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敬老文明号”创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引深“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要建立完善可行的创建机制,把创建“敬老文明号”活动同创建“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温馨家庭”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文明和谐城市、文明和谐单位、文明和谐村镇建设  相似文献   

2.
10月25日,全国老龄办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全国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试点工作总结会议。 这次会议总结试点经验,交流工作进展,充分肯定了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突出成绩,将会进一步促进各地发挥优势,弥补差距,将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营造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严寒的季节,我们今天共同见证了一个温馨机构的诞生——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发起的老年宜居研究中心成立了,这是老年人的福音.在北京严寒的季节,我们今天共同见证了一个温馨机构的诞生——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发起的老年宜居研究中心成立了,这是老年人的福音。  相似文献   

4.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以其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成为福建省平安系列创建中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联系群众最密切的创建活动,成为平安建设的细胞工程、民心工程、品牌工程。目前,福建省平安家庭创建户已达848.1万户,占全省户数的84.9%;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12605个,覆盖面达76%。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构建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的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模式作为一种补充养老模式对解决养老问题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老年婚姻的现状 1.老年婚姻对家庭生活及对社会的意义 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收入来源、生活服务、精神慰藉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进入老年期,家庭的经济收入、环境、个人的生理及心理均发生了变化,需要夫妻两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创造温馨的家庭小环境。在空巢阶段,老年夫妻间的感情变得具有特殊的价值。夫妻恩爱,感情融洽,相互勉励,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代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增大,流动频繁,子女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料老年父母。老年夫妻之间的相互照料提高了老年人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的自立程度,  相似文献   

7.
5月30日,上海市民政局与徐汇、黄浦、嘉定、松江四区政府举行深入推进现代民政建设集中签约仪式。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位于上海市中心、人口密集的黄浦区,将围绕中心城区社区建设,打造“老年人宜居型社区”,同时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干预。据悉,这种“老年人宜居型社区”介于家庭养老与专业机构养老模式之间,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身边无子女陪伴的老人提供助餐、助居、助聊、助医等多种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8.
陈富华 《现代妇女》2014,(12):198-198
本文主阐述了社区老年教育的概念,通过对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从而探究推进社区老年教育。  相似文献   

9.
积极照料服务、养生医疗、文体娱乐、学习教育和价值体现等五大网络平台,使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感受到宜居、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养老与社区老年照顾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来临,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体系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单位福利养老+养老机构养老,也就是单位福利养老渗透在家庭养老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田香兰 《城市》2016,(8):68-7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日本独居老人和老人夫妻家庭急剧增加。老人希望在家得到送餐、安全确认、医疗护理等服务。日本修改后的《高龄者居住法》(2011年)提出要建设附带服务功能的老年住宅,2012年修改的《护理保险法》、2014年颁布的《医疗护理综合确保法》明确提出构建社区综合护理体系。这三部法律为附带服务功能的老年住宅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日本通过推广附带服务功能的老年住宅,方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和公共服务,实现了居家养老,减轻了家庭负担。笔者分析了附带服务功能老年住宅类型、相关法律、建设模式,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有助于我国老年住宅建设。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乡村老年协会普及率非常高,也非常活跃。老年协会在福建乡村社区的兴起,是农村民间组织活跃度增强的表现。这些乡村老年协会除开展老人福利互助与维护老人权益之外,还兼办社区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和其他公共事务,丰富了社区公共生活,也减轻了村委会的工作负担。在当前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村庄与外部的利益冲突较多,时常能看到老年协会成为维权的先锋。部分乡村干部提到老年协会,面有难色,担心老年协会不好管理。他们对老年协会的发展颇有顾虑。  相似文献   

13.
近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有效缓解基层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贫乏问题,为全地区每个村、社区、连队各赠订2份《老年康乐报》,征订金额15.5万元。据悉,阿克苏地区老龄办围绕长治久安这个中心,—直在扎实开展老年宣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老年康乐报》的征订工作,以《老年康乐报》强有力的宣传媒体为平台,加大对老年群体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了老年人在社会、家庭维护稳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深圳市加大了各级老年群众组织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它们在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基本形成了以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老年协会为骨干主体、以各类老年专业社团为活动平台的老年社会组织体系,发展了各级各类老年社会组织共1500多个,92.6%的社区都成立了老年人协会。这些老年社会组织活跃在各个社区和各个阶层,开展老年自助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创新社会管理和推进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居住所在的安徽省蚌埠市,近年来冠名为社区老年饭桌的餐饮店日益增多。开办者之所以这样多,主要是打老人牌.看中居家养老者的钱袋子。有的店主还从社区退管办和民政处要来了老人花名册,开展了送饭菜上门的助老活动。但是,近日由市人社、民政、卫生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在对全市部分社区老年饭桌检查时发现,有不少老年饭桌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未办健康证。有的卫生环境也很差等。对此,检查组人员当场提出了具体限期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老年人口比例已达到18.7%,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龄化比例,超过了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老龄化程度。加上未满60周岁的退休准老人,这个比例还将进一步加大。这一庞大老年群体的主要生活空间在社区,所以完善社区老年福利设施布局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200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1%,并继续以年均3.28‰的速度迅速递增,大大高于总人口的增长速度。据预测,201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17.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老年人口分布呈现许多变化:家庭呈现小型化,老年家庭户,“四二一”的结构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压力日趋加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迁移流动,城镇老年人口逐年加大,目前已占到老年人口的34.18%,在家庭养老功能普遍弱化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城市社区老龄工作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我主要以张掖市城市社区老龄工作为例,谈一些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黎志远 《职业时空》2010,6(8):122-12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社区、家庭对老年护理人员的需求日趋增多,为了提高中职护理学生对老年护理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全方位介绍我国目前老年人护理现状及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及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老龄办承担了启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建设1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建设一处功能完备的老年宜居社区3项惠民行动项目。市老龄办将这3个项目作为重点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占人口比例越来越重,赋闲在家的老年人除了帮着儿女照看孩子,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此一支支社区老年秧歌队开始出现并活跃在各个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