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散文蕴含着大量的现实美和丰富的艺术美,发挥这些散文的美感作用,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中学生散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音乐心理学 ,是对人类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音乐审美多种心理要素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这个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是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思想联系、理解认识的全面发展与协调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接受理论"认为艺术作品只有经过读者(或观众)的积极参与和传递,才具有生命力,强调读者的阅读理解和创造性想象。一部电影作品能否在跨文化语境中获得成功取决于观众对翻译文本的认同和接受。影视字幕翻译要求在有限的时空里最有效地提供相关性最强的信息,观众的接受性和传播的有效性是决定翻译策略的关键因素。中国出口电影字幕在翻译过程中虽然造成信息缺损,降低了"信"的幅度,但是保证了"达"的效度,真正做到了"传而达"。  相似文献   

6.
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在花鼓灯的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它外在的形式美通过听觉和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艺术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艺术本体呈现的审美特征,分析其内在的审美心理,可以发现它具有本土民族审美心理的阴柔倾向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圆、曲线)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具有阴柔偏向。同时与阳刚相补。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中有着“尚悲”的偏向,其特点是趋向淡化、弱化,偏于阴柔的“悲情”,体现为“哀而不伤,怨而不愤”,近于“中和”之美。“尚悲”的“中和”之关不仅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原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审美标准对当代中国音乐仍旧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田慧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37(4):120-121,124
从小学到大学都不乏有厌学或因厌学而辍学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丧失积极获取知识的渴望,过分依赖老师,自学能力差。种种现象如光从表面分析或批评并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的产生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文化对比分析的角度,阐释导致中国教师“填鸭式”教学无法被完全摒弃的根源,以及与外教“放鸭式”教学在文化方面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国的深厚文化,追根溯源,并结合外教“放鸭式”教学方法中新颖、活泼的特点,取其精华,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文学作品蕴含的审美心理与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小说的审美演变又与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三言”“二拍”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成绩斐然,作品蕴含着儒、道、释等多种思想影响下独特的大众审美心理。其中符合儒家教化思想的内容主要有惩恶扬善、重义轻利等;另外,尚奇的欣赏情趣、向往纯真爱情及争取婚姻自由等也都是在中国独特的文化浸染下使百姓产生的一种集体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社区》2011,(5):16-16
在这个“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不读书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被淘汰.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品味一番王国维读书“三境界”。自会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2.
“清”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雅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审美倾向,它孕育于儒、道哲学,经由魏晋玄学的培育而发展成熟,直接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玄学精神,广泛流行于中古品评人物、文学批评之中,并且最终在文学创作领域完成了包融哲思与审美的“清”境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3.
“流变型”艺术创造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造成“流变型”艺术变体的原因有三:心理上的“回归”、艺术上的“认同”和政治责任的回避.“流变型”艺术使“原始型”作品的内在意蕴得到了升华,它具有多元审美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黄玲艳 《新天地》2011,(6):20-21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意境优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语言的艺术典范,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本身的含义,韵味仅凭语言描述,很难领会诗的意,诗的关,加之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的时代背景,人物思想难以理解。因此,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师教学的困惑所在。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领悟诗的真正内涵,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和”在先秦时期作为政治概念是最根本的。谈论“和”的主体主要是帝、王、公、侯,而他们谈论的主要目的就是如何通过“和”的手段“成其政也”。实现“和”的主要手段就是“乐”。“乐”并不诉诸于乐美,而是“乐正”。真正的“至乐”就是能使人静心、“纯德”。这种“乐正”之“和”其实质就是帝王治国之术。作为审美范畴的“和”是有其限度的,它只是康德所说的“审美的规范观念”,而不是“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关涉多样统一、相反相成的“和”的问题,但这并非常态。审美创造恰恰是不断偏离“和”,不断破“格”,而呈现为独异的、光怪陆离之美。“中和”作为“僵硬的合规则性”本身就含有违反审美趣味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下水身教”除让学生明白老师布置作文题目的原因和难点、教师的思想观点 ,怎样谋篇布局外 ,还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让学生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青春文学”发展现状与社会影响,探讨不同时期大众审美与文学建构的复杂景观。具体表现在传统中心的消解,即审美空间由乡村转移至都市,个人意识取代政治集体观,精英文化受到大众文化冲击;消费社会借助审美文化的包装来装点门面,逐步完成对审美文化的挪用与改造,文学创作日渐市场化、符号化;历史虚无主义成为新时期大众意识中较为突出的精神特征,化轻历史的沉重感,用戏谑的方式消解崇高来对抗消极。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为了使中学作文训练达到条理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教学目标,必须优化作文教学的手段。优化作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有三个:训练有序、指导有方、讲评有“的”。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这三个优化手段的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9.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自知""生知"。"自知"即非外在感官耳目的"反听""内视",其所"知"之"物"就是具有明晰性的非对象性的"无声""无形"。"生知"就不是逻辑的知识性的"知",而是基于天生本性的体悟,"体"之"悟"即整全身(体)心的直观,是对内感官(内视心观)所显现(见)"物"的"直透"。而(生)"知"作为知解力则是会意顿悟,瞬间生成,(心)"目"击(敞开)"道"存(显现)。真正的(生)"知"就是基于非对象性审美直觉的无中生有:原创、草创、首创、始造。  相似文献   

20.
"沉寂"是文学创作中中西合璧的"另类语言"艺术,"未言部分"的内涵丰富而又深邃,体现了艺术家无以言表的复杂多变的心理意识,同时也扩展了语言表达的艺术技巧,增强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张力。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空白无语意味深长,沉寂无声威力巨大。本文尝试从不同的审美视角进行解读,深入发掘他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