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进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少年儿童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少年儿童,虽然他们是同龄人,属于同辈群体,但他们在受教育的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社会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教育隔离、社会隔离和心理隔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他们是80后90后的年轻群体,他们生长在农村,却不迷恋故土,他们工作在城市,却难以扎根城市。这个人数接近一亿的庞大群体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结构、工作需求、生活态度、人生观念等方面有着明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下,青年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全国更广泛的关注。青年农民工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他们与这个社会的融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稳定。对于这一群体怎样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与这个社会融入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浅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力求为青年农民工开创一条最佳道路,缓解当前城乡冲突,以实现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活,却又没有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在他们"市民化"的过程中,媒介素养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本文以四平市区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样本,全面调查了融媒体时代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情况,分析了提升其媒介素养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问题范式是支撑既有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主导范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常常被当作一个“问题群体”在研究。本文基于对一个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之历程的阅读、理解和阐释,从社会认同角度探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方式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并非一个问题群体所能简单概括.需要细致、冷静地观察与追踪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应摆脱结构化的问题范式,走向一种过程性的理解范式。本研究认为,群体资格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新的可能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6.
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文章认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职责,对农民工权益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增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工会维权能力、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等方面,探讨了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一项对442个县以及北京和珠江三角洲的调查中,外出劳动力受过高中和初中教育的都高于农村一般人口,由于年龄和教育的优势,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是农民工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按照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如果精英群体长期居于社会底层。那就会引发社会的失衡,造成秩序混乱。城市农民工在农村中。基本上还属于中上层,精英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特殊阶段、特殊体制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规模大、数量多、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阶层,也是党委、政府工作和民生改善的重点人群。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他们的问题和困难解决与否,直接考量着政府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能力;他们的需求和期待满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改善民生的决心与力度。可以说,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事关现代化发展成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却并没有脱离农民的身份;他们生活在城市却享受不到正常的劳动权益保障;他们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没有得到城市人应有的尊重;他们自身在城市更是没有归属感,高楼大厦是他们一砖一瓦堆上去的,最终却只能栖身于角落,与尘埃为伍。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仍然有这样的群体,需要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宋言奇  谢海江 《城市》2008,(9):75-79
农民工是我国当今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科学素质的提高.对整个国民素质的改善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提高.对其个人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其次,农民工科学素质的提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对城市社会的和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名字,记录和承载着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变迁与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民工基本被定格为一群工作在城市但家在农村的人。但是,自从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长并走上社会,他们在城乡间迁徙的特征正逐渐淡去。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几代人曾经生活过的农村只与他们的父辈有关,他们在城市出生、长大,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城市居民。然而,这个肯定的答案至今未得到社会的共同认同。  相似文献   

12.
赵洪波  黄晓利  吴岚 《职业时空》2008,4(9):219-219
晏阳初是现代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平民教育思想理论。在当前,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而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应有之义。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一个特殊的阶段。考察当代中国农民工群体,可以发现他们仅仅是实现了地域和职业的转换,但在身份认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转换上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要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成功转化,除了制度安排、体制障碍、社会环境等因素外,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也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我国的农民工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他们对我国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研究普遍忽视了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依循的是选择性融合模式——经济上以"同化"模式为主,文化上以"共融"模式为主,社会生活则是"分离"与"共融"兼而有之。这与第一代农民工普遍的"分离"模式存在区别,同时也是他们的结构地位、群体特征与策略选择使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主体理性权衡与策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循序递进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许璟莹 《社会学》2010,(1):59-63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崇明籍农民工涌入上海,这一同时拥有上海户籍及农民工身份的特殊群体所遭遇的融合困境也日益凸现。笔者通过在沪上农民工聚居地之一的c公寓进行长期入户访谈,着重对崇明籍农民工进行个案访谈,从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切入,对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现状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中国大陆的农民工是一个职业流动相当频繁的群体。本文将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区分为: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通过对实证调查数据和材料的分析,本文证明,农民工的初次职业流动实现了职业地位的较大上升,而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却基本上是水平流动,没有地位上升。农民工再次职业流动地位未能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缺少地位积累、地位继承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7.
易颚清 《职业》2011,(15):81-82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农民工,这个群体大部分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组成。他们受过一定的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生的农民工在城市化的建设、社会转型、社会结构调整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的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民化的进程,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和发展,农民工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尽快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现状,使农民工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可以从完善当今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使农民工尽快容入城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青春脸庞出现在农民工群体中,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与他们的父辈不同。这就是第二代农民工。他们对这个城市的付出以及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面对的种种困难,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