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省嘉兴市“老年人宜居社区”建设是通过建设以社区为基础,安全保障、身心健康、社会参与和社区照料为支撑的为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创设适宜的居家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2.
10月28日,由苏州市民政局主办、苏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承办、江苏东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协办的“心心相连、关爱银龄”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护理责任险及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签约仪式隆重举行。三项保险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70周岁以上老年人、各类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保险期内,如发生意外,将获得相应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民政厅称,2012年,福建省将新建1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城市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助急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并努力实现福建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超20张的年度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华 《科学发展》2016,(1):108-116
上海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目标是构建“持续照料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通过统筹规划、制度设计,整合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各方资源和力量,由政府保障社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社会和市场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社区住户和志愿者壮大社区养老服务力量,相互补充、促进,因地制宜地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日,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在出席全国居家养老试点项目“天津市和平区劲松托老所运营启动仪式”时说,解决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养老需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政策支持、社会参与、专业运作的养老机构服务延伸社区新模式,是积极有效应对老龄化的创新举措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建设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在社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社区自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新的社会元素和制度变量,正在催生和引发基层民主权利、公共治理环境及社区服务模式的积极变迁.在社区服务中,老年人养老服务是目前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在一些地方,养老服务是社区的“短板”,养老服务成为“一纸空文”.然而,在闽南一个普通社区里,敬老爱老风气浓厚,各位老年人亲如一家,和睦相处,社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因为社区里有老年人共同的家——“老年陪聊队”.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30张以上,全省60%的城市社区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提高到30%。省政府近日出台《甘肃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8.
以开展社区居家养老电子呼叫服务为主的光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前在北京成立。作为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该中心将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打造提供老年人生活服务的网络平台。这是记者从4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光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暨呼叫服务全国联网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顾秀莲宣布中心成立及呼叫服务全国联网体系建设启动。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出席仪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平台不仅能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类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还能扩展到心理疏导、情感抚慰、婚姻家庭、学习教育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服务 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居家养老和社区照料。那么,作为承载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任务的重要手段的信息化平台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对此,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接收专访时表示,信息化平台不仅能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类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还能扩展到心理疏导、情感抚慰、婚姻家庭、学习教育等精神文化层面的服务,让“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在全国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2002,(4)
据《中国老年报》报道:天津市万福敬老院办起“老年人小饭桌”,社区老年人可以在敬老院只吃饭不住宿,这使老年人既能得到社会服务,又能享受家庭亲情,满足儿女养老的愿望。老年人也可每天在敬老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中午、晚上在敬老院用餐。点评:养老不必拘泥于形式,天津的这个“小饭桌”就挺好,把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功能结合起来,满足了老年人的心愿。天津敬老院办“小饭桌”  相似文献   

11.
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区家庭养老护理的情况如何?有哪些问题?这是新时期老龄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居家养老的方式,更科学、更规划地做好社区家庭养老护理工作,最近无锡市就“社区家庭养老护理”专题开展了调研。我们采取了上下配合、点面结合的办法。调研的方式:一是由各地区各选择一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居委,组织老年人一人一表问卷调查,由社区居委会统计,市老工办汇总;二是各地分别召开由老年人代表、家属代表和老年人协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要求。调研工作涉及到12个社区居委,被调查的老年人达5376人,有效问卷3911份。通过汇总分析,我们对社区家庭老年人养老护理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金胜镇新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伴随着城市的扩张,土地养老、家庭养老的功能不断弱化,公共服氖现代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强。我们将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全村发展的大事,探索出“一寓两助”新模式,初步破解了村民的养老难题。  相似文献   

13.
《老龄问题研究》2005,(9):33-39
近年来,以“居家养老”为基本模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创建活动,已经在天津市和平区开始试点推行,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要求,进一步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失业下岗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推动社区建设、老龄工作、社区服务的深化发展,促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的前进步伐,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居家养老模式正悄然在上海、大连等地兴起,有人称之为“具有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具有创意的就业新形式”。那么,何谓“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既区别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自然养老,它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问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养老服务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养老服务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全社会养老工作水平。为此,一是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借助专业化的养老服务组织,建设养老服务网络,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同时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建设一批老年活动站和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地方去健身和娱乐,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积极推进适度普惠型老年政策,健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大力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大力引进先进理念、技术和设备,积极推动各区县以科技助老为手段,推动“网上教老院”建设,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得到优质快捷的为老服务“1+8+230”平台实现社区为老服务全覆盖 虹口区在欧阳街道先行试点探索的基础上,发动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率先在全市建立了一座“没有围墙、不受场地资源所限、依托社区服务网、链接社区百姓的虚拟网上敬老院”,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统一规范的个性化、信息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7.
7月21日,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政府与众仁社工服务中心协议签约仪式在开福区望麓园街道举行,将着力探索“社区居委会+专业社工”的综合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才能让所有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给出了答案。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西湖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主题,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五个有”的目标任务,其中的“老有所养”正是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全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所提出来的。它不仅为今后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思想和动力源泉。发展老龄事业,就是要把解决全社会广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作为中心任务,紧密围绕“老有所养”描绘蓝图。规划发展,探索实践,大做文章,从而使每个老年人都能平等地参与和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推动和普及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应该说是一项立足中国国情,顺应全国广大老年人的民意,惠及亿万老年人利益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20.
西方社区整体环境:老年人宜居 西方国家社区的整体环境大多适宜老年人居住,社区的硬软件设施都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并辅以周边资源的支持,将社区照顾渗透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老年人得到整体的关怀。如在普通超市里开辟“老人角”,让产品排列、服务方式等更适合老年人;银行开辟“老年窗口”,给老人足够时间记清密码,慢慢刷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