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     
八成 六成 九成 五成 ——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公务员群体和城市白领人群展开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普通公务员和白领感受到“较大”甚至“极大”压力;超六成人表示压力主要来自“买房供房”;近九成人认为自己过劳,超五成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不太满意。  相似文献   

2.
骆潇 《职业》2011,(22):28-29
“过劳”现象向白领群体蔓延 2011年4月10日,普华永道员工潘洁因工作繁忙、“离不开人”延误治疗,最终因病毒性脑膜炎病逝,年仅25岁。其父母在接受采访时说,潘洁住院昏迷期间,公司仍打电话来询问工作进度,网友们纷纷质疑潘洁的离世就应该是“过劳死”。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本该享受共同的阳光雨露,平等自由、相处和谐、公平竞争。可现实却是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不平等,导致了太多的公民权利的不平等。从户口入手,解决同等国民身份、同等国民待遇问题,才能朝向真正的公平与正义,才能朝向一个‘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河北晓华“上班恐惧症”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吗?近半数的白领有“上班恐惧症”。心理学认为,恐惧来源于不确定性。在我看来,“上班恐惧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面对老板时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去年年底的一篇关于白领“过劳死”的报道披露,那些看似衣着光鲜、…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过劳死”的讨论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劳累过度。这肯定不是人们想要的状态,如果不是因为各种压力——这种压力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谁也不会以生命为赌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变革,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劳动者的工作与生活压力随之而增加。伴随着高压力的工作与生活,"过劳死"现象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遗憾的是,我国现在对"过劳死"的理论研究仍不成熟,法律规制也不健全,已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过劳死"的概念和法律现状,对如何完善我国"过劳死"法律规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青年白领移民群体的数量和规模逐年递增,其对迁入地社会结构的变更和城市建设的推进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从当前青年白领移民的成长现状来看,表面光鲜的背后是白领们日益繁重的压力、焦虑与愤懑的社会事实,众多白领身不由己地从白领沦为“白奴”似乎已成常态,由此必会引发青年白领移民群体社会心态的浮动。对1046名白领的研究发现.年龄和收入显著正向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的变化.社会信心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与其拥有社会支持的程度紧密相关;生活压力方面:自购房、自身健康压力及社会信任度显著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社会参与、情感性支持和社交陪伴是显著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社会信心的社会支持因素。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0,(11):22-22
压力总有限度,当Boss的指示由忠告升级到喋喋不休白领们也难平心中怨气,“泄愤族”们给这些“气鼓鼓”的职场人找到了一个发泄的空间:游戏里你当家、出气室里过过瘾、再到便便餐厅来顿特别晚餐,你的愤怒绝对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8.
孟影 《现代交际》2006,(1):11-11
“新简单主义”是今年美国最流行的一个名词,它所宣扬的“简单生活”风行全球:不看电视、不上网、不大规模购物、不驾车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外什么也不做……在物质化时代的今天,许多人部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更加简单、高效的生活方式。在日益增加的工作压力面前,疲惫的白领正在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简单主义生活。它是白领们对复杂都市生活有选择的接受,是不完全摒弃科技但又不完全为物质所累的生活。在上海,笔者也发现了这样的“简单主义”一族的踪影,她们是否会成为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郑岳涛 《老年人》2007,(9):14-14
有媒体报道: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去世的135名学者和教授的平均年龄仅为53.3岁。年轻才俊英年早逝,不仅给他们的家庭和父母带来了痛苦,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损失。察看他们英年早逝的原因,大都是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生活没有规律,缺乏必要的锻炼,结果导致了“过劳死”。  相似文献   

10.
廖仲毛 《职业》2003,(10):52
要做职场新鲜人,一些职场新名词不可不知道,因为这些名词往往透露了职场的最新发展趋势。“白骨精”职场有白领、蓝领之分。白领与白领也各有高下,地位最高者往往被称作“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据说现在的“白骨精”一般都是有房、有车一族(包括按揭),他们的四大武器是手提电脑、移动硬盘、数码相机、彩信手机。“影帝”或“影后”很多刚刚毕业的大中专生们都当过“影帝”或“影后”,他们奋斗目标就是早日摆脱这样的称号。因为工作经验不足,用人单位往往让他们先掌管影印机,故得了“影帝”或“影后”之称号。千里马与锂电板过去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作压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都渴望走出喧嚣的大都市,享受田园生活,借以放松疲惫的身心。在美国,白领们都热衷于当“业余农民”。海归女孩吴楠从中受到启示,她在上海创办了“小农庄主俱乐部”,不仅让城里人过上了“瓜田李下”的时尚地主生活,她自己也收割了大把财富。海归女孩不当白领要”种地”今年29岁的吴楠是位郑州女孩,2001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在上海  相似文献   

12.
白领们现在有一个“酷”一点的名字,叫雅皮。白领们现在还有一种“酷”一点的生活方式,就是吃药。雅皮们有很好的生存、医疗条件.经济实力上的保证让他们衣食无愁病毒不侵。问题是并非只有病毒可以让你倒霉,在你可以通过疫苗躲开各种流感以后,你的问题可能恰恰来自你优越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交际表情     
《现代交际》2006,(9):14-15
怀旧追忆似水年华周末带着相机去高校,在毕业的学生中“扎堆”感受学生们的喜悦。高校“毕业月”,“高校游”成了最近白领间最热门的周末休闲活动。近日,记者在复旦大学的校园内发现了二十多名来自pchome论坛的白领“毕业摄影军团”,而这支浩荡的队伍就是通过自己的镜头重温自己当年毕业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子女养育问题是青年人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对上海青年白领的育儿行为和压力调查发现,青年白领父母重视子女的教育投资和择校筹谋,重视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培养,对子女的生活幸福期望高于事业期望。育儿压力并非来自于实际承担的照料责任,而是源于自身生存压力的投射,以及对子女成为"快乐精英"的教养期望。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1994,(12)
“过劳死”十大信号日本企业职员近年“过劳死”的人数明显增多。日本中央大学劳动心理学教授斋滕良夫为此提出“过劳死”的十大信号:1、不断自叹疲倦;2、屡次表示工作不顺利;3、回家后马上就不想再活动;4、觉得头痛或胸痛;5、时时表示要辞职;6、经常痛写上级...  相似文献   

16.
让压力与快乐共舞--2006职场压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娴 《职业》2006,(2):29-31
衣着光鲜,工作体面、收入不菲、业绩卓越.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白领的光辉形象。可伴随着“职业病”一词的出现和许多社会精英的离世.人们开始发现“光环”背后的巨大阴影。在美国.每三个工人中就有一个由于压力而生病;在英国,工作压力过大的代价达到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在中国.职场人士的压力状况又如何呢?《职业》杂志、中青在线.智联招聘联合进行了“职场压力调查”。调查显示,有42%的被调查者觉得压力较大,觉得压力很大的有20%.而没有压力的仅有3%。  相似文献   

17.
在高层白领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社会压力感。这种压力感既与个人心理因素有关,同时受制于当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对影响个人社会压力感知的因素需要构建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框架。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对高层白领社会压力感构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年龄、健康、婚姻以及收入满意度等。因此,缓解高层白领遭受的社会压力,既需要个人和家庭的调节力量,更需要社会政策营造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外来白领生存压力与社会信心调查显示,外来白领对上海整体较为满意,对上海的社会信心较高,同时在工作生活中也面临住房、健康、经济收支、身份认同等四大突出压力。上海应积极出台有效政策措施,努力疏解当前上海外来白领工作生活中的突出压力。  相似文献   

19.
青年白领移民的社会适应状态是该群体能否在所居城市永久居留的重要表征。城市外来移民居留意愿的选择,历来存在客观因素决定论和主观因素决定论两种研究取向。调查发现,青年白领移民生活压力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性影响,青年白领移民的平均社会适应水平对青年白领的呈偏低态势,多数的青年白领移民有居留趋向。虽然研究数据一定程度上支持客观因素决定论的研究取向,但决定白领移民是否居留应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所在城市的主观认同和归属是青年白领移民真正植根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20.
张小明 《职业》2002,(8):42
尽管“白领”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向往和崇尚的职业,然而医学专家认为,目前白领阶层中焦虑性心理障碍或抑郁性心理障碍正在不断增多。据分析,这与白领人士心理压力过重不无关系。客观地讲,心理压力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压力应有一个限度。如果压力过重,超出人们的心理承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