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陈科华 《学术界》2004,(6):163-169
孔乙己既是一个可笑之人,又是一个可敬之人,更是一个可悲之人.他的可笑,是因为可悲;他的可悲,又是因为可笑.而在这可笑与可悲的背后,是他的可敬.因为可敬,所以他可爱.  相似文献   

2.
1.遇到你真正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因为当他离开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2.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可遇的知己真的不多。 3.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  相似文献   

3.
可怜虫     
王蔚 《快乐青春》2009,(3):31-32
可怜虫住在树上,树在土地上.土地在大河边……大河很大,水流很急,对面的风景很关……很小的时候,可怜虫就想下水过河去玩玩。第一次,因为刮风,他没去;第二次,因为下雨,他也没去;第三次,因为出了大太阳,他又没去。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也是中国的校长.冯友兰说蔡先生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家",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说他是北大的校长,因为他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说他是中国的校长,因为他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与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盛洪 《浙江社会科学》2013,(1):31-33,156
我对科斯的文字有一种亲切感。这不仅因为我的学术生涯在一定程度上与阅读他有关,也不仅因为我与他有一些个人间的接触,更是因为,他的文字确实有自己的特色,简洁,从容,优雅。在他痛失爱妻以后,在102岁高龄时,他的文字仍不失这种风格,甚至更美。因此我有意劝告编辑,将他的英文原文一并刊出。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说真正好的文章,它的美不仅在形式(文),而且在内容(质)。  相似文献   

6.
孩子为什么要问问题?因为他好奇。 孩子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因为他想知道答案。 事情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7.
孙楠 《快乐青春》2014,(1):73-74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凶极恶的妖怪,他无恶不作,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他吹气成风,飞沙走石,所以人们管他叫“风妖”。  相似文献   

8.
J.D.贝尔纳作为20世纪英国最知名、最有争议的科学家之一,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因为他,才有科学学的建立;因为他,才有"贝尔纳学派"的形成;因为他的怪癖天性,才有"贝尔纳效应"的启示。除此之外,他青年时期就一直追逐着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足迹,一生积极参与克思主义的科学事业。贝尔纳生活的年代正是20世纪社会、经济和政治动荡的时期,就是这种复杂的生活环境给了贝尔纳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并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9.
王远华先生是那种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专家学者类型的人,这不仅因为他几乎时时挂在脸上的谦和而非谦卑的微笑,他的那种常常不自觉陷入半是沉思半是凝视的眼神,还因为他整洁大方的着装,舒缓儒雅的举止以及谈吐中不时露出的优雅的文辞。  相似文献   

10.
他是个新加坡侨民,拥有上亿元资产。提到他的大名,家乡人无不引以为荣。因为,家乡是个穷乡村。  相似文献   

11.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不朽的哲学家之一,只要人们还追问哲学问题,他所作出的贡献就仍然很重要.这不是因为他以一种独特的、有说服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些哲学问题,而是因为他以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技巧来处理它们.他通过说明哲学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对语言的误用,从而来消解哲学问题,而不是回答哲学问题.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彻底去探究语言的各种变化,并把它们置于人类生活的各种形式之中.这并不是说他对语言是如何起作用的给出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阐释,那与他本意是相悖的.事实上,他提出了很多揭示各种具体误解的技巧,这些误解表现为各种难以消除的哲学问题的假设.一旦消除了这些误解,哲学问题也将随之消失,因为哲学问题被他看作是基于各种混乱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我和老公都足警察,当年他向我求婚的时候,没有给我买一件值钱的东西,只对我说会爱我一辈子,因为他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孩。也许别的男人在求婚的时候也会这么说,但是老公的话还是叫我很感动,因为我也非常爱他。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养料     
一个小男孩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和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之际是社会发展特快期,实用知识和技术迅速发展。庄子敏锐发现了"机心"、"机事"、"机械",即技术,和人的主观物质欲望的联系,因为他全部哲学的基础是纯客观的"道",因为他对人的客观本质的发现,他否定了人的主观欲望,因而他贬斥为满足主观物质欲望的技术,赞美享受技术本身的纯技术,在涉及技术的寓言中,蕴藏着技术形成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人是极其渺小的,因其渺小,他要放大自己,他有信仰,追求知识,要完善语言。因为他是有限的,他才会追求无限的理想;因为他是无知的,他才会追求知识,努力探寻自然的秘密。所以,隐喻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探究和认识。(齐莉莉1999)本文对隐喻研究的几个重要历史阶段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梳理,以便能使人们从宏观上对隐喻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促进隐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而坚韧地奋战了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支持他斗争活动的,除了因为他有着明确的革命人生观外,还因为他具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透过对他知识结构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一代伟人艰辛成长的过程,认识到知识结构在他战斗生涯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巨大的身影有不同的侧面,鲁迅先生的知识结构,可以说是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侧影。  相似文献   

17.
电影大师黑泽明一生共拍摄了30多部作品。他的电影充满了强悍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西方媒体曾盛赞他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这话说的千真万确。莎士比亚只有一个,黑泽明也只有一个!在技术层面,他对今天的电影有着伟大的、超越旁人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力;而在哲学、人性、宗教等方面他也通过电影的形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发人深省的画卷!他是一个伟大的东方人,他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地思索和钻研,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黑泽明成为世人敬仰的大师,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他特有的电影艺术和戏剧人生。  相似文献   

18.
爱心圆     
佚名 《快乐青春》2011,(5):39-40
韦利是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男孩,但他开朗活泼,几乎和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正是因为他的乐观和快乐,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可能随时离开人间的高危病人。  相似文献   

19.
人们喜欢巧克力,因为它被看做能带来快乐的食品;人们喜欢Chef Philippe的巧克力,因为从他创造出的新奇口味里,可以感受到他对世界的无休止的好奇心。于是在咬下他做的巧克力的第一口时,你发现其实自己也有一颗未泯的童心。  相似文献   

20.
赵树理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农民作家.说他是农民作家,不仅因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还因为他毕生始终深切地关怀着广大农民的疾苦,关心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喊出了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忠实代言人.建国初期,赵树理曾有一段时间在北京专职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他住在北京,却想着乡下的春种秋收.农民们还未摆脱的贫困生活,常常使他寝食不安.为了和农民同甘共苦,为了能和农民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