第一批货一生产出来,他就要带着样品出去开发市场。  相似文献   

5.
1993年,“煌上煌“还不过是一家前店后坊的熟食小店,而今天,“煌上煌”已是拥有资产近亿元的集团公司。公司属下的煌上煌烤禽连锁店光在南昌市内就有约70家,在全国共有150多家,这样的业绩不仅在江西省首屈一指,在全国的熟食行业也算得上佼佼者。从家庭式作坊到现代化企业,徐桂芬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嬗变,这其中到底有何奥秘?  相似文献   

6.
《当代老年》2007,(3):1-1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相似文献   

7.
1993年,孝感行署办公室收到汉川的一条信息:华严农场发生鞭炮爆炸,重伤多人。灾情就是命令,时任办公室副主任的我,立即向领导汇报,并主动请战,带领专班赶赴现场调查。事故发生于一家私人鞭炮作坊,现场惨不忍睹:房屋震塌,巨石炸裂,树木烧焦,十几名受伤孩童血肉模糊,有的烧伤面积达70%,让人触目惊心!他们有的在作坊做童工,有的带着弟妹在这里玩耍,调查组来不及在汉川吃晚饭,每人啃了两个馍,连夜返回孝感,向专员办公会汇报。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初,一个在柏林洪堡大学的小伙子,经常因为学费而外出打工,那年的暑假,他来到一家成立没几年的玩具作坊里当会计. 玩具作坊的老板是一个非常严格和苛刻的人,他希望自己的每个员工都是最勤劳的人,最好一天到晚都不断地工作,连洗手间都不要去,可是哪怕如此,作坊效益依旧很不好,而且问题不断,有时候是产品的质量遭到客户投诉,有时候是无法如期完成订单,还有时候则是成堆的产品堆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老板纳闷极了,自己的员工都是最勤劳的人,可是为什么作坊却始终发展不起来呢?老板断定还是员工出了问题,他开始仔细留意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第二天,他终于揪出了三个不认真工作的懒员工,他们经常会傻傻地发呆,甚至还有两次拿着做了一半的产品跑到街上去玩.  相似文献   

9.
郭龙 《职业》2011,(25):30-30
这是一家低调到近乎让人忘记的企业:它所在的城市领导从来不知道本市还有这样一家行业龙头企业,该市的领导去北京开会的时候才知道本市有这样一家大企业,因此这家企业才第一次享受到了政府的一些相关政策优惠;  相似文献   

10.
小鱼儿  乔健 《伴侣(A版)》2008,(12):36-37
正从武汉到广州非常突然,因为公司在广州设了一家分公司,我被派来开拓新的市场。我的大学是在广州上的,在武汉时,我QQ上的朋友大部分都是广州的。起先我在QQ上的名字并不叫庄生,因为一个叫蝴蝶的广州女孩,我才起了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1.
陈之杂 《职业》2014,(31):51-51
月薪两千的湖北农村姑娘王燕被解聘后,自主创业,开了一家“3D墙”装修公司,从此开辟了不一样的人生。 2008年,当时才19岁的王燕,高中毕业后跑到了深圳,并在一家窗帘厂里工作,底薪加上加班费每月也有一千多,三年后已经达到了两千多,这对于从山窝窝里跑出来的小姑娘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  相似文献   

12.
那是我在做北漂的时候,去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策划书,关于网络投资与项目的。按照我的设计内容,一个男孩在计算机上制作图片。那男孩来自河北,很纯净的脸,顶多20岁的样子。他的工资是每天50元,后来才知道这意味着没有节假日,也没有星期天,还无报酬地任意被加班加点。因为西安的会议,公司对策划书要求很急,从  相似文献   

13.
干扰测试     
一家工厂在报纸上招聘质检员,刚失业的我决定报名。通过初试后,三天后我又迎来了复试。复试现场来了20多人,而公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07,(25)
A企业是一家拥有十年经营历史的民营企业,员工已过百人,在业界也算小有规模。但A企业的管理却始终停留在"作坊企业"的层面,对此A企业的孙总空降了一位重金聘请的高管赵经理来进行全面改革。赵经理来到A企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绩效考核。但三个月过去了,赵经理的绩效工作不断遇到阻力,尤其是那些元老们似乎对他充满了敌意。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作坊     
残存在我记忆里的父亲的作坊仿佛黑白片里的远镜头,若隐若现,模糊不堪。问父亲,说是开了十二年,前六年榨油,后六年轧棉花。父亲的作坊建在村西杨树林的边上,孤零零一座砖瓦平房。从我家到作坊,要经过一片乱坟岗子。印象中仅有两次去父亲的作坊,一次是在夜里,去时怀里揣个手电筒,手里握着一根木棒。走到乱坟岗子,总会骇然心惊,墨一样的夜空中,蓝白色的火苗一朵朵飘忽、跳跃,野猫不时吐出一阵  相似文献   

16.
邵宁 《炎黄世界》2009,(1):37-38
人们常说,大河满了,小河才有水。在上海一家民营企业,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小河里有水,大河才会满。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职工富了,企业才会富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 年代,一位名叫桑迪的美国穷小子在纽约郊外的杰斐逊港镇上,与一位叫琼的姑娘结了婚.结婚后,他们的所有财产只是妻子的3500 美元陪嫁.一段时间内,他的薪水甚至无法同时支付牛奶费和购买婴儿尿布.后来,妻子把陪嫁钱拿出来,让他在镇上开一家生牛屠宰作坊,专卖牛肉.  相似文献   

18.
杨灵爽 《职业》2007,(31):14
A企业是一家拥有十年经营历史的民营企业,员工已过百人,在业界也算小有规模.但A企业的管理却始终停留在"作坊企业"的层面,对此A企业的孙总空降了一位重金聘请的高管赵经理来进行全面改革.赵经理来到A企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绩效考核.但三个月过去了,赵经理的绩效工作不断遇到阻力,尤其是那些元老们似乎对他充满了敌意.  相似文献   

19.
陈亦权 《职业》2014,(25):30-30
霞飞诺(Safilo)公司是世界第二大眼镜制造商,它在全球拥有超过13万个销售点。它的创始人是古格列尔莫·塔曲。古格列尔莫在创办霞飞诺(Safilo)之后,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就把一家小小的私人作坊打造成了跨国公司,这在全球商界都成了一个神话。为了揭开谜底,意大利《经济》杂志的记者曾对古格列尔莫进行了专访。记者走进古格列尔莫的办公室,看见里面除了常见的办公桌、电话和书柜以外,还有一大箱贺卡,  相似文献   

20.
总统的糖豆     
从13岁起,我就在父亲的小糖果作坊打工。1960年我正式接管了这间小作坊。每天早上,我要比工人提前两个小时赶到车间,启动蒸汽罐,准备好当天要用的原料。旺季时,我每周都可以赚到70多美元,淡季则要靠赊账买原料,但我对这种生活挺满足,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和糖豆作坊的命运。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一个讲座上认识了商业顾问麦克丹尼尔,他对我说:"你做的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