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社会公正奠定社会安全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民 《社会学研究》2012,(4):17-24,242
中国社会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核心内容亦即社会公正方面出现了明显的问题。社会公正是社会安全的基础,也是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维护社会公正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杠杆。社会公正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结构。维护社会公正是形成橄榄型的社会结构的主要途径。只有维护并促进社会公正,才能有效地解决和缓解社会矛盾问题,确保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着力强调,源于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及社会冲突的不断增加和由此所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冲击。与传统社会相比,我们身处其中的是一个更为复杂、更具风险、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在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对社会管理的误解,即将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手段,误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社会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状况;而积极的社会管理则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更好的社会为目标。公平正义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健全社会机制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职业,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上,社会工作(Social Work)指的是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活动,也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奢共服务),还是现代社会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社会工作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工作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中国“社会管理元年”。从来没有如此多的目光,也从来没有如此多的期待,瞬间倾注到社会管理问题上。30多年如火如荼的改革中,社会建设领域成为公众口诛笔伐的“短板”: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导刊》2011,(19):14-16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13.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  相似文献   

6.
社会体制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上海当前经济社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加强社会体制建设、进行社会体制建设重大战略决策,首先必须明确"社会体制建设"的主要内涵及其具体内容,还应掌握社会体制建设中诸多有待解决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体制建设的整体思路、总体框架和阶段性目标,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体制建设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上海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目标,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方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方式单一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通过针对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采取的社会管理方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形成的基本经验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借鉴发达国家政府社会管理方式的相关经验,总结上海在政府社会管理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是目前社会领域的一项重点改革,它包括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两个方面,社会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少部分人实施强制性的管理(社会控制)、为大部分人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社会服务)来实现的。社会管理创新有两个主要线条,一是改善管理方式,二是强化社会服务,这可以从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的中国处于人口问题的聚集期和凸显期,更是人口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无不与人口密切相关。现阶段,社会管理框架中人口管理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在社会管理框架中突出人口管理的创新”这一重大的现实主题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切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历史选择,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在社会管理框架中客观认识人口管理的创新,确定现阶段其内涵、任务、特点和作用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中国农民工社会犯罪问题及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偏离的社会排斥研究视角。作者认为.社会排斥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概括造成农民工社会犯罪的社会结构性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和家庭、学校等环境方面的影响。文章引入默顿的结构压力理论,认为农民工遭受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经济目标和公民权方面。据此,文章提出了“社会排斥-结构压力-社会偏离”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进行有关的经验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殷文杰 《科学发展》2013,(8):100-108
新型社会组织因其是现阶段社会组织中最活跃的部分而备受关注,通过剖析上海新型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和监管的经验,从外部环境、管理机制、财政配套、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促进上海新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城市化是世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社会文明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城市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包含城市问题,城市问题寓于社会问题之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能只单独地解决社会问题,必须把解决城市问题结合起来。同样地,解决城市问题也不能只单独地解决城市问题,必须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旸 《科学发展》2012,(8):77-92
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构成上海社会组织的主体。尽管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面临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且存在一些先天性的制度障碍。在当前社会转型条件下,上海社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扶持,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内部机制,严格依法监管,切实发挥社会组织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政府渐渐退出了直接管理经济和直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领域,转向以宏观管理为主的调节和监管。在社会服务方面,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许多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的被外包给具有中介性质的各种社会组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下,青年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引起了全国更广泛的关注。青年农民工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他们与这个社会的融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稳定。对于这一群体怎样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与这个社会融入的问题,本文将对当前青年农民工社会融入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浅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力求为青年农民工开创一条最佳道路,缓解当前城乡冲突,以实现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究竟什么是“社会”?怎样分析和研究“社会”?研究“社会”的目的又是什么?人们能否真正认识和把握“社会”的本来面目?“社会”真正面目的辨别标准又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科学自建立以来就面临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其解答的立场和观点,将最终决定社会研究的性质及其采取的基本方法。同时,所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不但将决定社会科学的命运及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进入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广大的社会工作者协同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源头治理和矛盾化解工作。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节约型社会图书资料购买经费的分析,探讨了图书资料管理的成本问题,探讨如何加强图书资料管理采购工作以及降低管理成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层问题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问题发生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这句话作为做好基层工作的座右铭。但是为什么问题还是屡屡发生?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把基层问题当做核心问题来抓,缺乏对基层意义的认识。 在管理意义上,我们缺乏管理基层社会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上海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口流动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出现失衡;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使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多样化供给压力增大;利益格局急剧变革导致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长期存在;社会急剧分化和人口高度异质性使社会再组织化和社会体制创新的任务更加繁重。上海社区建设必须立足城市发展全局,有效回应城市人口重新分布和复杂社会结构中蕴含的多重矛盾和问题,顺应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在承继上海社区建设传统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从破解城郊社区建设难题、满足多样化社区需求、适应差异性社区类型等方面提升能力,寻求体制创新和活力激发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