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绣柏 《理论界》2007,22(8):202-204
本文以唐代法曲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唐法曲的历史演变。文章从法曲的产生入手,具体论证了法曲与清乐的关系,说明法曲虽脱胎于清乐,却是融合清乐、胡乐、佛曲与道曲于一体的新声杂曲。文章还通过展开法曲在唐代发展状况的研究,重点阐释了法曲在唐代兴盛与衰落的原因,并对其影响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佛教所追求的美,是不同于形式美的道德美、不同于感性美的心灵美、不同于虚幻美的真实美、不同于当下美的永恒美。佛教谓之佛教涅槃安乐、净土极乐、法喜禅悦。对这种本体美的美感反应不是世俗的受乐、欲乐,而是超越情欲享受、不苦不乐的法乐、寂灭乐。佛教否定世俗的美和美感,同时又以毕竟空的世界观和中观的方法论对世俗美采取了变相肯定的态度。于是,莲花、圆、十、光明、七宝、香、音乐、言像等等具备了审美价值。它们构成了佛教的世俗美形态,最终为吸引众生皈依佛教服务。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不断,饥饿与苦难丛生,深深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现代文学从各个方面真实形象地刻画了哀鸿遍野、饿殍塞途的社会现实,对自然灾害下的经济与民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的书写。论文从文学角度切入民国时期的灾害史,从灾害史同文学的互文中去观察近现代社会,揭示人们面对灾害时的精神影像,展现了文学形态的多样性及其具有的丰富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法制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化过程 ,具体从权利到人权、从个人到社会、从统治到治理这三个方面展开 ,阐释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法律的立、改、废的关系 ,概括了法制对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实质蕴涵、形式蕴涵与逻辑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蕴涵分为三类:实质蕴涵、形式蕴涵与逻辑蕴涵,从多值逻辑角度解决了实质蕴涵、条件句与推论关系之间的关系,详细考察了三类蕴涵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三种蕴涵角度区分了科学真理、数学真理与逻辑真理。  相似文献   

6.
盖恩斯在《刑前一课》里从零视点与悬念的建构、外视点与悖论的建构、内视点与意识流、多视点聚焦与立体感等方面来研究小说视点与叙事层面的相互关联。他从零视点的角度建构人称悬念、瞬间悬念和期待性悬念,从外视点的角度设置了主题悖论、言辞悖论和语境悖论。为了克服零视点和外视点描述的单调性和乏味性,盖恩斯把内视点与意识流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触景生情式意识流、内心独白式意识流和交织式意识流等方面探究人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的内在关联。他还在人物评述和场景氛围等方面采用了多视点策略,从多层次和多侧面的角度来聚焦于具体的人物、物件或场景,构建了叙事层面的立体感,拓展了现代黑人小说创作的美学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晚莲 《兰州学刊》2009,(3):131-133,130
文章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流动儿童社会支持问题进行了文献综合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学者从社会化、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社会分层与社会网络、社会制度与社会结构等角度研究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教育管理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与整合的必要性和影响衔接与整合的因素,并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诸方面探讨了实现两大教育衔接与整合的途径,最后就教育管理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应吉 《江淮论坛》2014,(4):189-192
本文从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12种国际环境与垃圾处理技术类英语期刊上抽样了223篇垃圾处理技术类科技论文摘要构建了小型语料库,从语言学和文体学的角度,运用数据驱动的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标准、文献以及自建的小型语料库进行了统计与对比分析,从摘要篇幅、语篇结构、词汇选用、句子主语与人称、时态、语态、语气、句子类型等方面研究并归纳了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类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苗建军教授的《城市群利益冲突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群利益理论的力作。该书以"有形手"与"无形手"为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利益冲突的分析框架。对于城市群研究者而言,书中研究城市群利益冲突的理念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全方位展示了城市群利益格局;从研究方法角度看,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研究结论的统一性角度看,构建了一个涵盖多属性的利益冲突系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实现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从理论思辨到科学实践的视界转向,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点;由此建构了人文关怀的全面性、统一性、发展性理论内涵,提供了正确的思维范导;从而体现了价值性与科学性、继承性与批判性、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的本质特征,彰显了发展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2.
娱乐:从圣化到泛化——娱乐文化的一个"考古学"梳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文化的发展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讲,经历了从娱乐的神圣化到娱乐的理性化,一直到娱乐的泛化这样一个大致的过程。在娱乐的泛化这一阶段里,传统的那样一种神圣与世俗、高雅与低俗、理性与欲望、灵魂与身体之间的辩证张力消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以资本主义国家诞生为起点,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公共行政发展呈现以下十大趋势:从消极行政走向积极行政、从有限责任走向无限责任、从一权走向三权、从弱权走向强权、从官治走向官民共治、从"人治"走向"法治"、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从管制走向建设与服务、从集权走向分权、从国内走向国际。这些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公共行政发展的共同规律,对我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复兴后的方法论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华 《学术论坛》2002,82(6):154-157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得以“回归”与“复兴” ,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承传以往优秀研究传统的基础上 ,主要实现了从偏重微观解释的研究到微观与宏观的互动、从主观心理向度的研究到主观与客观的连接、从相对稳定的静态解释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从关注传统因素的分析到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文化决定论到政治文化的多因素分析、从西方中心论到全球地方化特色的研究等重大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大道理”与“小道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常使用的话语,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大道理与小道理的论述,并从理论、历史与实践三重逻辑进行阐释。从理论逻辑来看,大道理与小道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自觉;从历史逻辑来看,大道理与小道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时代性任务的经验萃取;从实践逻辑来看,大道理与小道理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破解当代难题的方法论原则。系统总结百年党史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大道理与小道理,对于当前和未来的工作都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秩序观与秩序实践先后经历了朝贡体系、殖民体系、条约体系的转变。当代中国的秩序观与秩序实践深受历史影响,实现了百年重构。中国推动秩序构建的实力基础经历了U型变化,从强盛到衰落再到强盛,但是中国秩序观与秩序实践并没有简单地重复,而是实现了扬弃。继承的方面包括:地缘战略重心在中国周边地区、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不干涉他国内政、统筹实力与体制的关系。变化的方面在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地理范围上从亚洲走向了世界,在心态上从俯瞰天下到平等看待世界,从封闭自大到包容开放。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在继续发展实力的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继续保持平等、谦虚、开放、包容的姿态。  相似文献   

17.
剑与书:越文化模式新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组讨论以越文化研究为例,探索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朱文斌一文检讨了当前越文化研究范式的局限,提出了范式转换的问题;陈越、梁涌两文分别从空间与时间的存在与发展上对越文化作了动态描述。其中,陈文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把越文化概括为“剑—书”文化;梁文则从交流与传播的角度,揭示了越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民族来源、祖先世系、图腾崇拜论述了巴与蜀、巴与楚在文化渊源上的不同;再从行政区划上论述了巴与蜀在3000多年历史上的九分九合,分多于合;进而从文化分类原则、文化积淀原则、文化个性原则和“巴渝”二字的渊源、内涵四个方面论述了只有“巴渝文化”才能代表重庆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结合中国经验对有关女性发展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逻辑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从生物学的隐喻,到性别角色理论,再到结构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性别角色分化的解释,在研究范式的重建过程中,女性发展话语与理论建构得到不断充实与扩展。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有关女性发展的解释策略和知识建构逻辑也经历了从单一论域到多维视野,从单一视角到交叉性视角,从理论论争到专题研究的开发,从关怀弱者、关心边缘的人文情怀到立足现实、反思现实的批判精神,从中国经验到全球视角的转变与发展。从宗法父权下的闺阁,到女性权力的觉醒、职场中的解放,再到新时代下机遇与挑战,中国女性发展随着社会变迁也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20.
本组讨论以越文化研究为例,探索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朱文斌一文检讨了当前越文化研究范式的局限,提出了范式转换的问题;陈越、梁涌两文分别从空间与时间的存在与发展上对越文化作了动态描述。其中,陈文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把越文化概括为“剑—书”文化;梁文则从交流与传播的角度,揭示了越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