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人创作论     
唐人创作论黄炳辉唐人对创作有许多论述。可惜在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很少谈到唐人创作论。严格地说,风格论也应该包括在创作论之中,由于唐人在这方面论述也很多,故另有专文讨论。创作论应讨论以下几个方面:创作动因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分析了唐人评论李白诗歌风格的文字材料 ,认为唐人对李诗风格的体认 ,涉及到很多重要问题 ,如李诗风格的类型及其内涵 ,“天仙之辞”及李诗意象的构成和意境呈现 ,李诗风格的成因与评价等。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了梳理辨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并尊李杜,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谁是并尊李杜第一人?不是韩愈,不是杨凭;以“李社”连文说,元稹堪称第一人;不拘泥于“李杜”连文,则任华是第一人。任华《杂言寄李白》、《杂言寄杜甫》都写于李杜在世之日,识见非凡。把任华传世之作做一番研究,他的身世、思想、诗歌特征以及他推尊李杜的时间,便可逐渐弄清楚。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唐诗比作一个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大花园,那么,唐人思乡诗就是这百花园中凌冬开放、艳丽动人的一丛红梅。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思乡诗,正是这几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粹、最能“感动激发人意”的一个组成部分。认真探讨这类作品发展繁  相似文献   

5.
梅尧臣的诗论──兼正梅尧臣“学唐人平淡处”之论[日]横山伊势雄,张寅彭译一、绪言明人胡应麟对于梅尧臣的诗有如下的评语:梅诗和平简远,淡而不枯,丽而有则,实为宋人之冠。学王右丞者梅圣俞。(《诗薮》)这段话作为梅诗的评论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是,又存在...  相似文献   

6.
莫拉维哲理寓言诗巡礼──兼谈苏菲文学风格何文林人类中古时代宗教盛行,宗教文学也随之兴起、发展,出现了欧洲的教会文学,印度的房诚教派文学,中国和日本的佛教文学等等,而在西亚则出现伊斯兰的苏菲文学。苏菲文学是伊斯兰苏菲教派的产物,源于阿拉伯的地区,开花结...  相似文献   

7.
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的统一,有两个视角:一是平视,就普通逻辑教材体系内部的问题,由改造而完善达到统一;一是俯视,是站在普通逻辑教材体系之上,由改造而发展达到统一。无疑,后一种视角是更为全面、深刻的,也是更为前瞻的。俯视也应该有着眼点。本文以普通逻辑的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为着眼点,来看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从240年前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发表了“论风格”的著名演说,后世谈及风格无不奉为圭臬,然而真正认真对待这篇演说的并不多,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往往只是其中的那句著名格言:风格就是人。 这是不折不扣的误读。 首先,误解了这篇演说的主旨。要想了解这篇演说的主旨,开头第二节关于“口才”与“雄辩”的辨析是个关键。布封认为这是两个不同概念,“口才”不过是“—个  相似文献   

9.
一绝句的体裁来源于汉魏乐府民歌。明胡应麟说:“五七言绝句盖五言短古,七言短歌之变也。五言短古,杂见汉魏诗中,不可胜数。唐人绝句实所从来。七言短歌始于陔下,梁陈以降,作者坌然。”关于五言绝句的起源,胡氏的说法不为无据。但是七言绝句的起源,则众说纷纭,胡氏谓七绝起源于《陔下》,但《陔下歌》每句都有一个助词“兮”字,实际上是一首六言诗,而非七言短歌。王夫之《姜斋诗  相似文献   

10.
一所谓含蓄,是指人物的感情深藏不露,作者不从正面去说明,而通过委婉曲折的手法去表现,使“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让读者自己去玩味思索。人们在交往时,有时不宜把自己的观点直接说出来,而需要把它隐藏在一颦一笑或默默无言之中。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1.
初盛唐人对孟子的接受,主要表现于引述孟子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中晚唐人发展为对孟子的学说进行专题讨论,显示出对孟子更高的兴趣.其中,韩愈崇孟最具推动力.韩愈自身的儒教学养及其欲以道统自振一代的抱负和理想是其崇孟的学缘基础,而其崇孟的根本原因,在于孟子的思想可以为中唐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提供疗救的药方.韩愈以孟子的君臣之论反对藩镇分裂,以孟子的心性说为排佛的思想武器,其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大一统的封建君主秩序,维护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周族的起源──兼论黄帝姚政关于周族的起源地问题,自三十年代钱穆提出:周族最初的根据他不在陕西,而在山西大河之东的说法[1]以来,就成为史学家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有认为“周人出于白狄”[2];有认为“先周族最早来源于山西”[3];有认为“周族起源于陕...  相似文献   

13.
大型类书《太平广记》收录了许多唐人与马的离奇故事,刻画了唐马的多样形象,包括龙马和异马。龙马是人间祥瑞,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期望。异马则展示了马的双面性、复杂性,其中善的异马神勇忠诚、爱憎分明,反映的是马被驯服后的善解人意,寓意吉利、给人启迪;异马也有诡者,为转世偿债者,天性狂放不羁、变化无常,与人互变、惩恶报复,预示灾祸。唐人通过对不同阶层人与马之间的现实生活状态的观察,并融合当时已然盛行的儒、释、道各家思想,建构了超凡脱俗、忠义正直和勤恳劳作的马形象,充分表达了对马的敬畏心理。而荒诞离奇的马祸记载,则既折射了时局的变化,也反映了阴阳灾异神学迷信对唐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唐人传奇虚构艺术的特点 ,以丰富的例证和材料 ,说明唐人传奇虚构艺术伴随以幻想、借助于宗教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唐人使蕃行记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与内容侧重点的不同,依次考述其撰述概况、内容特色、实用价值、著述特征、文学渊源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唐人小说的审美特征贾剑秋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唐代是一个飞跃。其题材内容虽沿袭了六朝小说的传统,“尚不离于搜奇记逸”,但开始走进现实生活,以前小说中浓厚的宗教性逐渐为世俗性冲淡;感性化的审美意象意境为感情化的审美意象意境取代;故事篇幅由“粗陈梗概”的寥...  相似文献   

17.
唐朝包容,汉音胡乐中外文化交响共融,唐朝激扬,士人争去边塞建功立业,如此,就产生了边塞诗中独张一帜的音乐诗。这些音乐诗或描绘边塞征战场面,表现战斗的气势和护国卫家的思想;或表达浓重的反战情绪,抒写思乡之情和闺怨之念;或描摹边地风光,记录边地人情,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在泱泱唐诗大国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深入分析普通逻辑格与实践格的辩证关系入手,着重探寻医治高等教育普通逻辑教科书传统“痼疾”的方法论,并具体提出了教科书修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1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坛新潮蜂涌,各种新词汇、新概念、新主义令人头晕目眩。文学进入全“新”高潮,大有不懂神话典故、不懂欧美新潮流、不通老庄莫读小说之势。不少理论文章更让人云山雾罩,莫明其妙。严肃小说不是远离现实就是晦涩费解。尤其在文学语言的驾驭上,更是异彩纷呈:众多文坛弄潮儿竞相追逐深奥、晦涩、孤僻的文学语言,一味地标显创作主体在文学活动中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地位,而忘却了欣赏主体也是文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把欣赏主体撇在一边,只顾玩自己的文字游戏。这种态势,势必导致读者的忧心和非议,势必导致…  相似文献   

20.
论亲权──兼论设立我国亲权制度的迫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亲子法在近现代的民事立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一直未专设亲权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亲权制度及恢复亲权制度在我国民事立法中的应有地位,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