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闻一 《中外书摘》2011,(6):77-79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008年11月5日在他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针对美国将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明确表示:“此前曾计划取消导弹部队一个师下属的三个团的战斗值勤任务。这支部队部署于科泽利斯克,这个师已计划在2010年解散。我现在决定,将这一计划推迟,我们不会解散任何部队。”梅德韦杰夫还警告说:“如果有必要,为了消除反导系统的影响,在加里宁格勒州将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  相似文献   

2.
普京以高得票率蝉联俄罗斯总统表明,他结束了长期以来社会政治斗争纷争不已的局面,实现了政治稳定,俄罗斯政治进入新时期。俄罗斯新一次杜马选举的结果诞生了崭新的杜马格局,这对俄罗斯政局以及未来的政治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统一俄罗斯"党获胜表明普京推行  相似文献   

3.
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在国际政治与反恐斗争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是怎样夺权、如何治国的,却鲜为人知,本文介绍这方面的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童话之都”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聚焦了全球的眼光,旨在达成后京都时代新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此举行。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2007年,是国际政坛领袖更迭频繁的一年。联合国(UN)、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三大国际组织迎来新掌门,英法日三巨头的头把交椅先后移主,阿根廷、印度选出女总统。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老一辈政治家,如安南、希拉克、布莱尔等人相继谢幕,新的政治领袖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携带了何种令人骄傲的政治资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国际局势日益动荡,高校大学生对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的认知情况也逐渐受到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秉持着科学的、积极的思想动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坐标。因此,深入把握当代大学生对国际政治热点问题的认知调查情况,有利于激励思想政治教育者,完善高校的育人机制;使大学生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增强责任感;树立理性多元的政治价值观。对此,我们要以科学的思想理念作为依托,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加强网络载体的运用和实践载体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不仅是我国的卓越的领导人,也是一位公关大师,对于一个“不仅让中国走向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走进了中国”,备受世界好评和历史公认的政治领袖,他高超的公关本领、卓越的公关思想、高屋建瓴的公关理念和具有大家风范的公关策略,是永远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和平崛起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对发展道路的探索,体现出我国对和平与发展的重视。和平崛起战略对我国、对国际都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给国际政治关系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永忠 《老年人》2013,(11):16-17
在今年6月14日举行的伊朗大选中,鲁哈尼首轮以50.7%的得票率,击败所有强硬保守派竞选对手,当选伊朗第11届总统。鲁哈尼承诺,为摆脱伊朗目前面临的内外困境,执政后对内将会稳步推进政治“变革”,努力营造一个“宽容”的社会环境;对外将寻求与国际社会建设性互动,努力改善与美欧和地区国家的紧张关系,争取打破核僵局,解除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  相似文献   

10.
梁萍 《职业时空》2008,4(2):115-116
国际意识有时称为“世界意识”,有时称为“全球意识”,其内涵是一致的,都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而构造一种民族的、国家的思想意识。在全球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的教育主题,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意识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意识,一种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但这种客观要求能否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层面如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都显得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教育、国情教育、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教育等。公共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国际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1.
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作为社会扶贫的标杆,定点扶贫开展30年来,历经了由最初自发自觉到"十三五"期间承担政治任务、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转变.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之下,定点扶贫该如何创新?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务院扶贫办国际合作和社会扶贫司司长李春光.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于1996年发表的“文明冲突论”,试图为我们重新认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其论述主旨是要人们相信,冷战后世界的根本冲突将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的或以经济为主的;人类的重大分野和冲突的主要根源将是文化的或文明的;民族国家虽然仍是世界事务中最有力量的行动者,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跨越国家疆界、信仰不同宗教、分别属于不同文化的民族和族群之间,文明冲突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战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为世界的未来勾勒了一幅令人不安的前景:伊斯兰文明有可能与儒教文明联手一起对抗西方基督教文明,由此引起的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滥用并最终演变成全球性战争。对于饱受20世纪战乱之苦和即将迈人一个新千年的人类来说,这一有关世界未来前景的预言无疑令人倍感沮丧,不啻是可怕的梦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