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92年4月3日,由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暨《毛泽东文艺思想概论》讨论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参加讨论会的有全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博士导师、复旦大学教授蒋孔阳,复旦大学教授濮之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童庆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相似文献   

2.
吴格教授 (195 2 .12— ) ,浙江义乌人。 1981年毕业于华东师大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文学硕士学位。初服务于华东师大图书馆。 1986年调入复旦大学图书馆。 1994年晋升为研究馆员。 1996年起任本校古籍所兼职教授 ,1999年起任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 ,2 0 0 0年起任本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现任本校图书馆古籍部主任 ,并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编译委员会委员 ,中国索引学会理事 ,《辞海》分科主编、《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学刊》主编等职。吴格教授长期从事图书馆古籍工作 ,对古籍的版本鉴定、目录编制、文献利用等积有经验 ,同…  相似文献   

3.
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美学学会等单位,于1991年5月11—13日联合举办了蒋孔阳美学思想研讨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俊西、上海作协主席徐中玉、上海社联副主席乔林,以及复旦大学党政领导钱冬生、宗有恒、庄锡昌等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赴会的专家学者共五十余人,共同就蒋孔阳教授的美学思想作了认真深入的探讨,气氛热烈而和谐。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次: 一、关于美学学派比较多的与会者认为,蒋孔阳教授近几年以来,出版了八部美学专著、上百篇美学论文,就美学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见解深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应当从周扬开始,从历史和逻辑发展上看,其发生发展的线索和分期应当是:以上世纪30年代周扬《我们需要新美学》的发表为实践美学的萌蘖期,以4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确立期,以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李泽厚提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承续转进期,以80年代美学讨论为成熟命名期,90年代以后为衍化期。从命名过程来看,成熟期所谓的"实践美学"首先是指后期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然后是指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同时也是指蒋孔阳、刘纲纪、马奇、杨恩寰等人的理论形态。因而,它不是指李泽厚一人的理论形态,而是多个人的美学学派。  相似文献   

5.
从效果历史所显示的当代意义来看,作为文化文本的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具有三重视域融合效果。首先,《德国古典美学》传达出作为西方古典美学发展高峰的德国古典美学在毛泽东时代历史存活中的理解和表达,形成了《德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效果历史视域。同时它也传达出蒋孔阳修改、出版此书时改革开放初期视域对当时历史的理解,构成了效果历史的第二个视域。第三个视域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德国古典美学》作为思想理论资源参与当代美学理论建构以彰显其与当代历史文化对话的可能。多维历史视域叠加共同构成了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文本的历史事实及其理解的历史,其效果历史呈现出复杂的当代意义及其贡献,也部分地呈现出西方文化的理论旅行在中国学者的接受和阐释中参与架构中国当代精神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最近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和《建筑美学》两书,是我校中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同志在美学研究园圃中辛勤耕耘而绽开的两朵鲜花。《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由蒋孔阳任主编,朱立元任副主编,上、下两册,80余万字,是一部学习和研究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辅助性参考书,共选评了本世纪西方美学的二十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美学论文。文前撰有言简意赅的评论和说明,主是内容有:流派的产生和形成、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美学理论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在  相似文献   

7.
教授简介     
崔春华,男,汉族,1923年4月生,辽宁省昌图县人。 1948年毕业于国立东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建国初期,曾在中学任教。1956年到沈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师。1958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任讲师,1978年以后,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和培养研究生等工作。他从四十年代开始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任教四十多年来,一直钻研中国古代史,在研究上以先秦两汉为重点,著有《先秦史》。近年来又从事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研究。在研究中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中国农民战争的性质与特点》、《战国秦封建法制的发展》、《西周  相似文献   

8.
在台湾,殷海光和现代新儒家始终保持着关系。到了20世纪50年代,台湾思想界终于爆发了一场以殷海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与以牟宗三、徐复观等为代表的新儒家之间的激烈论战。以《殷海光书信集》与《殷海光学记》为例可以发现殷海光与现代新儒家如方东美、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等之间的关系脉向,是逐渐从对垒走向缓和,这影响了以后台湾文化发展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9.
在蒋孔阳看来,音乐美学思想不是美学家给音乐规定的法则,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不是先秦乐官的音乐理论,而是诸子百家关于音乐的看法和想法,是诸子百家政治和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论稿》立足实证考究音乐的社会生成和社会功能,论述“省风”“宣气”,孔子“正乐”和墨子“非乐”,贯穿着一种虚怀若谷的人文意志。这是蒋孔阳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蒋孔阳美学思想体系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蒋孔阳是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但是,蒋孔阳不是实践美学的终结者,而是实践美学的创新者。蒋孔阳提出的“从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美学的思路,不仅是整个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对西方美学的主客对立二分思维方式的超越;蒋孔阳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美学资源,正好显示了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蒋孔阳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在创造中”、“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人是世界的美”等命题也体现了蒋孔阳对于实践美学的创新发展,不仅在结论上,而且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蒋孔阳对实践美学的总结和创新是新实践美学的宝贵财富,新实践美学将沿着蒋孔阳先生的创新之路不断前进和发展,创新出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11.
珞珈学人谱     
刘纲纪我国著名美学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33年生,贵州普定人。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哲学系工作至今。1978年任副教授,1982年任教授,1988年被人事部和国家教委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应邀赴德国特里尔大学讲学。历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哲学、中国美学史、中国书画史论与美术理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六法”初步研究》(1960)、《龚贤》(1961)、《书法美学简论》(1979)、《美学对话》…  相似文献   

12.
新思路、新方法、新体系──读蒋孔阳教授的新著《美学新论》立文正当蒋孔阳教授步入古稀之年时,他的又一部新著《美学新论》问世了。细细地品读这部著作,不禁心潮起伏。这部大手笔之作寄寓和积淀着蒋先生毕生钻研和思考的心血,既是他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又是他近十年...  相似文献   

13.
正本书将作者1986年出版的《黑格尔美学论稿》和《黑格尔戏剧美学思想初探》两书加以修改补充后汇编而成,是国内最早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专著之一。已故美学大家蒋孔阳教授认为本书主要特点一是在有关黑格尔美学的许多重要问题上填补了空白;二是把黑格尔美学思  相似文献   

14.
元月3日上午,“蒋孔阳谈之珍教授从教50周年庆祝会”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市美学学会、上海市生活美学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和哲学所等单位协办。会上,校党委书记程天权、研究生院副院长顾树棠、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中文系主任陈尚君、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朱立元、中文系青年教师吴礼权、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徐俊西、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蒋冰海、农工党上海市委副主委吴绍中、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邱明正、哲学所副所长陈超南、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许宝华、校艺术教研室蒋国忠等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全文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学理论,主要论述其从美的实体论走向关系论、从现成论走向创造生成论、从单纯认识论走向存在论的理论发展过程,以及美感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创新;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中外美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杰出贡献,包括从《德国古典美学》到《西方美学通史》的经典性研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音乐美学、中国诗画美学等的开拓性研究,以及比较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开创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吴予敏教授     
吴予敏教授 1954年 10月生,湖北武汉市人。师从著名美学家蔡仪先生, 198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89年初到深圳大学任教。现任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传播系主任、传播学研究所所长,文艺美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传播学研究。 独立完成学术专著《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与现代性》;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礼乐文化与美学精神》;发表了《刘勰文学通变观的历史文化考察》、《巫教、酋邦与礼乐渊源》、《论春秋美学》、《周代礼乐文化的伦理精神与美学精神》、《论传统文论的语义诠释》、《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等多篇美学研究论文,以及《论传播与人的反思性》、《跨文化传播的学科领域与现实关切》、《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等传播学研究论文。主要社会兼职: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目前从事的研究课题有:现代传播理论综论、西方启蒙美学 (国家十五社科课题分项 )、广告比较研究(广东省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三本代表性的美学原理著作见证了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学学科的建立到逐渐成熟的历史进程,其中,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代表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崛起的实践美学;杨春时的《美学》在学术上走向现代,代表的是20世纪80年代向西方开放所取得的后实践美学的成果;张法的《美学导论》代表的是全球化时代的美学。中国的美学原理著作,以美学问题的方式重新表述既往美学思想,仍然是美学史研究。这种学术模式利弊共存,利在融会贯通过去的经典,弊在并非是面对当代艺术审美现象而提出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8.
蒋孔阳是一位融人格、生命、学问和美于一体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被誉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总结形态".历史地评价蒋孔阳美学思想,需要把握学理认知的两个评价维度:世纪中国维度和世界美学维度.亦即在纵向上,看其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贡献;从横向上定位于世界美学舞台上的中国声音.蒋孔阳美学人生的方法论启迪在于:独特的入思方式,厚重的内修之道和求真创新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19.
珞珈学人谱     
张思齐教授,博士生导师,1950年生,重庆人。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长江学术》编委、武汉大学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心主任。系武汉大学国学办创办人员之一。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道学研究》学术委员。张思齐教授从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并获博士学位以来,逐渐走上从事高深学术研究的道路。他主要从事英国诗学、比较文论、比较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专著有《中国古代接受美学导论》、《诗文批评中的对偶范畴》、《六朝散文比较研究》、《宋代诗学》、《中外文学的比较与共生》…  相似文献   

20.
张晓陵,1949年生於南京,1982年毕业於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刑法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分配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次年调入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并开始从事律师工作。现为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江苏锺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原中山律师事务所)律师、副主任,同时搪任江苏省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过失犯罪导论》、《二审改判研究》、《中国经济刑法学》、《职务犯罪研究》、《律师与公证业务》等。 作为一位资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